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净界法师  2016/04/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业障并不是障碍我们的关键

其实我们不能怪业力给我们痛苦,业力它只做了一件事情:它把你的业力现出一个相状,可能快乐的相状,也可能痛苦的相状,但是它可没强迫你去接触它,是你自己要去攀缘这个业力,所以你才跟它感应的。所以从佛法的角度,我们不能够去怪业力,因为业力虽然是可怕,但是业力它不能主动的攻击你,它只能够被动的现出相状,是你要攀缘的,是你自己要跟业力感应的,没有第六意识的攀缘,第七意识的执著,业力怎么会对你有产生干扰呢?

从资粮位到成佛,他的心态转变,第六意识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六意识,完全在第六意识。我们看得出来,我们从资粮位到加行位,佛陀并没有强调说:哪一个人业障重,这个人要经历久一点(解脱困难些);哪一个人业障轻(解脱就容易些)。佛陀基本上是不从业力的轻重,来判断一个人成败的,完全看你这个人的心理素质,你的观照力,因为“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你一个人会活得痛苦,你会活得痛苦,业力的因素其实不大,就是你这个人攀缘心重——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你攀缘心重(分别执著心),你自己要去招惹业力。

第八识你是不能搅动它的,它里面有很多很多的业力在睡觉,你最好不要把它唤醒,对你很不利的。那么你一天到晚攀缘的时候,你就是把第八识的业力唤醒了,你是没事找事吧。所以你一个资粮位的菩萨,尽量的没有事要把心收起来——都摄六根,好好的念佛、念法、念僧,就是你不要去招惹业力,是这个意思。所以你第六意识起攀缘的时候,你就是业障深重了。

那么当第六意识:“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欸,这个人有无量的功德庄严,就是靠第六意识的忆佛、念佛。所以你看佛法很少谈业力这一块,因为它不是主角。你第六意识操作得当,你可以让业力沉淀下来,你变成忆佛念佛——诸佛正遍知海,创造未来的功德庄严;你第六意识如果失控,你就去搅动业力,你就把你自己给害了,所以关键成败在第六意识了,问题在这。你第六意识不收心,那你就会把无始的业力给搅动起来了,那是你自找的;你第六意识收心,第八识的业力,就沉淀下来,就带业往生了。

所以业力也不是那么可怕,看你怎么去操作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信自己与不执着

信心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

【推荐】以逆境苦难为师

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

佛教的忏悔方法有哪些

佛教里面说忏悔的方法,有说两种,事忏和理忏;也有说...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

遇到的处境常让我对念佛感到灰心

问: 我皈依佛法已经十多年了,事事不如意,倒霉透了,...

业障会因为你拜忏而提前现前

你拜头一天,没离开;拜第二天,最多七天,这些灾难都...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

什么是有漏与无漏福报

问: 阿弥陀佛!师父,现在好多师兄是初学佛,他们在...

具足四种力量才能真正的忏悔

忏悔是我们修行的人自净身心、明心见性的一个最初的必...

【佛教词典】破僧罪

【破僧罪】 p0936   大毗婆沙论一百十六卷三页云:问...

【佛教词典】猛火聚

(杂名)猛火之聚团也。楞严经五曰:乌刍瑟摩于如来前...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念佛行人应该这样用心

净土法门,别无奇特,但要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

以生死大事为急

省庵祖师曾经写一封信给茅静远居士,师对茅静远居士这...

真如三昧能遣除烦恼障、所知障

健行三摩地,健行就是坚固而不可破坏的意思,就是首楞...

夜夜好眠

北风飒飒,寒冷的冬天已经到来,树木凋零,大地一片死...

在家居士修学佛法的必备资粮

在家居士在修学佛法的历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资粮,而首...

同学聚会聚的是什么

莫言不打算参加这次的同学聚会了。 刚毕业那会,莫言...

福能空罪,慧能破愚

每有久住丛林之人,未开佛法知识,未阅佛祖经典,一向...

把差别相整合成一真法界

诸位我们会看到,我们以前的心态,它以自我意识为中心...

念经总走神,如何克制不断升起的念头

问: 请问师父,念经时,比如念《金刚经》总会走神,...

地藏菩萨名号的殊胜功德

假使有人于其弥勒、及妙吉祥、并观自在、普贤之类而为...

圣严法师《对处事态度的开示》

我十几岁在上海念佛学院的时候,除了上课,也做很多杂...

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