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广钦老和尚  2016/07/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

人为何受轮回?就因七情五欲太重了。被七情五欲所迷,整天就是为财色名食睡,烦恼也就而至,业也就这样造出来了。

轮回是有的,不要以为没有,很苦。以前寒山拾得看到人家办喜事,拍手大笑,你看他娶他祖妈,吃他姑姨,人家骂他们是空和尚乱讲话,他叫一只猪的名字,那只猪,真的走过来,确实有轮回。

我们是凡夫,男女众应分清楚,保持距离,以免障道。

男女众要分清楚,男众拿东西给女众,或女众拿给男众,绝对不能直接传递到手上,讲话时不能面对面,且要保持一段距离。男女众要分清楚,即使活到一百岁亦如此,除非已开悟证果有定力,否则容易出毛病。

师兄弟在一起,佛法可多谈些,其他则一律不谈,以免心散乱,不要参加人家的闲聊。大家评论谁比较好时,自己不要参加意见,心里明白就好。别人好的要赞成他,如不好的也赞成他,则自己的罪会加倍。

身为徒弟的人,若师父有再大的过失,我们也不能说,若我们听人家说他们师父怎么样……,其实真把这些话说出去,则他们的罪都归于我们,说四众过罪。

我们这假体难免有病苦,但这属小病,有妄想贪嗔痴才是大病,有妄想,我们还要继续轮回,生死就不能了,为了保持临终的正念,我们平常就要多服“阿弥陀佛”的药,否则死将何去?身体就像房子一样会坏的,即使再怎么修补,还是有破绽,我们要将这假体放下,不要太爱惜它,毕竟它是幻化的,但我们要好好利用它修行。

我们皆是带业来的,故病苦多,少杀生,多念佛,就会消我们的业。

若有人想害我,则我们要想:大概过去我害过他,所以才这样,我不能再和他结冤仇,我要度他。凡事都有因果,一针一线一句话,皆有因果,意同梵网经二十条。

若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气,故应福慧双修,要把旧业消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做常住的工作、不计较。若计较则生烦恼,即造新业。

每天早晨起来,不要去讲那些杂话,这个那个,要快多拜佛念佛,公事办完办私事,静一下,这样脑子清净,比较有正念。人家在做什么?说错了什么?不会跟着错了。然后也要回来想一想(自省),有没有做错了什么?有正念才会清楚自己所为何事。

和社会人交接只是应酬,应酬心里也要有主、要有佛法,不要和社会人谈论俗事,要谈佛法。我们向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学习,好好勇猛精进。

朝山若做到如法,就要慢慢拜,要放下万缘,不要挂碍,一心于此。

诵经、看经、念佛、说话,这是一天当中所必经之过程,话要少说,诵经看经的时间不超过念佛时间,还是要以念佛为主。

我们只知道我们是父母生来的,可是在父母未生我们之前,我们本来的真正面目又如何呢?死了又将归向哪里?我们既闻佛法,知道有位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大愿,只要念他的名号,命终时即接引我们到西方。他有这个愿,我们也要有这个往生西方的愿,我们要深信有个西方极乐世界,有位大慈大悲的阿弥陀佛,具足信愿行,随时念佛,到临命终,我们有正念能念佛,阿弥陀佛即来接我们,但若还惦念娑婆世界的任何一针一草,就要再受轮回。

赶快修,修到西方去,否则这里很苦,你看这么热……西方是清凉的所在。

西方是归宿,如老农夫等太阳西下,可休息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厌离娑婆标准在哪里

一个人到晚年,说是修净土宗要带业往生,带业往生当然...

能成才和幸福的八大要义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

憨山大师醒世歌

红尘白浪两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处随缘延岁月 终...

【推荐】印祖一生教化的三十二字箴言

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真为生死,...

转五蕴为五智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

感应与巧合 人的一生随时都有无数影响他命运的机缘从...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

【推荐】这些牛都是过去在寺院住过的出家人

有人觉得:我们这里规矩太严,动不动就打香板,这样打...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我不施舍钱财,钱财就会舍我

【原文】 明湖州徐汝辉,富而好施。时杭州重建戒坛,所...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心的觉悟

佛陀时常教育我们要活在当下,而不是沉溺于往昔回忆,...

大慈大悲大喜大舍

大家观自在,今天是农历九月十九日,一般民间也称这天...

【佛教词典】文字般若

(术语)五种般若之一。文字能诠般若之法,又文字之性...

【佛教词典】常住相似过类

因明用语。古因明之祖足目所立因明“似能破”十四过类...

善良不仅是美德,而且是护身符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

供灯的功德利益与仪轨

供灯之功德利益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

念佛法门总持一切妙法

蕅益大师倡禅教律三学一源之说,三学之结穴归根则在念...

平实的人生有何利益

米实了,煮出来的饭,才会香美可口;木实了,做出来的...

鼓是怎样成为佛教法器的

鼓是民间常见的打击乐器。世界各地鼓的种类、形状和称...

梁启超谈治学与做人

诸君!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

合掌的十六种含义

合掌的礼仪,我们几乎是天天要用的,如在圣像前要合掌...

临终障碍重重,平时念佛是否白费了呢

问: 有同修吃斋念佛多年,一直辛勤为道场服务,然临终...

如何用心力改变自己的生命

《大乘起信论》说我们今天所对治的是无明、是妄想,而...

印光大师嘉言录--谕在家善信

甲、示伦常大教 ● 尽性学佛,方能尽伦学孔。尽伦学孔...

佛灵和心灵是两码事吗

我们正式讲净土要义。净土三要就是信愿行,也是往生极...

婚姻过得很痛苦该怎么办

问: 师父好!前面几个月,心情都很平静,诸事比较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