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净界法师  2017/09/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愿望,这些愿望对你的生命会产生引导的力量,所以你不能只知道积聚资粮,还要知道这些资粮的方向在哪里?如果你不清楚自己所发的愿,那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资粮本身没有方向性,所以我们应该要发愿,以愿力来引导我们的生命—厌离娑婆,欣求极乐。

修习净土的愿力,一般人常犯两个毛病:

第一种人是执着在“有相的因缘”:这种人大部分是属于人天种性,虽然修了很多福报,布施、持戒…等,但是在修福报的时候,对安乐的果报期待,他只看到这个美食的外表,没有看到美食当中有毒药。喜欢修福报的人,要特别注意厌离娑婆。

第二种人是偏重在“无相的空性”:有些人静坐思維“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从这个因缘当中,脱离了因缘法,进入到无相的平等法界,长时间进入这种平等法界,在他心中“娑婆世界”不可得、“极乐世界”也不可得;所谓的痛苦不可得、安乐也不可得。这种人要他欣求极乐也是有困难的,因为他没有想过要追求什么。古德说:一个经常“修空观”的人,会忽略一个现实的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业力”的问题!在修空观的阶段,还有无穷尽的生死业力未断。修空观之后,就忽略了生死业力的可怕,所以应该要好好思惟:虽然一切法空,但是在“空”的当下,这个“假”有它的因缘作用。

所以我们对于“你来生要去哪里?”这件事情,你现在就要注意了!我发觉有很多修净土的人,表现令人失望,虽然念佛很久了,却从来没有思惟“娑婆世界”和 “极乐世界”的关系,总是想临终的时候,有善知识为他开示就够了。你要知道我们心中的妄想,是如此的坚固,一定是平常你在静坐的时候,不断的思惟,然后让生命的方向,每天微调一点、微调一点…整个生命之树,才会慢慢、慢慢的往西方倾倒,这样才对!而这样倾倒的方向抉择,来自于你在静中,对娑婆世界、极乐世界的思惟观察。所以说“信愿”就是一种智慧的观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问: 请问法师,带新业可以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关...

龙树菩萨: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 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恶人念佛一定往生吗

问: 印光大师言:虽常念佛,心不依道,或于父母,兄...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问: 真信切愿一心念佛是不是执着? 大安法师答: 我们...

如何把一句佛号不间断地念到专注

问: 我知道阿弥陀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每天走路静坐...

德森法师往生记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

星云大师《净修法门》

我们中国历史上,甚至世界的历史上,人类经常有很多大...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我们要对佛号生起决定的信愿

念佛之说,何自来乎?非金口所宣,明载简册,今日众生...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问: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真相? 惟觉长老答: 生死事...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除苦助伴济他身,施药瞻视有病者 ,病人看病,碰到有病...

【佛教词典】八观察行

【八观察行】 p0078 显扬二十卷十四页云:此行相者:当...

【佛教词典】铜轮王

(术语)四轮王之一。感得铜制轮宝而王二大洲之转轮圣...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平等的对待众生

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傅大士《十劝颂》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真如禅寺结夏安居讲经法会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日行一善能避祸吗

问: 日行一善既得福,又能长寿。那么能避祸吗? 方海...

学佛人可以用丝织的棉被吗

【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 这以下有三个要断...

怎样修习发菩提心

如果我们能在内心真切地生起对三宝的净信,当这个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