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知恩感恩与报恩

见升法师  2018/03/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知恩感恩与报恩

所谓“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语道尽日用一切衣食住行──大至居止处所,小至一针一线──都是他人点滴的心血,方得成就。佛法亦云,一切法都是众缘和合所成,也就是每一件事情都需要大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所以,若是知因识果者,便会懂得知恩、感恩与报恩。

现今的人们生活在充满物欲的世界里,烦恼与苦闷在加深,伦理与道德在沦丧,于是,社会乱象层出不穷,人们似乎已经不知道要将心安住在哪里。

其实,人之所以有烦恼,在于不知足。例如,有了一份工作后,经常想的是工作的种种缺点、计较工时,埋怨上司不知体恤、同事不配合……愈想就愈怨叹自己时运不济,想法愈负面,烦恼亦随之加深。假使能培养知恩、感恩的心,思惟:“这份工作是社会种种的因缘与助力所成就,得来不易,应当珍惜、努力才是。”怀有这样的心念时,自然会对一切人事物,存着一份感恩,心理上亦随之感到愉快和满足。由此可见,“感恩”能帮助我们转化烦恼,人生更加光明。

从前,波罗奈城附近有一个大池塘,许多动物生长其中,有一雁王统领着五百雁鸟。一天,雁王不小心落入猎人的陷阱里,为了不使仍在觅食中的雁群受到惊吓,雁王等到雁鸟们都吃得差不多了,才大声喊叫,要大家赶快逃离,以免被捕捉。雁群们惊慌失措地飞离时,唯有一只名叫苏摩的雁鸟留下来,欲救雁王逃离猎网。无奈苏摩试了种种方法,都无法救出雁王。

当猎人来时,苏摩着急地向猎人表示,愿代雁王一死,求猎人放了雁王。猎人因苏摩的忠义而深受感动,不但不杀苏摩,还放了雁王。被释放的雁王并没有马上离开,因为它认为猎人有一颗慈悲、柔软的心,所以想要报答他,便带着猎人去见素有交情的国王。国王听了雁王的说明后,马上赏赐许多宝物给猎人。猎人得到赏赐后,感佩雁王知恩、报恩的行为,不但将宝物布施给穷人,并发愿从此不再打猎。

雁王以真诚的慈悲与知恩、感恩的心,感动了猎人,启发了猎人的善根。假使,我们也能在日常生活中,以慈悲与知恩、感恩的心与他人相处,周遭必定是一片祥和,同时,亦能启发人人的良善本性,使家庭、学校、社会、世界更安定、更太平。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就是告诉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的道理,了解父母师长、国家、众生及三宝的恩德,并进一步感恩、报恩。依此道理思惟,心中即得清凉,心开意解了,烦恼也就无从生起;心安定下来了,对于人事物的态度,就是积极、光明,人生就得到自在、解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不懂感恩的人他就处处埋怨

有一句话说「恩将仇报」,一般人往往记怨不记恩,能够...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至无求品自高

我们讲到生死疲劳,从贪欲起,那么少欲无为才能身心自...

本焕老和尚:父母恩德难报一定要报

日前,笔者就佛教在线《愿天下儿女发起孝心》一书的倡...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

《佛说盂兰盆经》教您怎样报母恩

今天我们这个法会是什么法会?报恩法会。报谁的恩?报...

女+马=妈

女+马=妈 为你做牛做马的女人就是妈,你怎能不爱她? ...

如何去报佛恩?

问: 如何去报佛恩? 大安法师答: 要思惟佛对我们的...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注音版】佛说梵网经

佛说梵网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没有永远的亲人,也没有永远的仇人

《梁皇宝忏》中说:仇人皆从亲人而来。这确实是很有智...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

知道生命从哪里来,才有办法改变它

在禅师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公案: 六祖大师有一天去参加...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佛教词典】痴凡

(杂语)愚痴之凡夫。净心诫观下曰:无碍之智与痴凡一...

【佛教词典】二十天

(名数)一大梵天王、二帝释尊天、三多闻天王、四持国...

如何静坐问答录

一、一般问题 一、没有师父指导,可不可以自己修学静...

在家学佛逆缘多,该如何对待和处理

问: 在家学佛逆缘多,怎么对待和处理才如理如法?如...

突然意外死亡能往生到佛国吗

在《大智度论》讲一个故事,龙树菩萨说有一个车夫,这...

太虚大师《念佛往生的原理》

佛法明因缘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

如果利益不到众生,也要尽可能不伤害他们

昨晚,我住进深圳一家海边的酒店,享受着怡人的风景,...

道源法师:在家菩萨戒本释义

在家菩萨戒本释义缘起 南投县埔里镇之佛光寺,为满该...

剔除心中的杂草

小林觉得自己简直太倒霉了。大学毕业四五年了,眼瞅着...

心定降魔

魔王波旬总是用尽心思,想找机会扰乱佛陀修行。这天夜...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

谁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

佛经上有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善生长者,他要将世界上...

唐太宗与390名死囚的死亡之约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九月初四这一天,长安城宽达150...

净土行人必须彻底斩断此等念头

以此不可思议殊胜妙行,竟作人天有漏福因。而况享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