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生该不该有信仰

竺摩法师  2017/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人生该不该有信仰

人生渺渺,世事茫茫,何去何从,很难确定,原因是个人的力量有限,对人生的认识亦不够,对人生世界所发生的许多复杂问题实在不易解决,所以应有一个信仰的对象,那面对现实社会,会更理智更有信心,不致於傍徨歧路,不知如何是好。

有些人认为人生不需要有什么信仰,只要信仰自己就好;那些信仰神灵,求神问卜,信仰宗教唯神是赖,小看了自己都是不对的。

说这些话的人,有没有理由?理由是有的,他们只是太看重自己,没有看到自己以外的道理与宗教,想法未免过於偏激或偏差了一点!试问自己五官所接触到的、所知道的事物有多少?五官所接触不到和不知道的事物还有很多,所以信仰自己或尊重自己本无有错,只是自己所知所见的力量有限,对於一切未知未见的东西,都解决不了,成了问题。因此,要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有透视的认识,信仰宗教还是需要的,尤其是佛教。

佛教虽然亦属於宗教,但佛教不是教人信一全知全能的神,以为人生都在痛苦之中,唯有信仰全知全能的神,才能得救;佛教则不然,它是教人先信仰自己,信仰人生一切的痛苦都源自自己过去所造的业因,既是自己做出来的, 须要自己负责自救,不是专仰赖一神来解救。自己不救自己, 也是解救不了的。因为自己所作的罪业自己不负责,把它推给神来负责,那是极不合理的。

佛教虽然和其他宗教一样很重信仰,但更重视理智;因佛教有自力教和他力教,自力教是靠自己的力量,他力教是靠佛菩萨的力量加被。在自力教方面, 佛教根据轮回的因果律,说明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皆由自己造成,自己造了善因,自然感受善果;造了恶因呢,自然也逃不了恶果的,纵使要求佛力加被,佛力也只能指示做法,要你自已去改造。自己如不肯改造,佛也无法帮你的。如老师教导学生读书,并指示好的方法,如果学生自己不努力,即使老师教导得怎好,甚至尽力提携,也起不了作用;佛教既注重自力教,什么都要靠自己努力,自己不努力,佛也无从帮忙的。所以叫我们拜佛、念佛,多是一种他力助缘吧了,最重要的是自己能够勇猛精进,努力不懈,那,最後必定会获得成功。

有人说:如佛教说人生是苦的、空的、无常的、无我的,教人不贪恋这个世界,不是厌世吗?人人厌世,世界上的事情谁来做?世界上的事无人做,世界岂不是不会进步,反会趋於毁灭吗?

佛教说苦、空、无常、无我,是教人认识人生的事实真相。人生有生老病死,怨亲会离,不是苦的吗?几千年人世光阴,转瞬即寂,不是空的吗?一切事物的新陈代谢,刹那生灭,不是无常的吗?万法因缘所成,缘会则聚,缘散则灭,那里有我可得,不是无我的吗?佛教作这样说法,要人看破世情,不贪有相,减少争执,和乐相处,并不叫我们去厌世自杀,是要我们知道人生苦空无常无我之後,进求不苦、不空、常住、真实的所在,才能究竟离苦得乐。你看释迦牟尼佛,先观人生苦空无常无我之後,证到出世的真理,然後出入行化,入世度生,做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伟业。这不正是证明了佛教究竟的精神在救世而非厌世的吗?亦有人误会佛教的礼佛、烧香、燃灯、供水等等,觉得这样做没什么意义,而且是迷信的。

宗教都有仪式,这是佛教的仪式。礼佛不是拜偶像,偶像是代表我们所尊敬的对象,如子女对祖先礼拜、军人敬奉长官、学生敬重老师。佛陀修养高贵,人格伟大,精神不死,影响後世无量众生,使之舍恶行善,不值得我们尊敬吗?有什么迷信!烧香是清除浊气,表示敬信;燃灯象徵光明,代表智慧,表示学佛为求智慧,破除人生的愚暗;供水以示清净,水可洗涤外界秽污,表示以佛法的圣水,洗掉我们的心垢,成为纯洁的人生。研究起来,这礼佛、烧香、燃灯、供水,那里有半点迷信的气氛呢?

还有些人以为佛教叫人念佛诵经,烧纸求财,不但迷信而且是浪费金钱, 它的好那里呢?

