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拜佛礼忏之要诀

忏云法师  2017/04/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拜佛礼忏之要诀

无论那一宗都讲拜佛,禅教律密净都讲拜佛,拜佛是最基本的功夫,要至诚恭敬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里起的种种妄想杂念都是业障,拜佛求忏悔,忏悔心里清净,拜佛调身,所以,对佛忏悔,并不是求佛赦罪,而是求佛证明,向佛坦白自己所作的罪业,下定决心,不再故意作恶,渐渐地将罪垢忏除,就得了清净的解脱之心。

拜佛为修心先务

要讲修行,念佛为重心、这第一。所以祖师讲的,都讲信愿「行」,最后都讲信愿「持名」。说“佛学”还不懂,不会,不会不要紧,你懂拜佛就好。再是有那个善根欢喜拜,拜得身心轻安,像在空中飘的一样,那将来道业前途不可限量,有大的成就。

拜八十八佛之外,每天愿意拜阿弥陀佛,一次拜四十八拜;愿意拜观音菩萨,一次拜三十二拜,最好。八十八佛每天最少拜一次,而拜阿弥陀佛一天也可以拜两次、三次、四次,或者和观音菩萨有缘,就拜观世音菩萨也可以。 祖师给出家人订的、居士也可以,就是拜八十八佛忏悔,什么罪都能忏悔清净。 众生心就像琉璃、宝贝一样,掉到粪坑里,拿出来再洗,也洗得清净,和没有掉到粪坑一样清净;不像布或别的,染污了洗不掉了。心只要竭诚尽敬、念佛拜佛,什么业障都能忏悔清净。忏悔清净,消灾延寿、增福增慧。所以,修行种种法门,一定要拜佛修行。

拜佛忏悔业障

拜佛五体投地,竭诚尽敬、至诚恭敬这么拜下去,这一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

心中要存忏悔心、和求佛加被的心;求哀加被、忏悔业障。多少加一点这两种心,也不影响念佛的心,更加恳切拜,因为要忏悔业障,业障消了、道业能成就,业障消了、免离种种的灾祸。所以要竭诚尽敬拜下去,求哀忏悔;一方面求佛力加被。

印光大师说,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薄地凡夫有什么力量?求佛力加被,这个力量大,消不了的业障、也能消。心里不能归一,至诚恳切拜下去,佛力加被、也能归一。妄想自己止不住,求佛力加被,妄想消灭了。 求佛力是他力;至诚恳切求佛力这个心、是自力;自他不二的力量。至诚恳切,求佛力加被,这个至诚恳切是自力;佛力加被就是佛力。这是在念佛法门,他力也不离自力;自力呢,要求哀加被、求佛力,这才好。

最初拜的时候,身上一百多斤,很沉重、很吃力;拜久了,很轻松了,越拜越轻、越拜越轻,心里越拜越安定、越拜越安定。身上感觉着轻、心里感觉着安定,在佛法的名相叫做轻安,那就是禅定的意境,那个好!要竭诚尽敬、去拜佛用功好,心里也不必求轻安,但是竭诚尽敬、至诚恭敬的,五体投地的拜、如大山崩啊!

佛说我们无始劫来的业障,要是有形,尽虚空容纳不下;因为无形,业障凡夫不知道,虽然不知道,可是业障深重,那么就求哀忏悔、求佛加被才好!而求佛力加被、最至诚恳切的,就是五体投地、匍匐在佛前,至诚恭敬顶礼。一次、两次……遇着什么事情,多拜几次,佛就慈悲,我们是能感,佛要是被我们所感、佛就能应,我们就接受佛的感应。这样渐渐的,自然较比能得轻安,心里也能得一心。普贤菩萨十大愿:一者礼敬诸佛,这是佛门弟子应当多修的、多做的,消灾延寿、增福增慧。

礼忏之用心

拜佛五体投地,竭诚尽敬,至诚恭敬这么拜下去,这一拜,忏悔无始劫来的业障。心中要存忏悔心,和求佛加被的心,求哀加被,忏悔业障。多少加一点这两种心,也不影响念佛的心,更加恳切拜,因为要忏悔业障,业障消了,道业能成就,业障消了,免离种种的灾祸。

皈依心:因为众生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在这个世界就有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未来佛如弥勒菩萨,过去佛如迦叶佛,迦留孙佛… …好多佛。那么我们怎么礼过去佛,未来佛,现在佛呢?现在十方佛我们怎么礼?礼前方佛可以,后方佛怎么礼?礼上方佛可以,礼下方佛怎么礼?就是一念不生,在至诚恭敬之下,十方佛都现在眼前,我们但礼一方佛,就能遍礼十方佛。至诚恭敬之下,心遍十方,就能礼十方佛。因为至诚恭敬之下,但有一心拜佛,没有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三世诸佛也能礼得到。所以,一念至诚恭敬,十方三世诸佛都现身,我们才能礼得到。

忏悔心:拜下的时候,要是观想,是观想义理,观相呢,观佛也罢,菩萨也罢,都是观想放光照我们,从我们头顶,照进全身。等我们拜起来的时候,从我们头顶全身进入脚部,把身里头肮脏的八万四千烦恼,污秽都冲到脚底下,从脚底下流出去。这是观相忏悔业障的拜佛方法,很能消业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宗修学的基础

希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当修持净业三福。一者,...

慧律法师《道,就在你心中》

有一天,我心里感到非常烦闷,就去见广钦老和尚。顶礼...

在家居士除了念佛,是否还需要阅读经典

问: 年轻的在家居士,除了念佛号,是否应该多阅读经典...

圣严法师《感谢抱怨的人》

无论是在家庭里或是在工作场合中,我们常常都会听到抱...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地藏经》教导我们修行的方法

很多道友出家受戒或住几年佛学院之后,经常生起这么个...

【推荐】道证法师:六度总修?六度总休?

上广下钦老和尚有一句开示,很耐得我们去体会。他说:...

好的人品是无价的,是金钱买不到的

1982年,美国印第安纳州阿历山德亚市的比尔先生喜得贵...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

合掌与养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礼节,也是一种修养与和平的含...

修行有三个次第

修行有三个次第。我们看经文。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

【佛教词典】不空成就如来

(佛名)Amoghasiddhi,金刚界五智如来之第五,五大月...

【佛教词典】还相回向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中第二十二愿。说往生极乐之菩萨...

果报还自受

一日,佛陀问目连尊者说:如果你的敌人怒目冲冠,来势...

家庭和睦之法

谦以待人,放下人我心 我以谦往,彼必以和来,大率家庭...

平时念佛与临终念佛的利益

【世尊,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若天若人,若男若女,但念...

诽谤弘扬正法之僧有何果报

问: 请问师父,如果有人恶意诽谤弘扬正法之僧,这有...

生气时不妨先做这三件事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

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

《阿弥陀经》里除了一至七日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要学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来,懵懵懂懂地离开。这辈子,我们到...

李炳南居士的皈依因缘

民国十九年(1930年)四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反...

伽蓝菩萨的前世今生

佛教的伽蓝菩萨是寺庙丛林的护法菩萨,来源于印度。依...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

【推荐】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勿以聪明骄人 真实用功方好 观来书,词义均好,无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