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2021/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中生

【经文】

上品中生者,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义趣①,于第一义②,心不惊动,深信因果,不谤大乘。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此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大势至,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台,至行者前。赞言,法子,汝行大乘,解第一义,是故我今来迎接汝。与千化佛,一时授手。

行者自见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赞叹诸佛。如一念顷,即生彼国七宝池中。此紫金台,如大宝华,经宿则开。行者身作紫磨金色,足下亦有七宝莲华。佛及菩萨,俱时放光,照行者身。目即开明,因前宿习,普闻众声,纯说甚深第一义谛。

即下金台,礼佛合掌,赞叹世尊。经于七日,应时即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③,得不退转。应时即能飞行遍至十方,历事诸佛。于诸佛所,修诸三昧。经一小劫,得无生忍,现前受记④。是名上品中生者。

【注释】

①义趣:义理之所归趣。

②第一义:般若毕竟空无所有之义。即禅宗之开悟。

③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真正平等觉知一切真理之无上智慧。

④现前受记:四种授记之一;菩萨功德智慧具足,佛于一切大众前现前记其成佛名号国土等。

【译文】

“上品中生者:这类念佛人或读诵或不读诵大乘经典,但能善解其义理之所归趣,闻诸法一切皆空的大乘空义,其心坦然,不生怀疑滞碍。深信世出世间苦乐二种因果,对大乘佛法的妙理不生怀疑诽谤。以这些功德回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作这种行持的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无量大众眷属围绕,持紫金莲台,到这念佛人面前。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同声赞叹:‘法子!你修行大乘佛法,悟解诸法空性,所以我现在来迎接你。’即时阿弥陀佛与一千尊化佛,同时伸出手来。这念佛人即蒙佛伸手接引,自见己身坐在紫金莲台上,合掌叉手,赞叹阿弥陀佛及圣众。如一念顷,就能生彼净刹七宝池中。这紫金莲台如大宝华,经过一夜,即得开放。这往生的行人身体是紫磨真金色的,足下也有七宝莲华。

阿弥陀佛及诸菩萨同时放光,光明照触在那往生者身上。往生者的眼目开启明亮,因顺先前宿世的习性,普闻水、鸟、树、乐等众多声音,纯说甚深空有不二的中道义谛。那往生者就走下紫金莲台,到阿弥陀佛座下顶礼合掌,歌扬赞叹佛的功德。

经过七日,即于无上正等正觉证得不退转位。应时就能够飞行自在,分身遍至十方世界,一一承事供养诸佛。在诸佛的道场,修习各种三昧。历经一小劫,证得无生法忍。一一佛前,现前得蒙授记。这就叫做上品中生者。”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只要你愿意念佛,你就不需要修福报了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

善导大师弘法的二则传奇故事

善导大师(西元613681年)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二代祖师,...

念佛妄念纷飞,这种状态是不是难以往生

问: 顶礼法师,印光大师在与陈锡周书一文中提到,以散...

慧律法师《1999年佛七圆满开示》

精进念佛,求生净土 今天是西元一九九九年元月二十三...

往生则必证不退转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净土,便可位登不退,...

为什么要移民到极乐净土

我们了解净土总要,首先要了解净土是怎么生起来的,秽...

念佛的目的不要搞错了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这...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瑜伽菩萨戒本

《瑜伽菩萨戒本》 弥勒菩萨说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行善如果求回报,心就有了挂碍

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

心为万行之本

《禅林宝训》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书。...

怎样办丧事才有利于亡者?

虽然绝大多数人并不相信佛教六道轮回理论,可许多人在...

「带业往生」是否应该说为「伏业往生」

问: 请法师慈悲为弟子们诠释带业往生的义理,是否应该...

【佛教词典】舍利弗

(人名)?āriputra,又作舍利弗多,舍利弗罗,舍利子...

【佛教词典】八业家

(流派)俱舍宗以三时业为四业,四业复各开为二业,立...

能折伏情欲称为善,能灭除情欲称为圣

【原文】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

幸福要向何处求

人生在世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相信很多人都有几乎相同...

星云大师《佛教的真谛》

各位同学: 很高兴今天能有机会来向各位讲说佛法。黑...

修行的功德来自于「我愿意」,自然而然引发欢喜踊跃心

我们在长时间地修,无量劫来累劫地修,最容易的就是生...

菩萨如何平等饶益一切众生

如是等类。我皆于彼随顺而转,种种承事,种种供养,如...

116岁肉身和尚:妙智法师

妙智法师,俗姓蔡,名松苍,祖籍福建福州,生于清光绪...

手机的利与弊

随着高端手机的发展,由手机带来的隐患也渐浮于水面,...

佛教有哪些佛事

在寺院中所举行的佛事,要以水陆法会为最盛大,以焰口...

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

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专念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

善良的美丽

有一种美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需要我们用心来感...

圆因法师《莲池警策》

莲池警策序 末法时代,去圣日遥,佛法式微,邪师说法...

【佛学漫画】龙树菩萨

这位大乘佛教的先驱,一生著作丰硕,经典绝伦。中观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