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2016/08/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淫念生起时该如何对治

虽然我们已经明白了一些道理,但是如果不经过修行,还是会使一些邪念产生,当淫念骤然升起时,我们如何对治呢?我想这是对于一个立志戒邪淫的人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戒屡败的朋友,淫秽的境界因为各种机缘触动,忽然在脑中浮现,这时候我们如何克制它、战胜它呢?在此提供三个方法。

第一个就是简单快速的人生短促观。那就是当淫念袭来时,马上想人这一生匆匆而过,也许一晃,为什么我还要沉迷这些肮脏的念头呢?也可用不净观对治。人的身体是一个臭皮囊,不要被一层皮的美丽所欺骗了。要知道人体不过是各部分肢体、器官的组合而已,即使是仙人跳西施也不过是一具由韧带连接的骨架,内外由头发、汗毛、指甲、牙齿、内脏,以及血、肉、痰、泪、屎、尿等三十六种器官、分泌物、排泄物组合而成,所有这些器官、物质,不仅形状难看,而且气味腥臭。能够看清楚人的身体是一个臭皮囊,就不会被一层皮的美丽所欺骗了。

第二个就是根本的办法因果观。贪着邪淫的人一个根本的弱点就是不信因果,不知道自己目前贪着邪淫,会有什么结果。贪犯邪淫,会得厄难苦,就是遇到困难没办法渡过;还有散乱苦,思维散乱万事不成恶运连连。

第三个就是时常要坚持的熏习观。这道理就如同用檀香熏染,熏的时间越长,人身上带的香气越浓。所以戒邪淫的相关文章要常看,常学习,远离各种恶源,使自己的心渐渐端正,使清净的心渐渐坚固。

戒邪淫还有几个最需要注意的时刻,分别是:无聊时、烦闷时、独处时。为什么这些时刻最需要注意?因为此时你的心处于一种散漫的状态,缺少戒慎恐惧的警醒。这时候心内的无明种子就开始发作,一不小心,就会滑到黑暗的境界中去了。所以越是此时,越要当心。当无明的种子升起邪念时,急忙用上面的方法对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这句佛号念得孤明历历,这里面就有观

问: 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的本身是否就有观想...

不能以通途的佛法,来衡量净土法门

问: 《楞严经》开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意为:五戒需...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

健康身体头脑,节欲保身是首要

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的序中说:世人十分之中,四分...

一念淫念的果报

两千五百多年前,佛陀在印度应化的时候,龙王中有一位...

化解和对治瞋心的方法

瞋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负面心理,通常所说的生气、憎...

戒邪淫三字经

天地间 自古来 淫为罪 万恶首 古圣贤 最先戒 一...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为什么要随喜别人

你看有些人,他进步很快很容易,你三年前看他没有这种...

大悲咒修法简规

一、祈请 顶礼十方常住三宝(上香后三拜) 二、忏悔 往...

光有慈悲是不够的,还要有智慧引导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

不管遇到什么因缘,它就是回光返照这个明了的心性

我们佛教在止观当中的修学,因为修行人因地发心的不同...

【佛教词典】三阿僧祇劫

为菩萨修行成满至于佛果所须经历之时间。又作三大阿僧...

【佛教词典】舍摩利

梵语 ?ālmali 或 ?almal, ?almalī, ?ālmalī, ?āl...

【推荐】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有一个特点:虽然这个世间很苦,...

宁可什么都没有,但不能没有慈悲

一九九二年,与佛光山合办敦煌古展,在筹备工作上十分...

若顺若逆,总虚妄不实

【原文】 人能痛念生死事大,觑破一切世情,若顺若逆,...

【推荐】淫欲之害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

清明时节读诵《地藏经》,以佛法利益亡人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释迦牟尼佛讲,从释迦牟尼佛灭...

寒冷的冬天来了,请给鸟儿一把米

冬天给鸟类施食与放生一样重要!冬天是枯竭的,没有食...

章太炎念地藏经

讲个真人真事的故事给大家听听,弘一大师讲的。 在民国...

天界的果报

这个天界的果报我们简单地解释一下。在进入正题之前,...

慧律法师《临终切要》

○本段为《临终备览》之纲领和重点,没时间阅览长篇大...

「生处转熟,熟处转生」怎样理解

问: 修行就是要生处转熟、熟处转生,这句话要怎样去...

拓开心量 包容别人

能够包容别人,别人就能包容我;能够帮助别人,别人就...

佛陀造像的最初因缘

释迦牟尼佛出家成道后第八年,渴思报答母亲摩耶夫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