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2013/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的长子摩诃男听说三个月的安居过后,佛陀就要继续到各地弘化游行,因此,众多比丘在食堂为佛陀缝制衣服,摩诃男便急忙赶去拜见佛陀。

摩诃男顶礼佛陀后,退坐一旁,向佛请示:‘世尊,我的身心无法安定,悲苦地不知方向,虽然听法,但很快就会忘记。这次,我听说众多比丘聚集于食堂,为世尊缝制衣服,待安居结束,世尊又将带领诸比丘到各地弘化,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到您们?’

佛陀说:‘摩诃男,不管你是否见到世尊及诸比丘,只要常忆念五法,精勤修习即可。你当以正信为主,并以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慧具足为本。你要依此信、戒、闻、施、慧五法如实修行,并且修持六念处───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

所谓“六念处”,如忆念如来,当如是念:“如来、应供、等正觉,乃至佛、世尊,大慈大悲,智慧光明,神通无量,能拔众苦,我欲同佛。”亦当忆念法、僧、戒、施、天,直至智慧开显。摩诃男!若能成就此十一种法,就是把握了学习的方法,具有正知见,能够决定无疑,如是渐次修行,不偏离正道,必能直趋涅槃之门。

譬如母鸡孵卵,或五颗,或十颗,每天都极尽耐心地爱护、关照。即使稍不注意让卵有偏离,还能以爪、口护卵回巢,因为母鸡从一开始就紧紧照看并善于爱护的缘故,所以能使小鸡安然出生。佛弟子们,若能依此理,善自护持成就十一种法,就把握了学习的诀窍,不会偏离正道,终能趋赴涅槃之门。’摩诃男闻佛所说,欢喜作礼而去。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三十三》

省思:

《法华经》云,佛陀‘能开甘露门,广度于一切’,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广演教法,广度一切,吾人若能依教而行,守护诸根,勤行精进,依戒、定、慧三学,观照、护养、净化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就如同见佛,亲受教诲。如是依教奉行,念念不空过,自能断除烦恼、习气,终至究竟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日常修行》

修行非口号、形式,而是要将佛法运用到生活里。修行离...

断除淫欲心是修道的重要根本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

修禅定的基本要求

修习禅定的法门,古德归纳为三门,就是息门、色门、心...

身心安乐之行

昔日,佛陀曾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

修行人要放下这六种畏惧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

志公禅师:十二时辰颂

志公禅师即宝志禅师(公元418年514年),南北朝齐、梁...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穿越情绪的风暴

以呼吸照顾愤怒 当愤怒、嫉妒与绝望的能量生起时,我们...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优波离尊者-持戒第一

出身首陀罗族 优波离尊者能被列入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

圣安法师与虚云老和尚朝山奇事

那年从峨眉山跟随虚云老和尚时我十五岁,一心想跟他老...

泥土的比喻

佛陀有一段时间住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有一天,他...

【佛学漫画】做个「不二」之人

维摩诘:从此做个不二的人,如夏花之绚烂...

【佛教词典】沙曷比丘功德经

(经名)一卷,西晋法炬译。即莎伽陀比丘也。彼降伏须...

【佛教词典】旃陀婆罗鞞

(人名)王名。译曰月光。见战达罗钵喇婆条。...

【推荐】荷花与泥土

泥问:我以全部的生命滋养荷,荷高贵美丽,享尽人间一...

星云大师:身与心

我们自己拥有两样宝贝,我们平常很少知道它的重要,这...

夫妻之间如何幸福相处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女子绝对不是男子的寄生虫;男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在以下的经文当中,佛陀都...

赞誉诋毁皆有前因

赞誉或诋毁皆有前因 孟子云,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赚不到钱

每一个人各自的因缘不同,有福报跟没福报相差很大的,...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殊胜事无穷,依正由来总不同 彼方就是指阿弥陀佛的...

破戒跟着魔的差别

假设我们用攀缘、迷惑的心,来面对五阴魔境,这个过失...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美丽」的危险

《三慧经》中说:山中揭鸟,尾有长毛;毛有所着,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