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德光法师  2017/12/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出家人看到异性还会动心吗

很多居士来寺庙里找师父倾诉,都是因为情爱的烦恼而来,在叙述完自己的烦恼后都会羡慕地感叹一下:“还是法师们清净”。但同时也会忍不住八卦一下:“师父,你们这么年轻出家,难道看到漂亮的异性,不会心动吗?”每每遇到这种情况,我都特别无语,因为无论做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她们都会再追问一句“为什么?”为了能够一劳永逸,索性还是写篇文章具体阐述一下吧。

作为凡夫僧,虽然已经出家,但是一日不证果,一日不能断烦恼,当然也就不能离欲了。佛教将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人作为欲界众生,一定是符合贪淫、贪食、贪睡这三个欲界众生特点的,否则不会生到这娑婆世界来。欲界不仅仅包括我们肉眼所能见到的人和畜生,上自四天王天、忉利天、须焰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六欲天,下至无间地狱都属于欲界。人相对于欲界其他众生来讲,还多了贪名、贪财两条,所以人是财、色、名、食、睡五欲具足。

也许有人说了,我睡得很少,并不贪睡,或者有人觉得自己不太计较名利,其实这只是程度深浅的问题,本质上肯定是五欲皆贪。出家人虽然有欲,但是更知道欲的本质。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婬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

一切众生,不管是胎生、卵生、湿生还是化生,无始劫来在六道中的轮回转世,都是因为爱和贪欲导致的。因爱而有淫欲,因淫欲而产生新的生命,这所谓的爱就是轮回的根本。正所谓“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世俗人所谓的爱,其实本质是一种贪,是一种狭隘的、自私的占有欲的体现。表面上说爱对方,实际上是想霸占、控制,并且妄想将这段美好的感受无限期延长。一旦一方变心,另外一方就很受伤,我对他那么好,为什么不爱我了?这显然是将爱作为了一种投资,如果不能得到回报,就痛苦,就歇斯底里。将爱的范围放大一些,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朋友之间的友爱,人对无情(无情识的物)的喜爱无不符合上述的特点。很多人相爱的时候爱得死去活来,不爱的时候就恨得咬牙切齿。不能理智地对待这些无常幻象。

男女间最开始的爱往往是一种荷尔蒙的刺激,有研究表明,这种激情最多只能维持十八个月,之后俩人就是革命般的友谊一样的存在了。网上有个段子:“男女间到底有没有纯友谊?答案是肯定的,夫妻之间就是,结婚三年之后,彼此之间会一点邪念都没有的。如果你想要一个异性当纯朋友,那就想办法嫁给他吧。”即便相互间完全没有色欲了,但是还会有眷属贪:“你是我的妻子/老公,不能被他人所占有”。一旦一方出轨,还是会痛得死去活来,会闹得天翻地覆。譬如,很多老年人因为跳广场舞引发的家庭不和谐就属于这种情况。

《佛说四十二章经》有云:“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爱欲于人,犹如执炬逆风而行,必有烧手之患。”

人所有的忧虑、痛苦乃至恐怖都是从爱欲而生,如果能够打破这种爱欲的束缚,那么自然就不会再有忧虑和恐惧了。爱欲对于人来说,就好像手拿火炬逆风而走,是有“烧手”危险的。但是人们就是不能觉醒,总想刀头舔蜜,总以为自己可以侥幸地吃到蜜而不会被刀割到舌头。这是非常愚痴的想法。

回到开头的问题,当师父们遇到年轻貌美的女居士会不会动心呢?如果说完全不会动心、动念那绝对是打妄语。证得初果的圣人尚且不能完全断欲,对于凡夫僧来讲,显然更是如此。但是师父们长年累月受佛教经论的熏陶,深知爱欲的过患,因此心中自有防范和警惕。反过来,很多居士来寺院听经闻法,遇到相貌庄严的师父,即便佛法讲的差一点,也会愿意多亲近,这是本性使然。只要没有过分的言语和举动,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从佛法的真谛来看,作为生死之根的贪爱固然可怕,但是本性也是缘起性空的,自性本空,必不能真实受污染。

