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法师  2017/07/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请师父开示,先把心送到极乐世界是怎么送?

净界法师答:当然,心是无形无相的,没办法送。它意思是说,我们要有一个目标。因为第六意识虽有很多好处,但是作为一个修行者,它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它这个心识不定性。你不发愿,你管控不了第六意识的。你如果不发愿,如果不把心住在来生,你就一定会攀缘今生。所以,佛陀为什么要我们忆念呢?忆念佛陀,忆念净土?“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你要不断地忆念他。

第六意识,它除了造业力强,诸位要知道,它也很会去激发业力。它不仅是造业而已,它还会去润生。临终时你怎么把你平常所有念佛的力量都集合起来?就靠第六意识的忆念——心生则种种法生。你临终时只要不想到娑婆世界,而是想到极乐世界,你几乎就有可能往生,几乎了。一个人最怕的就是,临终时一直在想你今生的事情,这就糟了,谁都救不了你了。因为你“是心作娑婆世界”,你的内心都在娑婆世界打转,你怎么上得去呢?第六意识是“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我们不相信,你平常都没有想到净土,临终时突然又想到净土。你认为这有没有可能?不可能!对啊,不太可能,这不合乎因果的法则。所以,你的心必须要跟净土很熟悉。简单讲就是“生转熟”,这个道路你要经常走你才会熟悉。有些人对净土是很陌生的,这对他很不吉祥。

一般人是这样,他对佛号很熟悉,他对佛号有强烈的皈依心,但是他念佛时,他这个佛号没有导归净土。就是他念佛时,他相信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相信阿弥陀佛会救拔他,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佛号到底要去哪里,他没想这件事情。所以,这个佛号就变成没有方向了!他没有愿力,这佛号就没有方向,最后在娑婆世界就得到糖果。因为你没有“是心作净土”,它怎么会“是心是净土”呢?它怎么会有结果出来?

诸位!所有的因缘都要创造,没有一件事情是自然产生的。你就算感应道交,你也要做一些准备,是吧?阿弥陀佛成就这么多的功德,但是你怎么去把这个佛号引导到净土去?信愿,然后持名。其实,你如果要往生的话,你必须把娑婆世界放弃,说实在就是这样子。你必须要取舍,你不可能两个都要,不可能。两个都要,你最后结果就是没办法往生。

所有修学净土宗能够成功的,只有一个情况,就是背水一战,把今生放弃,把心住在净土,为来生而活,只有这种可能。这个时候你的第六意识对娑婆世界的攀缘减少了,执着减少了,它的生死业力自然就沉淀下来。第八识的业力,最需要第六意识的攀缘来滋润它。所以,你的心没有到净土,那你的心会在哪里?就在娑婆世界嘛,你不可能在不生不灭的空性嘛,对不对?你现在只有两种情况,你不是在净土活动,就是在娑婆世界,就两种而已。那就完了,因为你不可能达到无生。所以你在娑婆世界活动的时候,就把所有的生死业给刺激了,因为你一分别就带动执着,一执着就让生死业力变得更有力量,它是互相有关系的。

如果你不想刺激生死业力,你必须先把心投到净土去。因为你必须转移目标,你不可能无住。我们不可能说,我的心完全无住,那是圣人的境界。你要让心有一个住处,既然今生不能住,你就把心提早住到净土去,这对你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了来生而活,这个对净土宗的人是最好的思考模式,提前为临终做好准备。这个事情你平常就要做好了,不要说到临终时再把心送到净土去。送不过去了,因为你太生疏了。

这个地方有没有问题?就是你心要先到净土,你的佛号才可以到达净土。诸位!是心来引导佛号。很多人错乱因果,以为佛号会引导你。如果佛号会引导你,那每一个人念佛都应该往生,而且这样子也违背佛教的因果思想,“一切唯心造”就彻底被推翻了。我们要强调,阿弥陀佛的圣号是无量光无量寿,但是它没有方向性。是你的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你的心来引导佛号,不是佛号来引导你。这个是“他生”的思想。这个诸位要很清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用什么心态来面对所缘境,这才是重点

我刚出家的时候,经常听老和尚开示说:佛法的修学是心...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

大安法师:佛为什么不示现来让人增强信心

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问: 如何将法消化成自己的生命? 慧律法师答: 要将法...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大安法师:什么是根尘脱落和大光明境

问: 我一直在家念佛,也没有什么成绩,据说有人念佛...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

【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

净土弘法的第一步

在净土法门的修行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我们佛教徒...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具备什么条件才...

往生的重点——法华与净土的修学

(1)往生关键 皈依佛陀 自他不二,真实信心。 厌离娑...

【推荐】弘一大师:改过十训

1、虚心: 常人不解善恶,不畏因果,决不承认自己有过...

【佛教词典】祇园

(地名)又作祇洹,祇桓。祇园为祇树园,祇陀园,祇树...

【佛教词典】七胜事

佛特有之七种胜事。又作七胜法、如来七胜事、七种最胜...

大安法师谈出家

有一念出家的心,很了不起啊,对发心出家的人表示赞叹...

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

原文: 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鞲者。佛四圣谛,...

印光大师答缘净居士问

问: 念佛行人,首宜以严持五戒为急务,庶念佛易得心净...

什么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

你是月光族吗?你是否认为钱只有花掉了,才是自己的?...

大安法师:念佛越念烦恼越多应如何对治

问: 弟子念佛一年多了,总感觉烦恼越念越多,请开示...

出家看着简单,实际上不简单

(有一个姑娘失恋以后到庙里来要出家,师父和她说出家...

达摩大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

圣严法师《知恩报恩为先》

一般凡夫,多多少少都会恩将仇报、过河拆桥。别人对我...

净宗道场能否做佛事

经忏佛事是本末颠倒 凡是发扬佛德,在佛前举行之仪式统...

你无法让所有的人都满意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

转五浊为五清

蕅益大师曾经有个感慨,就是这五浊正好要把它转换成五...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