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成刚法师  2016/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夫妻之间的结合,家庭的建立,乃上关风化,下继子嗣,意在互相依赖,安宁地度过此生,走完这艰难的人生道路,这是无可非议的,以自古有是法故。然家有家法,铺有铺规,夫妻之间亦要有礼仪。

上关风化者,上关即指我们的祖先;风化即指我们的祖先给后人留下的风俗习化。下继子嗣者,即指随顺世间人的思想方法,所形成的世间法则,不外乎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子子孙孙,赖此以继承家业,祭祀祖先,使香烟不断,儒教所谓不失孝道者此也。以是,则世间人一代一代地沿着前人所走过的道路,一直走到今天。

夫妻之间,既是亲人,则无隔碍,当体现道义,以诚相待,互相尊重,彼此礼让,相敬如宾,家庭和睦,安乐幸福,孔子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者此也。不要流于妄情,一味贪染,互相苟且,彼此下流,不顾人格,虚妄掩饰,你轻我辱,若不如是,与禽兽何异?

儒教所谓要夫和妇顺,意谓丈夫要和气,扶持妻子操劳家务,如孝敬公婆,抚育子女,尊重叔伯,和睦妯娌,友好邻舍,乃至劳作缝洗,同时对妻子要尊敬、关爱、礼让,给予其对衣着饰品的乐求,对自己要恪守贞操,不失夫义,尽为夫之分,令妻子悦乐息心。妇顺者,意谓妻子要顺从,儒教所谓三从,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去从子。以女人痴爱心重,知见多有不正,行为易于越轨,若有所顺从,则能行于正道,不入歧途,所以要随顺服从丈夫,不能自作主张。

佛说世上有七种妻子:

一、像杀士夫那样,不尊重爱护自己的丈夫,只知纵情贪欲,甚或喜新厌旧,见异思迁。

二、像盗窃犯那样,不顾丈夫的疲劳辛苦,只知虚妄漂浮,挥霍无度,甚或偷窃家财物品,资己所用。

三、像主人那样,将丈夫视为奴仆,只知吃喝、懒惰、睡眠,稍不随心,便欺辱谩骂丈夫。

四、像母亲对待儿子那样,关心爱护丈夫,体贴入微,珍惜丈夫的收入,勤俭持家。

五、像妹妹对待兄长那样,诚心敬意地侍候丈夫,体现兄妹的感情,知惭知愧。

六、像朋友那样对待丈夫,热情周到,温和文雅,尊重承事,令其欢喜高兴。

七、像仆人那样,随顺丈夫心愿,尽己之分,任劳任怨,而不逆次,丈夫行为不轨,亦不瞋恼,好言相劝,改过自新。

在佛那个时代,有一对老年夫妇被称为夫妻模范,有一天他们来到佛陀面前,对佛陀说:“世尊,我们从小就相识,以后结成夫妻,恪守贞操,在我们的心中,找不到任何污点,请您告诉我们,下一辈子如何再能成为夫妻,像今生夫妻一起生活过的那样”?世尊回答说:“你们二人要有同样的信仰,接受同样的教法,同样地修心,同样地布施,同样的智慧,那么下一辈子你们就能以同样的心,共同生活在一起”。

所以佛陀并不是否定家庭的建立,夫妻的正当生活,而是要其不失夫妻之道,令其有规可循,有矩可蹈,有理可从,节制贪欲,以避免三途,不失人天,乃至次第增进,伏断贪瞋痴等生死烦恼,以成圣道。若非如此,佛陀何以度脱痴爱众生?

呜呼!治世做人的道理,固然重要,不可或少有缺。纵许亲人的关系,井然有序,安乐幸福,然尚未离居家五欲,终属生灭、无常、可坏之法,不能超越三界刑罚,六道羁绊。以是奉劝居家之士,亦能信奉佛语,当受持三皈、五戒、十善之法,乃至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是则名为真为自己脱罪出苦,长治久安之计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问: 如何能得到美满家庭? 方海权答: 在《三世因果...

家里出事,你要给他回向

大乘经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学的经论,都要你好好地保...

临终助念遭亲属反对,应该如何应对

问: 作为佛弟子,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

星云大师《夫妇相处之道》

随着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来有一些年轻的男女,到寺庙...

没福的婆婆遇上好儿媳

紫烟的儿子要结婚了,因儿媳娘家在杭州,亲家提出先去...

艰难的回归路

我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小时候日子过得比较艰难,这个经...

已婚男女相处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时代变迁,现代社会不但男女工作机会平等,交友机...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问: 如何面对烦恼心很重的家人? 慧律法师答: 家庭和...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佛教的环保思想

如果将环境污染比作地球的一场疾病,在病来如山倒的今...

受持读诵《地藏经》的殊胜利益

地藏菩萨誓愿宏深,悲心至切。曾无数次发愿:地狱未空...

您是尊贵的佛陀,为何也会衰老生病

有一天,阿难尊者顶礼佛陀以后,观察到佛陀身体有些不...

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之意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

【佛教词典】即时入必定

是说念佛的人,以信弥陀之一念,即时进入必定之位。此...

【佛教词典】种姓

【种姓】 p1259 瑜伽二十一卷一页云:云何种姓?谓住种...

地藏圣号念上三年,能得到什么利益

【更能每日念菩萨名千遍。至于千日。是人当得菩萨遣所...

常吃木耳的六大好处

黑木耳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很多食疗功效,...

怎样看待去寺院花钱消灾

问: 师父,某寺院的护法居士给我打电话说:你得来我们...

觉悟,必须从心下手,修心才能悟

觉悟,是对不悟者来说。 众生不觉悟,当然痛苦;觉悟后...

不喝酒戒的由来

学佛要懂得把握自己的心志方向,坚持善行,断除恶行;...

身与触即如来藏性

这个身根,是一个内处;外在的触尘冷热涩滑,是外处。...

自他二力的净土法门

其他法门,依靠自力修行,要成就很难。好像我们要游过...

佛弟子身上勿佩带佛像、观音像挂件

印光大师在《复邬崇音居士书》中讲:前三日接到歧路指...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

素食者滋养身体的方法

原文: 先後天衰弱,当以善於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

从心不苦到身不苦

诸位的病苦,当然首先引起了我的痛切。在这样的环境下...

为什么说十方三世佛,阿弥陀佛第一呢

时韦提希白佛言: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