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如瑞法师  2017/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了道

我们来出家,就是要做大丈夫的事。大丈夫的内涵,是要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节操和不退转的菩提愿。但我们要知道,一个人有大的志向,这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注重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并把它做好。

孔子也说:“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意思是说,我们欣赏千里马,不仅仅是它的力气,更主要的是赞叹它的美德。我们人也是如此。实际人与人之间相差不多,根本的差别就是在有没有道德。

我们很多同学也很有抱负,但是回归到生活当中,一定要有一种反省力,生惭愧心。如果你修惭愧心,修到一定境界时,就会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不是,和任何人相比自己都很差。在众中,让他高傲也高傲不起来,觉得自己实在做得很不够。如果没有惭愧心,很难生得起来这种反省力,就会觉得我了不起。与人相处,总是觉得自己比别人强,当这种心态生起来,自己只有退步。因为别人在进步,而你却还在愚痴当中。

常常反省自己,对修行、对培养道德非常地重要。我们都想得到圆满,但圆满一定是从弥补残缺开始的。每个人必须得承认自己无始劫来的习气,这就是障碍,这就是残缺。怎么样来弥补呢?就是要从纠正我们的言行与心念开始。

一般人的言行,起心动念,常常都是想我怎么样能够省点事,怎么样能够偷点懒、占点便宜等等。总而言之,所想所做,和修道都是相违背的。当我们反省力生起来的时候,就会生起来一个警觉心。常常地反省,不失警觉心,就知道念念纠正自己。

为什么这么多人在一起修行,同是吃饭、穿衣、过堂、诵经,但是有的人心在道上,有的人还没有回到道上呢?最主要的原因是由用心的不同造成的。

有的人天天诵经、拜佛,但心里想的只是求自己能得利益就好。这一念自私的心,就偏离于道了。只是远远地种一个善根,还不能成为究竟解脱成佛的资粮。反之,如果是为了救度众生苦而做一切事情,这就是成佛的心,将来必定成就佛果。所以若是不懂得去念念拨正自己的心念,功德差别就会非常大。

如果我们真正能从内心里来反省自己,就能够不断地了解自己,会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我无始劫来的习气,哪些是新养成的毛病。生起来警觉心,不断地拨正自己,这样你的修行就会生起来一种踏实感,会感到很充实。

所以,真正的修行一定在于我们能生起惭愧心、警觉的心,能常常反省自我。生起来警觉的心,让自己念念都在道上,步步走在菩提道上,这样我们的菩提大愿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须自量根性,勿唯图高胜

【如观境不熟,理路不清,以躁妄心,急欲境现,此则全...

把修行融入到居家生活中

一、起床 作为佛教的居士,我们应该怎么起床呢?起床的...

【推荐】云何降伏其心

那么当我们的心从一个攀缘的心,慢慢的回归到不生不灭...

修行是要修正自己

观察他人过失本身就是一种过失。不要以为自己微不足道...

星云大师《结缘的重要》

世间上最宝贵者,并非黄金白玉,也非汽车洋房;最可贵...

若能做到这三种法,现生证二果

曾经有几位道友,她们都发愿说:今生当中,修行一定要...

粪窟夫妻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一日清晨,佛陀...

修行人要放得下丢的开

不管他人说长说短,说是说非,用功得有主宰,有主宰有...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观海听涛,返闻闻自性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一早上呢,我们来到了这个,...

鸵鸟的哭泣 奢侈品背后的生命悲歌

南非,距离约翰内斯堡500公里的乡间,是鸵鸟的家园。...

怎样观察念佛有没有进步

今天是佛七第五天了,假如根机好而又真诚心念佛的人,...

妙莲老和尚《凡情与佛心》

凡夫的情识 (讲座第一天) 林部长、陈国策顾问,以及...

【佛教词典】寂静相应真言

指与寂静法(息灾法)相应之真言。据大日经疏卷七载,...

【佛教词典】生灭四谛

为天台宗智顗所立四种四谛之一。此系三藏教之说,主张...

别把佛法当成一门学问

若我们自称佛子,听了佛法,却不守戒,你学佛,但却把...

慧律法师《减少烦恼的两个原则》

第一:你一定要宽恕众生 。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

因缘果报如影随形

《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若是造作善业,自然就...

净宗五祖-少康大师

1.生平 少康大师(?---805年),俗姓周,浙江省缙云县...

【推荐】我从前生的妄想而来

清朝有一个居士叫王鼎实居士,这个居士从小就很聪明,...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你听到佛号会生起什么想法

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你听到佛号的时候,你生起什...

培养临终的第二念

净土宗要培养临终的正念是什么意思?临终第二念的正念...

神会六问六祖慧能

神会在广东韶州曹溪六祖慧能处住了几年,颇受慧能的器...

犯戒后在佛前忏悔可以吗?以往的罪是否能消

问: 动念犯戒,在自家佛像前忏悔可以吗? 天因法师答...

从医学角度谈临终三要

在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生死别离...

宏海法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第一讲) 各位大觉世间正法学堂的同修们,大家请合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