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诵经后出现不如意,可以先不诵吗

2015/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如果诵经后出现一些不如意的事,是不是就可以先不诵了呢?请师父慈悲开示。

答:诵经的目的就是福慧双修,诵经就是为了积累功德。由于以前没有功德,因此没有冤亲债主讨债,现在有点功德了,冤亲债主就来了。可以说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因为果报现前业就消掉了,如果果报不现前最终会成为我们解脱的阻碍。

由于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诵经后出现了一些不如意的事情,不仅不对生生世世以来所造恶业认账,还埋怨是诵经造成的。好比一个不务正业、穷困潦倒满负债务的人忽然醒悟,感觉应该挣点钱,不要靠别人救济。于是就做点工作挣点钱。由于挣了一点钱了,于是以前所欠过债的人都找来了,要他还钱。聪明人会知道债主索债是以前自己所欠,和自己参加工作没有关系,应该认账,并继续工作。而愚痴的人则会认为,债主讨债是由于自己工作带来的,从而放弃工作。

看到这个例子我们就知道业力现前是自己前世所造业因,和诵经没有关系。退一步讲,就算有关系,也是因为诵经有功德了,应该继续读诵,继续回向给冤亲债主。这样精进不懈地用功,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业海干枯,得大解脱。所以千万不要在诵经之后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放弃自己的发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学佛》

佛学与学佛 很多人都以为佛学很不容易懂,因为专门性...

「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理解

问: 《坛经》中说: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如何...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

佛教的偶像观念

一些异教徒经常批评佛教是拜偶像的宗教。确实不错,佛...

学佛要怎么学

第一是严守戒律,让自己外在的行为和内在的心念都清净...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

学佛多年还是怕鬼,该如何对治

问: 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

念念都想表演给别人看,你是在做一个演员吗

问: 法师,有的预知时至要往生,佛友助念了七天,但几...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为什么有些人越用功烦恼越重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说:有些人他愈用功,佛念得愈多...

以忍来圆满人生

忍辱,是良药,但是苦口。能忍的人,走到哪,都是海阔...

丰子恺:素食以后

我素食至今已七年了,一向若无其事,也不想说什么话。...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佛教词典】跋蓝

(杂语)数量名。俱舍颂疏世间品五曰:十大姥达罗为跋...

【佛教词典】微细生死

为“变易生死”之异名。大乘义章卷八(大四四·六一五...

做任何事情都要善用其心

诸位菩萨慈悲,诸位道友慈悲。凡是发心的到了这个法会...

一念善心即为佛

印象中,奶奶笃信佛教,每日吃斋念佛,特别信奉观音。...

盲目迷信不是修行

王太太觉得自己很虔诚。 早晚课是每天必做的。每天早...

烦恼与道用,全在一念之间

《净土》2019年第1期 文/明光 人到中年,身体上的各种...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

东林佛号的唱念方法

各位莲友,东林佛号从它产生到现在已经将近有二十年的...

经常观心中的相状,就能知道自己的种姓

我们都知道这个识变化多端,我们常说观心无常,就这个...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课本》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

婆罗门妇害母遭自灭

昔日,有一位婆罗门,他的妻子姿容美艳,但是妇德不佳...

证严法师《四十二章经》

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

这些行为根本称不上是「精进」

每天念佛多少万声是不是精进呢?每天拜佛多少拜、打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