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家里出事,你要给他回向

梦参老和尚  2019/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家里出事,你要给他回向

大乘经教好多都是,最初你所学的经论,都要你好好地保护你这个心。

怎么样保护呢?等你学到论里头就说了。如果我们大家读《华严经》的时候,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在你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消除业障当中,有什么方便方法,使诸菩萨能进入,能够成就?”

文殊师利菩萨就总结四个字,“善用其心”。跟我们这讲的善护其心一样的,善护其心,就是保护你这个心,不被外头境界把它干扰,不让它起烦恼。

现在我们每个人检查我们自己功力的时候,你遇到一切境界相,你烦恼不烦恼?

我们有好多道友,或者自己妈妈过世了,或者自己妈妈生病了,或者父母、家庭有什么不如意灾难事情了,找到你了,你检验检验你的本事吧!我看很多就哭哭啼啼了。

家里出事,你要给他回向的啦,要把你的修行分给他一份,使他灾难很快解除了。我们有的道友或者念念佛,或者念念经,给家里回向。你就尽你的力量,你只能这样做。

你的功力不够,求求道友,或者请请供供斋。目犍连尊者功力就不够,他就没办法救他母亲,佛说大众僧清净结夏安居自恣日,请大众僧给他回向。这假众僧的力量。

如果你有这些事,你人在普寿寺,我们普寿寺里方便。不是打斋供众的钱非要好多好多不可,若我们同学供,哪怕供一块豆腐丢到那菜锅里头,一人沾一点味道,也算消灾了。量你自己的力量。你到那里给磕个头,请大众师父帮着你回向一下。

如果你自己修行好的,遇到一切障碍因缘,六亲眷属障碍因缘,那你就静坐下来吧,或者礼个忏,或者念一部《地藏经》,或者念一部《弥陀经》,你修什么法门就做什么法门。这不但护自己,也护他人。

但是必须得正确对待。遇到这个逆境现前了,你又没有善巧方便,你把你所学的完全都用不上。所谓用不上者,你不知道如何是好。你遇到这种境界相的时候,你应当心里不要随着境界相转。你静下来,各有各的业,你父母、你家庭眷属,他有他的业,你有你的业。

我经常这样想,我们学习,学习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去做;做的目的,做就是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让我们断烦恼,得解脱,证菩提。就是这样子,很简单。若没有外头境界相现前,你还不晓得你的功力如何;有了境界现前了,你才知道,你自己修行没有得到利益。

梦参老和尚《大乘起信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梦参老和尚文章列表

忏悔的真实义是什么

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

人生不堪回首,不要再想你的过去了

蕅益大师提出三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

净界法师:把顺逆境当成我们往生的资粮

一个人禅净双修的心态,他对人生跟我们一般人不太一样...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心理素质不好,顺境也会产生障碍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三辈往生中上辈者要舍家弃欲而做...

现代众生的十种业障缠缚

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有十种业障缠缚。具体讲就是:无惭...

如何教导妻子修行

原文: 娑婆世界,是一大冶洪炉。能受得烹炼,则非世界...

想消除业障,最好拜佛菩萨

在《地藏经》中,世尊对普广曾说,若未来世有诸下贱等...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梦参老和尚:关于嫉妒瞋恚与发财的问答

问:如何消灭嫉妒瞋恚? 答:最好就是行慈悲法。慈悲...

梦参老和尚:占察善恶业报经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5讲 第6讲 第7讲 第8讲 第...

顺生死流的十种心

刚才有个道友问我:如何能够保持着我们这个菩提心不退...

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这样发愿

在这世缘当中、在生老病死苦当中,特别在病的当中,那...

【佛教词典】莫诃衍碛

(地名)蒙古之大砂漠也。慈恩传一曰:莫诃衍碛,长八...

【佛教词典】铁锁金锁

身受系缚之喻。锁为束缚之具,金、铁品质有高低,然其...

心律法师:遇到小人怎么办

安婧最近很郁闷。她不喜欢参与那些家长里短的话题,也...

「阿弥陀」三个字意义重大

【阿弥陀】这三个字,在净土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这...

念佛是人人本分的事,也是人人本能的事

修净土法门,唯一的行持,就是诚心念佛。如果有人要问...

计较得越多,失去得越多

一位长者讲过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非常幸运地获得了...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圣严法师《智者多闻》

多闻令志明,己明智慧增; 智则博解义,见义行法安。...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果普老和尚往生录

果普老和尚,俗姓郑,浙江常山人。幼时,父母双亡,寄...

怎样做才能够不打妄想而安住佛号

一般来说,我们这一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中间有一道...

在家居士定课,单一点为好

问: 《无量寿经》最后有说娑婆世界天人往生的人数,请...

净土宗与现代社会

净宗寓示着真善美慧的法界文明,寄托着一切众生终极的...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问: 学佛人著魔了,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著魔一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