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十法界观

2011/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界,是世界的别称;所不同的世界是有限的称呼,法界是无限的称呼。因为眼所见的,有形的东西叫做法,意所缘的无形的东西亦叫做法。所以以法为界,纵横含摄,大而无外,就不同那有形限地域的世界了。

世界在佛经里分有两类,就是“器世界”和“有情世界”。前者是指我们所依所住的地方,亦叫做“依报”;后者是指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的个体,亦叫做“正报”。两者都是由众生自己所做的业力而感得的。现在说的法界,也就包括了这两种世界。

十法界,是把所有的众生,从性质状态之上,区分为十类,但仍是以法为界,无有限量因的;每类的众生,都是无量无边,不可算数。所谓“世界无边,众生无尽,佛法亦无边无尽。”正显出法界无限的意思。

十法界的名目:一、地狱法界,二、饿鬼法界,三、畜生法界,四、阿修罗法界,五、人法界,六、天法界,七、声闻法界,八、缘觉法界,九、菩萨法界,十、佛法界。这是从极恶到极善、从极苦到极乐、从极低层到极高层的次序排列。前六个法界,叫做“六凡法界”;后四个法界,叫做“四圣法界”。六凡法界的众生随他所做的善业,上下升沉,循环不定,所谓:“三恶报穷来善道,六天福尽下尘寰”。普通所说的六道轮回,生死不息,就是指的六凡法界的众生。四圣法界的众生,已断烦恼,了生死,跳出三界,不受六道轮回,超凡拔俗,所以称之为圣。虽然佛、菩萨、缘觉、声闻、修证的程度有高低的不等,但他们超出三界,不受轮回生死的痛苦相同,所以总名四圣法界。

这十法界的差别,究竟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华严经》说得好:“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十法界不是什么上帝创造的,也不是什么天神赐予的,是由每个人自己的心力创出来的。说浅显一点:

我们现在起了一念极恶的心,就是创造地狱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极悭吝的心,就是创造饿鬼法界的动力;起了—念极愚痴的心,就是创造畜生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极瞋恚的心,就是创造阿修罗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五戒的心,就是创造人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十善的心,就是创造天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四谛法的心,就是创造声闻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十二因缘法的心,就是创造缘觉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修六度法的心,就是创造菩萨法界的动力;起了一念广大慈悲普遍平等的心,就是创造佛法界的动力。

动力是现在所做的业因,法界是将来所感的业果。各人所造的业因不等,所以所得的业果亦不同,于是就有十法界的差别。

乐世的人说“金钱万能”;尊祐的人说“上帝万能”;原子时代的人说“科学万能”;佛教则说“心力万能”。金钱、上帝,科学的为善为恶、为福为祸,试问那一样能跳出心力的控制与操纵?所以佛陀教人为圣为凡,关键全在修养自己的心力的控制和支配,这也是“擒贼先擒王”的意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皈依与出家有什么区别

凤凰网: 谢谢宗舜法师刚才对佛教给我们的解释。社会...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居士怎样如法修行

一天我和一位居士的父亲闲聊。当谈到居士时,这位父亲...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

问: 顶礼法师,请问佛法中有提到顺星、犯太岁吗?弟子...

宽运法师:布施的方法

如何布施 布施时若有受施的人相,便会有拣择,有分别...

星云大师《命运靠自己》

一般人总想了解自己未来的命运是好是坏?因为人对于未...

「降伏其心」有二个方法

古人说:你上路了没有?如果你没有找到高速公路,一直...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鬼子母」的由来

佛教中有一位母亲神,造像、画作中的她身体丰腴,面容...

《地藏经》二种回向文

每次诵经前和回向前应称念三声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名号...

何谓「一实相印」

一实相印是大乘不共之教理。《大智度论》云:三世诸佛...

「悲」的三种含义

「释迦」是佛的姓,「牟尼」是佛的名字。「释迦牟尼」...

【佛教词典】智吉祥印

全称智手吉祥印。又作吉祥印。即以智手结吉祥印。为释...

【佛教词典】苏合

(杂名)香名。梵名咄噜瑟剑。名义集三曰:咄噜瑟剑,...

为什么布施会内心快乐

布施功德无量,是我们常说的行话。但是,功德从哪里来...

处世之道八法

经常听到长辈教导晚辈,要学习做人处世;每个人也都知...

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

哪些素食比肉类还营养呢?随着天气的渐渐转冷,大多数...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人生的四尽与四不可尽

一、人生需谨记的四尽 一尽:尽孝 对父母要尽孝;人无...

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以祸为福

原文: 然苦乐祸福,本无一定。善用心者,即可以苦为乐...

普贤菩萨这次怎么没提极乐世界呢

问: 法师您好!《华严经》的最后一品中,普贤菩萨以十...

造善成就安乐的果报,造恶成就痛苦的果报

我们看古代圣贤的教诲,有很多道理是相同的── 比方说...

鸽子的未来世

西边天际的夕阳,放射出最后的余辉,将与大地吻别。就...

一位80后大学生如何成为素食者

世间至重者生命,天下最惨者杀伤。 莲池大师 经过长时...

在医院往生没有道友助念怎么办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