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大安法师  2019/12/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何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

诸佛的恩德很难报答,他超过父母的恩德。那父母之恩对我们来说,是至为深重,那现在为什么说佛的恩德,还超过父母的恩德呢?它的依据在什么地方呢?

这里提出五点来说明。第一,父母对子女的恩德也只是在这“一世”,那诸佛对我们的恩德是“尽未来劫”,他的时间长。

第二, 父母的恩德只是养我们的“色身”,那诸佛对我们的恩德是救济我们的法身“慧命”,他恩德的对境不一样。

第三, 父母对我们的教育—— 也有教育,庭训,教诲,但大多数都是引导我们怎么事业成功,无非离不开名和利。如果对这些教诲“误用”了的话,反而去“造业”。

父母对子女期待很高,那子女为了符合这个期待,可能会用不正当的手段。那诸佛菩萨给我们的教化,是给我们究竟圆满的利益,给我们微妙的“法门”。

如果我们听从如来的教诲,就能快速的出离“轮回”。这跟父母给我们教诲的这种效果不一样。

第四, 从态度上来说。父母如果遇到的是一个“逆子”——不听话,那么可能这个父母还会有“瞋恨”心。顽劣的子女老不听话,可能父母就觉得:“算了,我不管你了!你就不是我的儿子!”可能会这样。

但是诸佛菩萨对众生的态度:哪怕是遇到了诽谤佛、诽谤法的人,甚至是出佛身血的人,都是“悲悯”心,没有一念的瞋恨心。就好像歌利王这么一个残暴的人——国王,那忍辱仙人对他那种残忍的行为没有瞋恨,只有悲悯。只有发愿,“等我成佛了,我要度你”。

第五, 除了前面四种之外,父母爱他的子女,从本源上来说,还有希望他回报的心,所以养子防老哇!养儿防老,还有求回报之念想。那至于诸佛菩萨对一切众生的帮助,没有丝毫的“希望”——希望他回报的心。他以一种般若的空性,虽然度一切众生,但无一众生而得度,心非常清净。

所以这样来看,诸佛对我们的恩德超过父母。所以世间上第一等负恩的事情,无过于诽谤佛陀呀!所以吕公不愿这种谤佛的人生到自己家里作子孙,这样的见识确实非常卓越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以勉励代替责骂》

问: 有些父母对子女说话都是疾言厉色,连关爱也是责...

欲报父母恩,应当一心念佛,代父母忏悔业障

汝兄立田,天姿甚好,惜其未学。然已大半辈子过了,无...

父爱与母爱

有一个研究力学的教授,他研究这个高空的物体高速穿下...

要让孩子吃苦,不要溺爱小孩

现在的小孩都成了家庭的小皇帝,父母、奶奶、爷爷、外...

佛世乐音老母

隋大业年间,佛陀在维耶罗国(在今日中印度)时,其所...

佛陀所说的孝道

世人所认为的孝,都以物质为主,以为在日常活中能供给...

圣严法师:四重恩是哪四恩

在佛法上要报的恩有四种:一是三宝恩,二是国家恩,三...

在家佛子应如何孝顺父母

父母的恩德既然如此深重,我们应怎样做才能算是孝顺呢...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很容易吗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众生却对...

不善之家,正殃在身余殃在孙

用世间狭劣的眼光去看,就把善这一个字看得太轻缓,认...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

五浊恶世,非念佛必不可度。这个判言来自蕅益大师。《...

每一声佛号都应含有愿往生的信息

净土法门怎么修持?大家一定要知道它的核心:重在信愿...

【佛教词典】素具

(杂名)素者本也,豫先办备之具云素具,大疏四曰:思...

【佛教词典】触女人戒犯缘觉不觉境

亦名:触女人戒觉不觉境 资持记释云:“作句者:一、觉...

圣严法师《人生的愿望》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许多的梦想、许多的心愿,常常想:我...

在寺院上厕所要注意哪些问题

进厕所后,须三弹指,提醒坑中啖秽鬼,及时回避,这样...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

印顺法师:念佛法门三特征

念佛(称念阿弥陀佛)法门,有三种特征:一、他增上,二...

比丘尼的八敬法

八敬法,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因为有此三件觉悟

古人发心出家,必矢志参学。由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不气歌

不气歌(一) 夫妻相伴不生气,气急败坏家风气。为了...

犯了根本罪如何才能重新受戒

受菩萨戒,有些人他可能会有质疑,他曾经受了五戒,或...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圣严法师《忏悔》

有人在禅七中不断地哭泣而无法打坐,他说:我不能打坐...

只要好好念佛,在哪都一样

那年春天,我与几位师兄到东林寺拜见大安法师,法师正...

样样与他人较量,必定是很痛苦的事

某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比赛,由日本选手得到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