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间利益

净界法师  2017/09/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菩提心所引生的出世间利益

我们看第二个,出世间的利益。

胜生无罪,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能现作一切有情一切义利。

前面是讲到世间的福报、世间的善根,这个地方讲到出世间的善根。出世间的善根有什么好处呢?“胜生无罪”。就是,如果万一他没往生到净土,或者他还没成佛,没有成就圣道,还是一个凡夫,那么他成就这么广大富贵的果报时,他不生起颠倒的妄想,不会放逸。也就是说,他的心跟福报接触时,他不会产生烦恼跟罪业的过失;乃至于在成佛之前,他在受用福报时会有所克制,有所节制。这是第一点,成就自利的功德。

第二个,他跟众生接触时,经常能够有各式各样的方便力,能够“现作一切有情义利”。“义”是出世间的解脱,“利”就是现世的安乐。他总是有办法让跟他有缘的众生得到世间的利益乃至于出世间的功德,他有这两方面的善巧方便。

这个“胜生无罪”很重要。诸位!印光大师提醒我们,如果一个没有成就菩提心,也没有很坚定要往生的人,你最好福报不要太大,因为你第二生一定会放逸。没有菩提心,没有愿力的摄持,你修善时是用自我意识来修善,是用有所得心来修善,你一定会对这个善法有所期待,一定会有。

凭什么大家都去休息了,你偷偷跑去扫厕所,凭什么?你就心想:好,我今生受尽了苦难,我一定要修善,让我来生得到自在。你这就是有所得心了。所以,没有发起菩提心的人,没有求往生的人,心中的福报力一定是锁定了娑婆世界有漏的福报。

因地时修善,你心中就打这个妄想,你糟了,来生果报现前时你一定会放逸。因为你因地造业时就作如是思惟、如是规划,你就是准备要来受用了。所以,福报现前,你又没有强大愿力的引导,你放逸的结果,第三生就堕落了。所以,你修善的结果,就是你第三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当然,这个地方不是善业害了你,是你没有用菩提心来摄持善业。所以,没有菩提心摄持的善业,不但是脆弱容易破坏,还会引生很多的后遗症。会造重大罪业的,都不是福报差的人,福报差的人造不出重大罪业。当然,你发了菩提心以后,你的福报是多多益善,因为你得到正常的引导摄持,能够正确地把这种水流的力量往净土的方向引导,往佛道的方向引导。

我们举一个例子。天台智者大师,他是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他一出生就在梁朝,爸爸是梁朝做大官的。古时候的大家族,儿子出生,那是后继有人,大家就欢天喜地地庆祝,杀鸡杀猪。但是很奇怪,他们家的仆人在杀鸡杀猪要烧水时,火一生起来,就有一阵风吹过来,把它吹熄灭了;第二次也吹熄灭了;第三次又吹熄灭。后来杀鸡杀羊的事情就不得成就了。

诸位!我们现在比较关心的就是,为什么他们在起火时会吹起那一阵风,那阵风怎么来的。菩萨因地咒愿!因为菩萨修善时,他是用愿力,用咒愿力来修善。“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他因地的时候是正确地引导善业,所以得果报时,他不允许有过失出现,他是用愿力来修善。今天在得果报时去杀生,违背他的“众生无边誓愿度”的誓愿力。所以你看,有些人得快乐果报时,他一旦要造罪业,就会有一种因缘来阻挡他,让他罪业不能成就,就是因地修善时他有发愿。所以得果报时,当过失要出现时,他自然会产生一种力量来抗拒这个果报,来抗拒这个罪业。

当然,如果你没有发愿,你就没有一种善的力量来引导你,那你只好跟着感觉走,跟着妄想走。那就糟糕了,就放逸了。所以说,菩萨修菩提心时有愿力摄持善法,他得果报时“胜生无罪”,生长在大富贵的家族里面也不会有过失出现。这是他因地咒愿力的摄持。

好,我们看到菩提心会使令一个人来生得到大富贵,而且大富贵当中,它冥冥中有一种力量——一种圣道的力量,往出世的解脱去引导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阿弥陀佛有什么益处

首先直接的益处,由于相信阿弥陀佛,由于愿意往生极乐...

四十八大愿——(第33愿)蒙光触身获益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蒙我光...

净土法门不仅利益身后且益生前

【净土起信一:净土之说,多见于日用之间。而其余功,...

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

没有这四剂预防针,我们还真生不起信心

原文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的标实境。...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

昌臻法师《八关斋戒的意义与功德利益》

(一)八关斋戒的意义和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有些妄想平常看不出来,临终才会出现

有些人的处理方式很简单。我打妄想,我就转念念佛,有...

去除烦恼习气要下狠心

但是我们这些烦恼习气也不是一生养成的,过去无量劫来...

财富的秘密

【一】 收到一短信说:财富很重要啊!此为答复。 财富...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佛教词典】紧波迦果

紧波迦,梵语 kimpaka。属胡芦科之一种毒草。学名为 T...

【佛教词典】虚空藏与日月星

(杂语)宿曜仪轨曰:若人欲求福智,当归依此菩萨,日...

斌宗法师《色身生活与法身生活》

前言 所谓色身:乃是佛教一种述语,在一般人叫做身体...

倓虚大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

论人当取其长,做事先审其害

论人当节取其长,曲谅其短;做事必先审其害,后计其利...

菩萨行利生之道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

玄琬和尚的故事

贞观年间的某一天,在长安城的皇宫内,正要举行一个盛...

出家为什么要剃发

剃发:又作祝发、薙发、削发、落剃、落饰、落发、净发...

慎独知于衾影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

学会对自己说「够」

汉文帝登基伊始,为考察大臣,明辨贤愚,说:赐你们到...

金刚护法

佛陀在世时,有些出家众因不舍物欲而造作种种恶行,引...

做轮回的主人

心的本质 所有众生的心,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不变的精神...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

是不是念佛念到清净心就叫见佛了呢

问: 什么叫见佛?是见阿弥陀佛的色身还是见自性佛?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