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行应发三种心

憨山大师  2020/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舍规矩而求方圆也。且佛教阿难,开口便道应当直心。

《净名》云:“直心是道场。”马鸣大师,开示修行切要,须发三种心:谓直心,正念真如法故;深心,要集一切诸善行故;大悲心,愿救一切众生苦故。从上诸祖,未有不发此三种心者。

学人只知瞢瞢的去参话头,只要妄想贪求玄妙,却不知是直心正念真如,祖师方便法门,若说真如二字,学人早作道理会取去,谁肯下死工夫做。若只教去看话头,看到话头,逼拶历劫情根,忽然断处,从来一切妄想情虑,当下消灭,求一念生心,了不可得,到此便是离念境界,正所谓正念者无念也。若到无念,则不求与真如合,自然觌体相应,如此便是佛祖教人直心的样子也。

是知参禅,更无别样巧法,只是要人实实死做,做到恁般田地,岂有甚秘密巧妙哉?此乃第一直心修行也。

第二深心,要集一切诸善功德。此诸善功德,不是外边有为的事。如达磨大师,对武帝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是真实功德。”是知达磨所说净智妙圆,正是马鸣直心正念真如。马鸣所说诸功德,就是将直心正念去做,以真如徧成一切有为事法。

今日要求证真如,不是在死眉死眼鬼窟里求,要在一切日用有为万行上求。所以行上求者,不是在事上别讨出一个玄妙真如来,只是就将直心正念,在一切事上验看,可与直心正念相应不相应,若事事法法,都与直心正念相应,则目前无一法一事,不是真如境界矣。

所以马祖与百丈诸弟子,日用中,搬柴运水,锄田插禾,烧火煮饭,事事上觌面勘验,寻常一言一句,冷言熟语,都是要弟子入证真如之门。若勘到果然一切处不昧,方许有为人分。若胸中丝毫未透,未到无念境界,起心动念,即被业转,堕在生死窟中,故未轻许印正。

此传灯千七百则葛藤,皆真实印正语,非玄妙机锋语。如今学人都把作玄妙奇特言句,蕴在胸中,当作己解,日用头头,未曾一毫看破,岂不误哉?

第三大悲心,愿拔一切众生苦。如今学人,见拔众生苦,是菩萨事,待他日成了菩萨,才度众生;却不知能度众生,方是菩萨。度众生苦,不是有了神通妙用,才去度众生;却就是直心正念,集诸功德处,就是度生事业。

且如世尊,教须菩提度尽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乃至广行六度,更无一法可行;乃至上求菩提佛果,亦无所得。且度众生,岂不是集诸功德?实无一法可得,岂不是直心正念真如?如此妙用,乃自己日用神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则何法而非功德事哉!

以众生日用种种事法,皆是烦恼现行,今以真如一念,事事法法上印破,都转作真如妙用,便是度自心之众生。

如此参学,是名真参实究者,不是现成端坐养懒,过了三年五载,便夸大口,说我参禅几多时,悟了多少妙处。如此见识,都阎老子前吃铁棒汉,反不如三家村田舍郎,他倒免酬信心檀越宿债。

老汉看来,佛祖教人,原是分分明明,只是后人错会,所以误耳。禅人既归心老人,须信老人言,从今将抱守琉璃瓶子,一拶粉碎;将从前参的,都移在一片身心上,向成就众生门头,拌却性命去。一一着实体验过,发广大心。

能引一众生发菩提心,便是拔一众生之苦,自破一分我执,损一分烦恼,消得一分我见烦恼,便是证一分真如境界。若从此以去,更发长远心,即三生十劫,劫劫生生,行到烦恼消尽处,便是度尽众生处。若众生烦恼一时都尽,更要成什么佛祖?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在家人是否一定要到道场专心办道

问: 末学感觉在家人有负累,不能专心办道,希望等孩子...

真角虎——「宏禅赞净」的八位宗师

其后诸宗师,皆明垂言教,偏赞此法。如长芦赜,天衣怀...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不可四尽(法演四戒)

宋朝有一位禅师,名克勤,就是佛果圜悟禅师。他当年在...

星云大师《如何忏除罪业》

我常常听到军政各界人士,因回顾他们已往的罪业而慨叹...

如何以三想来对治淫心

色欲这件事,是全世界人的通病。不仅中下根机的人,会...

修行不能离开善知识

有一次,尊者阿难从禅修中起来,去见佛陀报告他的心得...

雍正皇帝著书破邪护正法

清朝的雍正皇帝在历代的皇帝中是非常了不起地一位,参...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

把微笑留给伤害你的人!多么洒脱的一句话,多么豁达的...

在大众共同熏修,就能得到他们的加持力

参禅用功这一法,古来都是在丛林大众会下行持。所以古...

修七支供迅速积累福德和智慧

修七支供的目的: 人生在世要想使自己过得更好,最主...

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

【佛教词典】五受根于杂染品等增上

【五受根于杂染品等增上】 p0289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二...

【佛教词典】四种报

或分为四种业报。   一、现报 现报者,谓今生作极善...

健康身体头脑,节欲保身是首要

印光大师在《寿康宝鉴》的序中说:世人十分之中,四分...

圣严法师《如何认清自己》

问:想请教一个说来简单,却很难做到的问题,那就要如...

何曾生过,又何曾死过

众生的心是很复杂的,实际慢慢地就能体会到,不管我们...

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我是一个生死凡...

解梦

沩山禅师睡觉醒来,仰山来问安,禅师便翻身面向墙壁。...

绝不能把佛舍利当成商品买卖

近来各地颇多贩卖佛舍利者,等同商品,漫天开价,闻之...

猴子的亲情感动猎人

在某个小山村有位年轻人,有百发百中的狩猎功夫。但是...

皈依的三宝有两种

我们在前面讲到皈依的两种内涵,这个地方讲到我所皈依...

带着「需要」去看望

医院病房,住着两位相同的绝症患者,不同的是一个来自...

【佛学漫画】人身难得

人身得来非常之不易,命中率极低,遇正法更难,如果这...

印光大师与谛闲大师的莲友缘

近代高僧印光大师(1861~1940)和谛闲大师(1858~19...

文珠法师《心灵的世界》

今天有机会与各位共聚一堂,讨论佛法,首先要多谢志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