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净界法师  2019/11/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妄性真。虽然我们每一个人的长相不同,你看你的长相跟他的长相不同,我们的长相跟蚂蚁的长相也不同,但是这个长相是生灭的。

你前生长得跟今生也不同,你来生的长相跟今生也不同。而我们在不同当中找到了一个共同的本性,在《法华经》里面就是开示悟入佛的知见。把生灭的相状,啪!整个破坏了,开显众生本具的心性。

在《法华经》当中,所有的人听过以后,没有人产生怀疑;所以《楞严经》是圆教中还带一点别教的思想,有些人还是产生怀疑,佛陀还要再宣说。所以,它只是《法华经》的前方便,因为它是方等时,四教并谈,以圆教为根本,但是含有藏通别的教法在里面。

这个地方先把二乘心中的问题提出来。

这以下我们看戊三,正说。佛陀正式地说明所谓的“胜义中真胜义性”,就是所谓的真妄不二、性相圆融的道理。分两段:第一段,答迷真起妄以释理违事难;第二个,答相随性遍以释相违性难。

先看第一段,佛陀讲到这个理违事难。说,我们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说你这个心是无相的,无相怎么就产生这些身心世界的男人相、女人相出来呢?佛陀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因为“迷真起妄”。“迷真起妄”,这个“真”是什么?就是我们的现前一念心性。“妄”就是无明妄想。

我们解释一下。我们只能够说“迷真起妄”,不能说“从真起妄”,真怎么能够生起妄呢?佛陀观念里面是说“妄本无因,因迷故有”,妄想是没有理由的,没有原因的。妄想从哪里来?它本来就是没有根本嘛,达妄本空嘛,你说它从哪里来?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嘛,“妄本无因,因迷故有。”你不能够说妄想从真心出来,那就完了。清净本然怎么会有妄想?我们只能够说,因为我们迷失了本性,所以产生了妄想。

后面佛陀又讲一个故事。他说,什么叫迷真起妄呢?说有一个人,一个很健康的人,早上起来照镜子的时候,诶,突然觉得:我的头不见了。他的头还在,但是他认为他头不见了,产生这一念的迷情,然后就到处说:“我的头到哪里去了?”

一个有智慧的人过去,一个巴掌“啪”打过去,诶,他醒过来了。他醒过来的时候,他头就在了;但是他在迷惑的时候,他头也在啊。他只不过是怎么样?只不过是一念的迷情嘛!

所以我们凡夫跟佛差在哪里呢?“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只就是一念的迷情,所以虚妄地显现了三界。当我们返妄归真的时候,最后觅之了不可得。

这个就是所谓的迷真起妄。这个观念,这四个字,佛陀后面会详细地说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心中的妄想执着不是你原来的东西

那么成佛之道应该怎样找出捷径呢?请看以下的说明。 第...

改形易道,这个是生命的真相

这个「吾」和「身」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要认知到...

为什么会有「神鬼精灵」这类众生

由因世界罔象轮回,影颠倒故,和合忆成八万四千潜结乱...

乌龟与野狗

有一次,释尊在舍卫国祇园精舍弘法利生。 有一个修行...

想学《楞严经》,要先放下这些

你要想学《楞严经》,放下识心,放下一切执著。就像一...

如何调伏我们的业力妄想

我们现在到底如何来了解真实的业力呐?我们想调伏我们...

生病生得越厉害,这时候更要念佛

这是对女弟子意安的开示: 念佛却病。 可见这个意安在...

当妄心杂乱之顷,念佛自然随念寂静

净土之为教,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陀开示居家八法

居家八法出自《杂阿含卷四九一经》,是佛陀教导在家人...

生活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学佛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坚持真如,妄想自然消失

成就三不 (不迷、不取、不动) 成就三不,你不是安住...

【推荐】三界这一关跳出去,后面那一段就很好走了

为什么说要往生净土呢? 前面我们只讲到念佛能够破除障...

【佛教词典】开山

(术语)开山立寺谓之开山,一转而称创一宗派之人亦曰...

【佛教词典】四不生

(名数)一自不生,二他不生,三俱不生,四无不生。此...

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吗?

有个年轻人,近来很烦,常躲在酒吧里喝闷酒。一位调酒...

妙莲老和尚:吃素能去体臭

你们来山上打佛七,过七天的出家生活,已经吃素的当然...

乐善好施德化一乡的李士谦

父母谢世,归心佛乘 李士谦,字子约,出身赵郡李氏,平...

静察己过,勿责人非

弘一法师曾在他的专著中提到:作为出家人,应该做到静...

心量越大的人,越能成就大事

我们要在生活当中体验什么是发菩提心。自己真正发了菩...

离心无境,所有的境都是幻化出来的意识

唯识实在是太深,这个名相也很繁琐,但是唯识它是开启...

五台山文殊菩萨发塔的来历

很多去过五台山的朋友一定去过台怀镇的塔院寺,那个大...

五个方面分析「无我」的含义

佛教的经典和论着浩瀚如海,其数量更是数不胜数。随着...

贪婪的代价

一位古董商有一次在一处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老...

跨越心灵的栅栏

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位从战俘营逃出来的人,战后去拜...

寺院每次过堂,为何要给众生出食

在寺院过堂的居士都会看到,吃饭前大众要唱《供养偈》...

日光菩萨的圣号由来

农历十一月十九是日光菩萨的圣诞。 日光菩萨的名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