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衍慈法师  2016/10/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社会上有人说:披起袈裟事更多。‘事多’不是指‘是非多’,是指出家的僧人披上袈裟任务很多,而且非常重要。出家人是要荷担如来的家业,要弘法利生,上求下化,给众生种福田。

佛法自从汉朝传入中国,到唐代便是最兴盛的时代,主要是对出家者的要求精益求精,当时要出家是不容易的,要通过考核,度僧名额有限,考验择优录取,要求很高,如唐玄奘大师(参阅第四讲)。从宋朝以后乃至现今,就马马虎虎了,只要肯出家,师父就收为徒弟,马上剃头,短短时间就去受戒,不知出家为什么,受戒是何义,便受信施供养。这个现象对佛教产生很不好的影响,令世俗人以为出家容易,和尚好当,对佛法生不起恭敬心。印光大师说:‘三滥不禁,佛法不兴’。

何谓三滥?三滥就是滥收徒众、滥传戒法、滥挂海单。

(1)滥收徒众:师父收徒弟,本先要考验徒弟,徒弟觅师父亦要选择,经过一段时期,师徒两方面都觉得合适才可,现在来讲,可能道场需要人手或种种原因,只要有人肯出家便剃头,变成滥收徒众。

(2)滥传戒法:受戒时不明白戒条,就去登坛受具。应该要有次第先学戒律,否则,不知戒法是何义,甚至连戒师说甚么也不大太了了明了,戒师问‘能持否’,只管答‘能持,能持’,实在太随便了,有些连态度也不好,岂能如法得戒。

(3)滥挂海单:挂单,就是往寺院投宿(见前挂单)。出家人受了戒,取了戒牒,就可以到处挂单,俗语说: ‘只要头剃光,不怕天下荒(荒年)’,人家没得食,你也不用慌,因为可以随处挂单如海水流动,此就是印光大师所讲的佛法衰落,有此三滥的缘故。出家人的任务‘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实实在在,非常重大。

出家人披起袈裟之生活本是清苦,任务是艰巨的。但功德不可思议。经云在末法时期,若有五位比丘持戒,可令正法住世,所以能海大师说,出家功德很大,若能弘法利生者,更加伟大。

再讲衣的殊胜,要知道衣(袈娑)所在之处,便有天龙八部护念,等于有佛菩萨在,得佛力之加持,一切灾祸,如水、火、刀、兵都得远离。衣有如斯殊胜,我们对衣必要恭敬,放置高处,生梵天之福,得三乘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沙弥的等位与类别

沙弥,在佛陀初期的僧团中是没有的,沙弥在佛教中的出...

略谈菩萨戒中的「说四众过」问题

菩萨戒也称大乘戒、佛性戒、一心戒、心地戒、方等戒、...

僧人的日常生活有哪些

寺院僧人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一定是非常清静而悠...

出家人的戒刀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 今天道场白华庵,跟...

僧人托钵行脚的含义

托 指出家僧以手持钵,乞求布施。佛陀制定托钵,令出家...

投生到施主家

宗门下常常有些公案。比如宋代的草堂青禅师。草堂青禅...

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请看下面。示常源曰: 汝行勿怠,怠非比丘。彼自废者,...

出家与在家的比较

下边就是在家出家的问题了。这个我们也要讲一下,因为...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礼拜自己心灵的庄严

在五台山曾经认识一位日本来的大学生游客,他告诉我他...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

我们为什么应该素食?我们可以从很多角度来回答这个问...

临命终时,你要心不颠倒

问: 师父!我还有一个问题,是净土宗的问题。譬如说如...

「比丘」有三种含义

比丘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乞士,乞食来滋养这个色身,乞...

【佛教词典】处谦

(一)(1011~1075)北宋永嘉(浙江永嘉)人,俗姓潘。...

【佛教词典】荼矩磨

(植物)Ku?kuma,译曰郁金香。见最胜王经七。荼为误字...

平等、无求、无贪

在佛教讲平等,看一切众生平等,一切众生也都是佛,一...

从财富投资到生命投资

由于学过经济管理,所以我也成了多年的股民小散。作为...

调整心态养成佛陀的思考智慧

我们现在做为一个生死业障凡夫,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调...

将挑剔转为善用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个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

烫香疤

每当在电影、电视剧目中出现和尚的形象时,总见那头顶...

如何超出天道而得到究竟的解脱

引言 天在人们的心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它是美好、自在、...

帝释天王名字的因缘

过去,佛陀曾在毗舍离国弥猴池侧的重阁讲堂弘法。一天...

对网络交友应抱持什么看法

问: 网络为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例如上网查资料...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星云大师《佛教的福寿观》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昨天和各位说过了佛教对女...

初学坐禅调五事

经常教人家打坐,主要是按照智者大师《小止观》一书中...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

问: 作为佛弟子是否可以卜事呢? 隆宣法师答: 阿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