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方海权  2016/09/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

“现生读诵楞严咒,永受好命安乐福”。我们所要改造的命运,不单是要改变今生之中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而且要创造未来生中受大安乐,不受诸苦的福报。才是一生中所追求最究竟最彻底的事情。

宣化上人说:就是你有什么灾难,你一诵这个咒就没有了,消灾了。譬如本来这个人应该掉海里淹死,一念这个《楞严咒》,就把它化解过去了,掉到海里也淹不死了。或者你搭船,这个船应该会沉了,念这个咒,这个船也不沉了。或者坐飞机,这个飞机在空中应该爆炸,你一念这个咒,它也不爆炸了。所以,这咒是最好的改造命运咒。

同时,我们读诵楞严咒现生改造命运了好命,未来能受佛加持,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但受诸乐,无有诸苦。黄金为地,有七宝莲池、八功德水。众生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莲花自在化生,不象我们这个世界父母脓血交浊不净所生。

我们现在虽然荣华富贵,享受天伦之乐。然而都离不开有生老病死之苦,以及一切意外事故。眼看青春貌美,转眼之间头发变白,皮肤变皱,容颜变得丑陋。子孙贤孝金玉满堂,但是也不能免离爱离别之苦,命终各奔东西。故此我们读诵楞严咒,终于找到一条能远离这些烦恼痛苦的门路,既现生幸福报,报终得往生莲邦,那就是修楞严咒法门。与家人一起同修这个法门,将来都生到极乐世界的莲花中去,永远在一起享受天伦之乐。

楞严咒是十方一切诸佛的法身,一切正法的代表。所以我们念楞严咒已经念到十方诸佛的名号,包括十方圣贤所讲的一切教典。

我们改造命运必须在修福修德入手,更切要修念楞严咒。一个做过一点好事、善事的人,为何没办法改变穷贫孤苦的恶报。究其原因就是他过去生中或现在生中,所造的恶业多得不得了,掩盖掉他现前所造的善业。而念楞严咒正是扫掉一切业障的微妙法门,一遍楞严咒能消无量亿劫生死重罪,故此恶业消除了,福报也就现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方海权文章列表

念佛三昧的12种功德利益

念佛三昧功德广大无边,具说如净土诸经中所示,实在都...

睡觉时能戴着楞严咒吗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

暂念弥陀圣号,便胜百年布施功德

为什么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呢?因为在这娑婆世界修行,...

他是如何躲过命里的大难的

安徽商人王志仁,三十岁尚无子。有相士告诉他说十月份...

佛法是破解命运不好的最好法门

佛法传入中国二千多年,经久长兴,修学人多多,原因在...

不杀生的十大利益

释迦牟尼佛于《十善业道经》中说:当知菩萨有一法,能...

打佛七的由来及利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

念佛的胜妙功德无穷无尽

执持名号,一定会有功德的,而且极为殊胜,极为不可思...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梵网经

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佛陀为什么要教诲断食众生肉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

反闻闻自性有没有修持的具体方法

问: 请益法师,如何理解六根就是一根一心,把心贴在一...

命运多舛、诸多不顺的原因是什么

导语:今生,为何有人善良厚道却诸事不顺,正直谦虚却...

修行人不能怕突破自己的极限

参话头的方法很简单,以我们现在提倡的这个方法来说,...

【佛教词典】冥鉴

(术语)冥众之鉴照也。西域记二曰:冥祇警卫,灵鉴潜...

【佛教词典】毁毗尼戒开缘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不犯者,先诵毗昙,然后诵律,...

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法则

修学佛法,除了建立正确的知见,更进一步要身体力行。...

容易分心,该如何用心

问: 「我很容易分心,在做事的同时,会操心下一刻的...

跳出轮回的苦

在这个三界轮回,最好的是天,再么人,再么阿修罗,阿...

始信参禅输懒惰

沩仰宗的创始人灵祐禅师在没有成为一代宗师之前,跟随...

《华严经》的四种法界

这个《华严经》的境界呀,谈四种法界。事法界,就是从...

劝人布施也要注意善巧方便

问: 师父,以下综合几位同修的问题,请慈悲开示:对于...

中国佛教慈善事业的理论依据

中国佛教能够经得起二千多年的历史考验,并成为中华文...

慧律法师: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

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求平安,能平安过日子就...

圣严法师:应以何种态度面对癌症

问: 台湾企业家郭台铭的妻子过世,很多人不免感叹,...

欢喜与忧悲

人的生活,不是喜就是忧;得则喜,失则忧。然而,得,...

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个妄想?一刹...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