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寂静法师  2015/1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

佛说,贪心之人永不富有,永远贫穷。我说,心贫穷是永远的贫穷,心若富有必将富有。

有人说这世界上有很多贪心的人,可是他们一样拥有很多财富,不是吗?大家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对心的不了解,只看到了外在的表象。在我看来,财是物质,富是精神 ;财是外在,富是内在;财可以掠夺,富只能靠修养。

富有的感觉能从别处掠夺过来吗?别人的极乐世界能强抢过来吗?如果可以,我们直接去把别人的喜悦幸福通通抢过来就好了。然而事实是,喜悦、幸福无法抢; 满足、富有无法抢。富,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不是数字多寡。所以这个世界上的富人,不一定是财富数字很多的人,而一定是心灵状态愉悦的人。

财富有两大特性,一个是满足,一个是喜悦,只要没有这两大特性就不叫财富。所以,只要心灵状态回到满足和喜悦,就获得财富了。

有人说,这些太虚了。但是什么是虚?什么是实?我们需要重新衡量。你们可能经历过,赚到很多钱但心中仍感到很缺失,很空洞的感觉,这就是贫穷感。过去我们把虚实都颠倒了,总觉得只要拥有很多钱就是富有,却不知道真正的富有是从心开始。有些人,钱财堆积无数,满足和喜悦的感觉却没有,这就是真正的贫穷。贫穷和富有都是一种感觉。贫穷的感觉是什么?就是总觉得自己缺失很多。富有的感觉是什么?内心充实,祥和,对外物没有依赖感。

又有人说,内心的富有跟物质的富有有什么关系呢?佛法说,心生万法,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心一生法就生,心中富有了,富有的法就会自动生出呈现。心中有了就是种子有了,然后种子就会慢慢发芽,开花,结果。

因此保持心中富有,财富就会越来越多。我口袋里不管有多少钱,都是富有的,为什么富有呢?因为我总在给别人。所以富有不是拥有得多,富有是愿意去供养别人,这就是富有的感觉。

佛家说,供养生福,布施生福,再延伸一点就是,财布施得财富。当我们在索取,总觉得自己拥有的不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就会立刻创造出一个黑洞,这个黑洞就叫贫穷的种子。当我们愿意贡献社会,总想给予,内心立刻就会变得富得流油。人只要有了精神,财富就是无限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寂静法师文章列表

大愿法师:环保应从清洁心灵做起

初闻六祖慧能大名,始于八十年代末蔡志忠的一套漫画《...

【推荐】因地发心的不同,便感召了不同的果报

所以一般受戒学律,听教看经,参宗坐禅。这个是讲到我...

修心养性的九大疗法

对待生活多一份宽容和理解,我们的生命中就会多一些阳...

法施有无量的作用,财施只有有量的作用

这当中有三个内容:一、财施。二、法施。三、无畏施。...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真正的幸福,是心灵的富足

英国莱斯特大学在2006年公布「世界幸福地图」,台湾在...

修行的真谛

心犹如相续的河流,假如你无法运用你的修持来把握它的...

经营生意就是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以货真价实...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华严经·净行品

(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

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做人要厚道!厚德才能载物,而且,看到厚我们就想到大...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

【推荐】不向此身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我们把前面的念佛的止跟观作一个总结。偈颂一是偏重在...

【佛教词典】方便智

二智之一。又作权智。为“实智”之对称。指熟达方便法...

【佛教词典】大乘起信论

(书名)马鸣菩萨造。有二译。旧译者为梁之真谛,一卷...

佛法不怕你烦恼重,怕的是你没有善根

如果我们看过戒律就知道,佛在世的时候比丘尼僧团有一...

【推荐】您是选择令人敬爱或是引人厌恶呢

有位中年妇人来看我,诉说家中的公婆让她很烦恼。她说...

素食大潮奔涌不息

素食(vegetarian)的字源来自于拉丁文Vegetus意思是...

为何汉传佛教对观世音的崇拜远胜于大势至菩萨

问: 大势至与观世音同为阿弥陀佛的左右协侍,共称西方...

念佛即是涅槃门

《心经》里就是讲涅槃三世诸佛的。怎么叫涅槃?涅槃就...

星云大师《为少女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女性的一生以少女的时光最宝贵,有...

什么因缘才能够做天王

我们前面讲到欲界诸天,他们共同的修学是十善业,包括...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人唯知道有来春所以留着来春谷

一般的人都不知道:生是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因为对...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问: 在家佛弟子如何尽善尽美完成孝道? 大安法师答:...

佛陀开示不饮酒、不食肉者得多少福

迦叶菩萨问佛言:世尊,唯愿如来为我解说,不饮酒、不...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