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净界法师  2016/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个方面检验是否已离开妄想

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顺境有顺境的修法,叫顺逆皆方便。每一个因缘都是增上的。

有三个功德,你可以从这三个功德来检验你自己,你是不是真实离开妄想。这三个缺一不可。

第一个,大——绝待圆融,不可思议

一个远离妄想的人,他胸量一定变得扩大。因为妄想是有所住,有所住就产生对立。如果你学佛到现在,你胸量还是很小,你肯定活在妄想里,一定的。

一个人活在妄想里,你一天拜多少拜佛、念多少佛号都没有太大意义,因为你本质是妄想。妄想创造出来的功德都是生灭的,《楞严经》上说的,你用沙去煮饭,煮了很久,叫做热沙嘛,它跟菩提道没有关系的。

所以,如果你开始修首楞严王三昧,你开始远离妄想的时候,第一个功德会出现,你的心量扩大了,你对众生的差别相开始包容,每一个众生都有他过去的因缘,如此而已,那只是一个假相而已。你不要执着,也不要太当真。这是第一个,你的心胸扩大。

第二个,佛——觉悟

你向内的观照、智慧,每一件事情,你不会太冲动,不会老是跟着感觉走,开始用智慧的光明来抉择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一个跟着妄想走的人,他老是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是一个开始回光返照的人,开始做你自己该做的事情,你多一份理智的抉择。

第三个,顶——妙用无穷

你每一个因缘都可以修功德,不一定是在顺境才修学。逆境有逆境的修法,顺境有顺境的修法,叫顺逆皆方便。你整个菩萨道的作用更加地不可思议,随缘来断恶修善度众生,每一个因缘对你来说都是增上的。

所以这个叫大佛顶。你从这个大佛顶来检查你自己是不是从妄想心慢慢地往真如的心在靠近了,这三个是一个检查标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参禅人在修行中会出现的种种境界

真实用功办道的人,首先要明了佛法的道理,尤其是参禅...

念佛时不好的念头经常浮现,该如何去对治

问: 末学在念佛时经常妄想纷飞,而且淫欲心很重,不...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

念佛的心不能带条件

诸位,我们要注意你带条件,这个条件这个因缘就是外境...

忽于中夜,遥见远方街巷亲族眷属,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辛九,逼心飞出夜见远方。 这个逼心,就是说那个止观的...

不念佛的时候能否达到不起杂念

问: 我们念佛时没有杂念,不念时还有杂念。这是工夫...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解深密经

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太虚大师:佛学的人生道德

佛学的人生道德,即是从佛教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略说人...

天眼通宿命通,真有这回事吗

问: 师父,我遇到一个疑团,大家一些学佛的去往生,...

知道某出家僧人是破戒(破见)之人,能不能单独顶礼供养

问: 在寺院中,如果我们知道某些出家僧人是破戒之人...

【佛教词典】西域记

(书名)具名大唐西域记。又曰西域传,十二卷。总持寺...

【佛教词典】恭敬

【恭敬】 p0949   大毗婆沙论二十九卷十九页云:云何...

平安在哪里

一餐厅老板听人传言,台湾将面临大劫、大灾。自此日夜...

出家人不能和俗人一样,光为这三个字忙

世界上人由少至老,都离不了衣、食、住三个字,这三个...

佛陀开示的四种朋友

何人可称善友?佛陀虽在《吉祥经》中未曾明言,但于《...

慧律法师《不二法门》

禅,是感情和理性达到最平衡点的境界。此外,禅亦可解...

梁桂英老居士往生记

一、母亲的苦难人生 我的母亲梁桂英居士,1936年7月出...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永信法师:不怕少林寺成网上寺庙

永信法师,少林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

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

原文: 又举凡礼拜读诵大乘经典,及作一切于世于人有益...

真理法宝胜于金银财宝

达摩祖师本名叫菩提多罗,南印度人,出身婆罗门贵族,...

各宗要略——真言宗

史略 密宗又称真言宗。以大日如来所说的《大日经》为一...

在家如大梦,出家犹如遇险得脱

一 在家犹如大梦 在这茫茫生死苦海中的人生,本是同做...

不怕犯错,怕不改过

佛陀走到一处乡村聚落,远远地看到了一位比丘,态度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