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如孝法师  2016/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怎么去实践?面对不同的对境时,这两者的运用是不是应该有所侧重?

如孝法师答:一般来讲,大乘的法门就是运用般若与愿力。般若基本上任何时候都要用,包括我们发愿时,都要发无我的愿。《金刚经》是这样发愿的: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意思就是四生九有、无量无边的众生,我都要去度化,但实无有一众生可度,这就是般若。

行愿是做事,般若让我们无执着、坚定地去做这些事,两者基本上是分不开的。而普贤行愿不仅仅包括般若和行愿,还有修福德,它把这三种辅助的法门融合在一起了。所以,我们要“拷贝”普贤行愿,让《普贤行愿品》为我们的生生世世做储备。

念诵《普贤行愿品》也是禅修的一种方法,但它的意义远远大于禅修,它是最无上的大乘修法。通过禅定的念诵,《普贤行愿品》会不断地进入我们的阿赖耶识深层,成为生命的内涵和本质,成为一种思想和见地。它会把我们生命深层很多无明、黑暗的种子转化、净化与升华。

所以,我们要按照《普贤行愿品》去实践。在生活当中,大的原则是守持五戒(即杀盗淫妄酒),除此之外,基本没有大问题。我们可以留意一下五戒所针对的范围,好好持戒,不必再刻意去规划什么。因为《普贤行愿品》本身就在为我们培养很广大的福德,消除很多的违缘与障碍。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往事不留,未来的事情也不用做任何的想法或者计划。

能够安住于当下,这是《普贤行愿品》这个法门对我们生活的最大改变和提升。安住于法,没有福德的人会有福德,没有寿命的人也会有寿命,想要事业成功的人也会得到很大的加持,像疾病等很多世间的问题都会有很大的改善。对于一些暂时没有办法改变的,我们欣然接受,泰然处之。接受之后,生命就会有一个更大的平台。让过去的业随缘消散,未来的生命还等待着我们不断自我完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什么是心地法门,该如何去修

问: 请尊敬的上宏下海法师开示,什么是心地法门,怎...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

问: 是不是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号? 梦参老和...

「舍身心求往生」与「求加持痊愈」矛盾吗

问: 印祖说过,当人重病时,舍下身心求往生,若寿未尽...

念阿弥陀佛能否灭除定业

原文: 须知一句阿弥陀佛,持之及极,成佛尚有余,将谓...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问: 如果破了根本戒,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阿弥...

信佛后遇到大病苦,应该如何应对

问: 请问法师,对于一些信佛的人,信后遇到一些大的...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

「自净其意」是什么含义

问: 能否开示自净其意的意义。 中台禅寺答: 自净其...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夏日排湿祛毒的十六种好食物

(核心提示:在闷热潮湿的夏季,今天为各位爱美的朋友...

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

古人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今社会,虽不说物欲横...

人生虽苦,但也是积集资粮的好地方

业感缘起的思想,除了建立人生积极断恶修善的价值之外...

要有决生净土的信心

有一种人虚心太过分了,总说我们这样的凡人,还不及天...

【佛教词典】天台宗

隋智者大师所立,因居天台山,故即以山名其宗,此宗以...

【佛教词典】根性

【根性】 根为能生之义;性指习性而言。人性有生善业或...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

居士讲法、僧人居住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谤僧。王翠明女居...

念佛人不要只重数目而不重质量

净土宗目前念佛的人,最大的问题点就是只重数目而不重...

如何让佛号更加坚定呢

你的佛号跟你的心理的水平是有关系的。你心理的素质不...

星云大师《学佛要学吃亏》

一九四一年,我受具足戒时,得戒和尚若舜长老在教礼时...

把这四颗心融入生活工作中

一、 一颗感恩心 施恩勿念,受恩莫忘,做人需要懂得感...

昌臻法师《修念佛法门有密切关系的问题》

万修万人去。这个话是净土宗的祖师永明法师提出来的。...

10种食物对排毒养颜最有效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自身排毒养颜的健康。专家指出,只有...

如何从讲话中知道这个人的福报

我们今天在抉择一个生命体,不管你遇到一个男人或者一...

警惕无常,行善修福

《佛说无常经》云:「假使妙高山,劫尽皆坏散;大海深...

不要忘了感谢你的「仇人」

与一位作家朋友聊天,我问是什么促使他不停地写作?他...

通过茶去领悟禅的义理

禅和茶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喝茶讲禅,茶道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