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2016/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

复次,龙王!若离妄语,即得八种天所赞法。何等为八?一、口常清净、优钵华香;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三、发言成证,人天敬爱;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是为八。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十善业道经》

佛告诉娑竭罗龙王说:人们如果远离妄语,可以获得八种天所赞法。可以有八种的收获,这八种的收获,为上天之所称赞的,所以叫天所赞法。

“一、口常清净,优钵花香”。优钵花,译成国语为青莲花。清净就是没有坏味。不打妄语的人,口内永远清净,并且还常常有青莲花的香味,从口里出来。这是第一种天所赞法。

“二、为诸世间之所信伏”。佛经上有三种世间:一、智正觉世间。二、情世间。三、器世间。第一、是指佛陀。第二、是指一切众生。第三、是指山河大地。这里的一切世间,当然只局限于第一、第二的两种。不打妄语的人,社会上各界各阶层的人,甚至十方诸佛圣人,以及他道的众生,都信仰你而崇拜你。你说出话来,得到众人的拥护。这是第二种,天所赞法。

“三、发言诚证,人天敬爱”。不打妄语的人,说出话来,是诚实而可靠,有时在眼前虽看不出他的价值,千年万载以后,都会证验出来。因此他一言即出,马上会获得人间的人,天上的天,大家的恭敬与爱护。

“四、常以爱语安慰众生”。爱语是众生爱听的言语。不打妄语的人,不但言无虚妄,更无粗恶的言语,并且对苦恼众生,发出慈悲柔和的软语,来安慰众生,使有苦恼的众生,获得清凉,感到自在。这是第四种,天所赞法。

“五、得胜意乐,三业清净”。胜意乐,是心理上特殊的快乐。三业者,身、口、意三种,各各皆有其作用,作用就是业。

商人以获利为乐。做官以高升为乐。乃至小孩子以有得吃,有得玩为乐。骚人墨客,以饮酒赋诗为乐。高人雅士、以游山玩水为乐。这些乐,虽有清浊的不同,但都是寄寓在环境和物质上,说不上有什么价值。有价值的乐,是内心上的愉快,为他人所意想不到,这才真是快乐。不打妄语而说诚实语的人,心地上平平安安,无怖畏,无挂碍,这才是殊胜的意乐。因此、连带到,身、口、意、三者,皆清净无染。这是第五种,天所赞法。

“六、言无误失,心常欢喜”。误是错误,失是过失。因说话说错了,甚至丧失人家的生命财产,叫做误失。不打妄语的人,言不妄发,就不会有错误。没有错误,也就没有过失,所以心安理得而常感到欢喜。这是第六种,天所赞法。

“七、发言尊重,人天奉行”。不打妄语的人,自然会审慎自己的语言,如政府的命令一样,赏罚分明,言出法随。他说出来的话,不但人间的人能奉行,就是天上的天众,也欢喜接受。然而这除佛陀而外,还有谁呢?这是第七,天所赞法。

“八、智慧殊胜,无能制伏”。不打妄语的人,具有超人的智慧,世间人的聪明是无法比拟的。这不可比拟的智慧,能认清宇宙万有的真理,世间上的一事一物,没有不知其底源的。所以人间天上的聪明,既不能制止,也不能降伏。然而这除佛陀而外,也再没有其他的人了。

“若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后成佛时,即得如来真实语。”

“真实语”,就是不妄语。学佛的人,由于多生多劫修不妄语的工夫。将这不妄语的功德,不为现前的名闻利养,而将他留作佛果上庄严,这个修不妄语的人,将来成佛的时候,决定能获得真实语的福报,如同十方佛如来一样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常行供养能为自己种下成佛善因

衣服及饮食,常以奉供养;作如是心施,是等悉成佛。─...

如何把咒语的功德开显到最大的力量

当然,这个地方就讲到,方法是很重要,观照力是很重要...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

观世音圣号应何而得名

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这句俗语千百年来的广泛流传,...

念哪一尊菩萨好呢?

有人问:我念这尊菩萨好呢,还是念那尊菩萨好呢?告诉...

【推荐】施三宝福田,所在常安乐,后当证涅槃

往昔,在释迦牟尼佛住世时,佛陀的姨母大爱道特地以金...

往生极乐的三种不可思议功德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责任

出家僧人应有三种责任: 一、为僧者,维护僧家形象,如...

不应以职业论贵贱

佛教提倡众生平等,这平等指: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

为什么会产生魔境

这以下第二段就正式说明致魔的因缘。这当中有两段。先...

脸白就是修的好,脸黑就是修的不好吗

问: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

【佛教词典】天罗国

(地名)斑足王之国也。仁王以良贲疏下一曰:梵云提婆...

【佛教词典】二种作犹豫法

【二种作犹豫法】 p0032   瑜伽九十四卷十一页云:复...

圣严法师《回到自己身上》

佛陀曾经对骂人者有两个比喻:一个象是仰面对天吐唾,...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

愿为智所骂,不为愚所叹;愚者叹于恶,明者叹于善。─...

没有良心

公输班是中国有名的工程师,也是工匠的祖师。他的一双...

学佛人为何要有柔软心,应如何培养

问∶ 修学佛道的人为何要有柔软心?柔软心如何培养?...

无私的服务就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式

澳洲东部的珊瑚礁海域里,有一种神奇的小鱼叫做清洁鱼...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

照看你自己的心

我现在教给你们一个最殊胜的法门就是照看你自己的心。...

「一捂一悟」的启示

北宋初年,有一位年轻士子,饱读诗书,学富五车。由于...

【推荐】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梦参老和尚《觉林菩萨偈》讲述

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