念佛是教人除妄念,妄念除则定慧现前,自然会断惑证真。诵经使人从文入观,触发智慧,这有什么迷信?至於烧金银纸扎,及拜神求财,原是中国民间的习惯,为道教所提倡的作法,被人搬入佛门,就把这笔账记在佛教身上, 其实与佛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据说以前有个贪心的财主,怕死後没有钱用,所以临死时异想天开,派人去买了一大堆黄纸,在这些纸面印上了金钱模型,同时吩咐儿女在他死後把这些纸钱焚化,以便给他在阴司地府享用,於是造成烧金银纸扎的风俗,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其实在所有佛经中,都没有这种伪造金钱的记载。反之,这却与道教提倡符打醮,烧红绿纸有关,这种荒谬不正确的传说,与佛教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佛教的教义,既重信仰,又重智慧,故不盲目崇拜,亦不感情用事。佛经说:「有智无信增我慢,有信无智长愚痴。」可见佛教是一个智信并重,福慧双修的宗教,其真理给予人生莫大的启示,其修养给予人生莫大的裨益。所以我们不信宗教则已, 若要信仰宗教,那应选择佛教的信仰,是十分正确和需要的。

因此,人生应有一个信仰,确立自己事业的目标,决定自己的志行,做起事来,精神贯注,不会散漫无章,才有所成就。这还是对信仰普通学问而说。一个人若是信仰宗教,则会更实际,因对宗教有真诚的信仰,可保证这个人是好人而不是坏人,因宗教都是劝人舍恶向善的;若在宗教中选择佛教的信仰,那更是自己一生幸福的胜算,甚至来世可得到一个踏实的、永恒、清净庄严的归宿。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人生在世,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欲望得到满足与失落的不...

重新洗牌,一切都可以重来

打麻将,一局结束了,要重新洗牌,才能继续下一局。人...

人生在世谁最可靠

今晚我有机会在此与各位宣讲佛理,真是高兴。现在我要...

春节礼佛应注意的一些讲究和禁忌

春节就要到了,许多市民要到庙中礼佛祈福来年,可苦于...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

问: 老人家念佛号念不准的问题,华语发音不准。 净界...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问: 初学者读什么样的经书比较合适? 仁清法师答:...

印光大师法语菁华

第一集 1、世之变乱之由奚在乎?一言以蔽之,众生贪...

安住空性的人,把人生当历练

偏:若于心外见有众生及以佛道,愿度愿成;功勋不忘,...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

楞严经卷第一 楞严经卷第二 楞严经卷第三 楞严经卷第...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净界法师:牺牲今生安乐,保护临终正念

我曾遇到一位一贯道的道友,他问说:师父啊,你们寺庙...

素食男的六大好处

一、爱心指数高 素食男的爱心指数是超五星级的。一个...

耀一法师的出家因缘

在没有出家之前,我是从事戏曲艺术工作的。一个偶然的...

整个佛法的修学,都在修正我们的思想

当我们站在佛教的角度,来观察生命的时候,我们会发觉...

【佛教词典】刹土

(术语)刹者梵语差多罗K?etra之讹略。译曰土田。梵汉...

【佛教词典】《佛祖历代通载》

Fuozulidaitongzai   佛教史籍。元代僧人念常编集。...

中国十大著名寺院

白马寺在河南洛阳市东郊,称为中国第一古刹。是佛教传...

时常惦记着死亡是否太消极了

问: 师父,有的人会觉得,时常惦记着死亡太不吉利或...

圣严法师《温柔对待亲爱的人》

对待家人,我们习惯成自然地不懂礼貌,不会温柔,不是...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

【来时一丝不挂,去时一缕青烟,人生其实就那么简单】...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道证法师预知时至,回归弥陀愿海

信愿坚固,勇猛精进。跨越忧恼,净心画佛 在病苦中,师...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

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平时念佛就不是很精进

问: 弟子总觉得往生很容易,只要具足信愿就可以,所以...

最简单的施食法:六字大明咒施食

丹真绒布上师餐前必做上供下施。下施时,念诵观音菩萨...

真如缘起的三种问难

《大乘起信论》的真如缘起,特别是在唐朝有三种问难,...

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后,是不是随时可以往生

问: 一些高僧大德修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不是随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