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黄帝内经》里的三句话,把疾病的起源都讲透了

2017/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黄帝内经》里的三句话,把疾病的起源都讲透了

第一句是百病皆生于气。

怒则气上,容易脑溢血,眼睛充血,咽喉上火,口臭,鼻炎中耳炎。

思则气结,思虑太过,气机就容易板结,不是长包块,就是生癌肿,所谓的甲状腺肿,肝囊肿,肠息肉,子宫肌瘤,脂肪瘤,只不过是气结在不同脏腑部位的产物而已,名虽不同,气凝其痰血,使血水结聚不散的本质的相同的。

学中医是重本质,而不重名相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大家不要被病名吓到。所以一切包块结聚,都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思虑过度啊!

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无私也,无为也,岿然不动,感而遂通。人多思则多病,寡思则寡疾,清心寡欲,即是延年益寿。

恐则气下,人容易害怕担忧,不好的事情总会来,这叫怕什么来什么。

人一恐惧,腿脚就无力,一牵挂担忧,心被绊住了,腿都迈不动,所以腰脚以下的疾病,比如尿频尿急,遗精滑精,抽筋,腿脚酸软无力,肿痛等,都离不开恐则气下,因为肾主腰脚,恐伤肾。

第二句是生病起于过用。

现在天底下疾病种类越来越多,病人头疼,医生也头疼。为什么呢?现代研究认为,我们这时代,绝大部分病,癌症肿瘤三高等,大都是生活方式病,是心理思想病。

生活方式太快了,我们看什么叫疾病?疾者快速也,疾风知劲草,疾病就是病在快字上,快餐文化,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处于透支状态,身体过用状态,身体就出问题了。

所以病人有千百个疑惑问题,老问医生我该忌什么,你只要懂得一句话,原则性的一句话,就是忌过度过用过快,那身体会变得越来越好用。

现代人用心用眼的频率程度,是古人的几十几百倍,你想一下,心意识静不下,身体怎么会好呢?苏东坡看到这里,感叹地说,安心之外无他方。

第三句是德全不危。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第一篇就把养生最高境界讲出来,道德日全,就没有危险,道德不全,身体四处就容易有危险,人们一直以为道德只是一个人的修养标准,不知道也是一个严格的健康的科学概念。

德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必得其禄,必得其位。

古书上讲,亡德而富贵者,谓之不幸。一个人没有道德,却空有富贵,这样堕落起来,就像箭一样快,还不如清苦生活,少造业。

所以我们要懂得建立自己道德,有好道德不是别人的需要,是我们自身健康的需要,我们大家严重低估了道德的价值,德全不危,德危不全啊!

那些上古之人,能够活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过了百岁,还动作不衰,是什么原因呢?他们道德淳朴啊!所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他们不惧于物,不为物役,所以形与神俱,所以尽终其天年年,度百岁乃去。

孙思邈又叫孙真人,他看到这点后在《千金要方》上感慨地说,道德不全,纵服玉液金丹,不能长寿。道德日全,不祈寿而寿延,不求福而福至,此养生之大经也。所以养心山庄我们养什么呢?养德啊!养的就是这颗清净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天天求药师佛,为何身体还是没有起效

问: 师父,我的身体不好,有人劝我去拜药师佛,说这...

不吃鱼的10个原因

1.疼痛:鱼类同样有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像所有动物包括...

要聪明多食素,素食者智商高

食素已在世界各地流行,有些人是从健康的角度选择食素...

老年人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该怎么办

问: 我已老了,身体常常被病魔侵袭折磨,虽然早晚功...

修行人为何还会生病

我在信佛,以至于出家之前,都很愿意听暮鼓晨钟。 在二...

九大素食功效超乎你想象

不论东西方都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饮食能影响健康,...

不同杂粮的滋补作用

我们都知道健康饮食不能长期只吃精粮,要适当搭配杂粮...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注音版】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金光明忏斋天法仪...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推荐】他善根强跳得过去,你不一定跳得过去

修行有常法跟特殊的个案。我们的确看到很多特殊个案不...

佛经中关于「人身难得」的譬喻

在短暂的人生中,有的执著于事业、有的执著于爱情、有...

莲池大师为什么一生崇尚念佛,又勤勤恳恳劝人看教

看莲池大师的一个说法。他说予就是莲池大师自称,他说...

南怀瑾揭秘财富的去向

人生的目标,有钱只为饮食男女吗?你们都知道范仲淹,...

【佛教词典】总相三宝

佛法僧三宝,都在一个会上现相,不是在几处分开现相,...

【佛教词典】化法调伏与法随法行差别

【化法调伏与法随法行差别】 p0387 大毗婆沙论四十一卷...

起心动念一举一动,全部都是佛法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

格言联璧

学问类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

忙的没时间老

佛光禅师门下弟子大智,出外参学二十年后归来,正在法...

净土诸祖师对「信」的阐述

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

雷阳公问地府官吏

族叔祖雷阳公说,从前有个人遇见阴曹地府的官吏,便乘...

为什么佛教会具有保佑的功能呢?

问: 我有一点不明白的地方想请教:不同的法师讲法都...

极乐也是梦幻泡影,是否就不值得求往生

《金刚经》里面讲一切法如梦幻泡影。理上的确是这么个...

临终的时候,拼的就是决心了

佛陀对我们面对五阴魔镜的一个很重要的开示。他说 然彼...

才发一念,池内便生莲花一朵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

虚云老和尚睡觉打呼噜,但外边的境界都瞒不过他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

弟子规

总叙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却到莲池更回首,世间蝼蚁尽纷纷

贵人虽贵未为欣,死后还他一个坟。 三谢园亭空燕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