《大方广佛华严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释迦瞿波女自述前世为女居士妙德,因为爱恋行菩萨道的威德主太子(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情愿为了爱情忍受一切苦,舍弃富贵及五欲乐,只愿与所爱的太子共同修行,最后此女因此种爱情,满足各种所愿,生多种功德。偈云:“虽以爱染心,供养彼佛子,二百五十劫,不堕三恶趣。”

这种例子在佛经故事中还有很多。众生的贪爱其实是可以被转化和超越的,所谓“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钩牵”,不管因为何种目的而来听经闻法,亲近法师,都开门欢迎。菩萨常以贪爱为度化众生的方便,通过种种善巧方式引导贪爱炽盛的众生,使得他们将有染污的爱转化为无染污的爱,最终能够修行解脱,这是最圆满的结果了。

爱欲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关键看如何把握,用好了是方便,用不好就是烦恼。在家生活,一时不能完全断除爱欲,那就尽量积极地面对。在生活中多付出,多奉献,不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设身处地的多为对方着想,不求回报,这就接近佛法中“法爱”的精神了。

如果能运用佛法的般若智慧,将贪爱转化为菩提,俩人一起走向解脱,那这就是最美满的爱情了。

最后总结一下:

出家人到底有没有爱呢?有爱!但是这份爱不是私欲的小爱,而是慈爱一切众生的大爱!

会不会动心呢?会动。但动的不是贪爱之心,而是广大无边的菩提之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

在教内有宁管千个兵,不管一个僧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

「粪扫衣」与「祖师衣」的释义

【粪扫衣】,就是到垃圾堆去捡破烂的布料,然后呢拼凑...

信自己与不执着

信心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圣严法师《爱情的智慧》

佛教劝人学习放下万缘,不要执着感情,却不是要人无情...

别把自己筐住

财是第一大筐。在这个拜金主义盛行的时代,有钱能使鬼...

轻视傲慢出家师父就是招罪损福,不可不慎

我们不要轻慢出家师父,人家过去栽培多少善根福德才能...

在惜福的心性中,让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在佛门中的衣、食、种种资身的东西,都是由十方施主们...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佛说弥勒大成佛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为何要学习印光法师文钞

一、是净土论典中最佳著作之一 一来我们一直在专学专修...

堪忍世界需放下

常有人问命运以及如何解除如此痛苦的人生的问题。在日...

熏习,决定你轮回的力量

佛陀在解释人生,他主要的一个观念,就是从因缘来建立...

素食能帮人「清心」

好些人吃素的原因是为了身体健康,我认为,吃素虽然对...

【佛教词典】正等持迹

【正等持迹】 p0503 显扬二卷十八页云:四、正等持迹。...

【佛教词典】四无畏

(名数)又云四无所畏,化他之心不怯,名无畏。四无畏...

大安法师: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问: 在家里只供一尊阿弥陀佛还是供西方三圣? 大安法...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水陆法会有何功德

水陆法会是佛教中十分隆重的法事,是汉传佛教在寺庙中...

要照顾自己的心,不要在意外面的境界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

如果没有业力的存在,你会积极修行吗

如果你是凡夫,你用任何理由生气,情绪有能、所,就会...

如何改掉不孝顶撞父母的恶习

问: 请问师父:如何才能打开心量,改掉不孝顺、顶撞父...

圣严法师《我正在学习》

当你在做义工时,得到的不一定都是赞美,很可能也会听...

计较,是贫穷的开始

假设你在40多岁时失业了,你会怎么办? 下面我们来看...

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

彻悟禅师说【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

向佛陀丢掷泥沙的人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次与弟子们外出托钵。在途中,遇...

美满的家庭,要做到尊重与包容

家庭如果要达到和谐,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对方...

【佛学漫画】东坡居士

苏东坡一生被贬多次,可以说是波折坎坷伴随着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