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净界法师  2015/10/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清净本然,我们内心当中本来没有烦恼,本来没有罪业,本来没有生死。但怎么会有生死呢?答案只有一个--“仁者心动”,就是这样,你自己动念头。

我们自己在清净本然当中,捏造一个妄想出来,然后带动了烦恼,带动了罪业,带动了生死果报,所以我们要知道妄想的可怕。

第一个,它是不知不觉的;第二个,它是辗转增胜的,势力会不断地扩大。你一旦开始修行,开始回光返照的时候,你才会知道妄想的可怕;我们一般人是不知道怕,因为你从来没有回光返照嘛!

所以在本经当中,我们的思考模式不是向外去看谁怎么样,这跟你都没有关系。你开始修学《楞严经》以后,你开始远离你心中的颠倒妄想,你要慢慢地试着一步一步踏入回家的道路,才有可能达到临终的正念。

当然,它的方法就是不迷、不取、不动,看你是从理观下手,或者从事修下手,都可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这个荣耀,又有什么能再超过呢

原文: 莲之为物,虽出淤泥,体常清净。人能一切不着,...

修行人要善用你的第六意识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这个时候,彻底了...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三种念佛方法可对治妄想

这里有几种念佛方法,都可以对治乱想,防止思业。我今...

这三个加在一起,人生就无解了

第二念以后,就落入了分别变,我们看看这个怎么从「因...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不能只欣求极乐,还要能厌离娑婆

念佛人不是只有念佛,你要培养信愿,所以它是三资粮。...

牵豕就屠,焉识乃翁之痛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隋朝,有一家姓皇甫的,这家兄...

【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念佛人的悟处

净土法门的困惑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就有许多...

为了这一大事因缘——往生西方

今天我们《莫到老来方修道》,要讲到关于第二个大的部...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保持知足常乐的态度

谈到人生,应该从两方面来讲,一个是人的生活,一个是...

【佛教词典】息灾

(术语)止身之灾厄也。真言之修法,有息灾,增益,降...

【佛教词典】清净佛土相

【清净佛土相】 p0961 摄论三巻二十页云:复次诸佛清净...

如何对待「看不顺眼」的人

人是不可以离开群体而单独生存的,既然要和其他人打交...

两悲相感,当下就把我们摄受住了

我们为什么要举行十天百万佛号闭关,有个好处,就是让...

佛教的十法界观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

护生的习惯

口业篇 1、不杀生的人,不应该说哪里的河川应该清理、...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

念佛法门是可以验证的

我们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不可思议,吾人的心性功德...

唯有忏悔才能消除业障

【云何忏悔业障。经言犯一吉罗,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

息心贞信之士

息心,就是把追求世间五欲六尘的那个心止息了,隔断尘...

圣严法师:心里不安的原因

很多人的紧张不安,多半是庸人自扰、自寻烦恼。凡是心...

学了佛之后,烦恼渐渐就轻了

因为信佛,从佛的教化当中得到一些利益,得到一些好处...

四种马喻不同根器

一天,释迦牟尼佛坐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里,出去托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