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

净界法师  2018/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

学习,佛法的专有名词叫作熏习。它不是一次完成,它是不断地把这个法义在心中就像沉香在熏衣服,一次一次地熏习,不断思惟观察,用这个无常的道理在心中不断地熏习。

诸位!佛法的道理绝对不是说你学佛以后把门一关,双腿一盘,两个眼睛一闭一直念佛,你就能够想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这个概念,因为你不熏习。你只能靠你的生命经验,而生命经验很容易被你的感受跟妄想误导,这第一个;第二个,你得到的无常无我的概念也不全面。你要厌离娑婆,厌离的不是痛苦的娑婆,更重要的是你要厌离人天快乐的娑婆,人天的这种概念,你不可能从生命经验里面得到。

所以,很多人为什么在临终,只要中阴身现出快乐境界的时候他就过不去?因为平常操作时,他所谓的厌离娑婆,他的所缘境,是厌离痛苦的娑婆,他对快乐的娑婆的厌离这一块是生疏的。所以中阴身快乐果报现前,他就过不去了,卡在那里,心随妄转,结果就前功尽弃了。

所以,诸位,这个无常无我的概念很重要。我再讲一次,你要厌离娑婆,要厌离全面的娑婆,包括痛苦的娑婆世界,也包括快乐的娑婆世界,因为它们两个有三个共同的相貌,就是:第一,不安稳;第二个,不能主宰;第三个,贪着娑婆世界的快乐,你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们之所以离开娑婆世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它的后遗症太大。你为了吃刀锋上的蜂蜜,结果被刀子割伤了,就是说,娑婆世界是得不偿失。你今生享受快乐,本来是合情合理,你说:“欸,我这快乐,是我前生好不容易去做义工,辛辛苦苦的善业得来的,我应该享受!”当然,你可以享受,但是它矛盾就矛盾在哪里呢?当你享受时,你又破坏了来生,问题在这里!因为它带动过失。这就是为什么佛陀要我们放弃娑婆世界,就是说你辛苦得来的快乐,它里面有很多问题。这个快乐,“以有烦恼故,有诸罪业故,有老病死故,非实安乐住”,你没办法住在这里。最后你只能把过去的快乐,换成极乐世界的功德,这快乐我不要了,把所有的资粮回向到净土那种无过失的快乐。

所以,这个无常无我是很重要的操作。也就是说,你凭什么拒绝你的快乐?我想每一个学佛人,多少今生都积集善业吧?你肯定善业比罪业重,所以临终时,你来生的快乐果报一定会先现前的,中阴身一定先现前的,你会看到你来生的快乐。

问题是,你怎么走过去?你不走出娑婆,就不可能面对净土。道理很简单,就是娑婆世界的快乐你要付出代价,牢记这句话你就能走过去。你必须说服自己:我必须把来生的有漏的快乐换取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在临终之前你必须做好这样的心理教育。就是你要先打预防针,因为你迟早要面对这个问题。

所以,你如何看待娑婆世界,用什么角度来看它,你智慧的层次就影响到临终时怎么面对你的中阴身。这个道理你自己想不出来,只有透过对圣言量的学习,不断地熏习,知一切法因缘生,皆悉无常无我,而看到娑婆世界的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圣严法师《骂出一句阿弥陀佛》

当嗔恨心起时,你可能会气自己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容...

疑心生暗鬼

问: 我的岳母刚刚在三个星期前因病往生了。之前,都有...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二观:普观

【经文】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

往生时为何只见莲花不见佛

问: 往生时,为什么只看见莲花,不见阿弥陀佛来也要...

烦恼如沙石,弥陀是巨航

你既然相信佛的光明,就应当依照佛的教导去做,才会有...

三辈往生与九品往生有对应关系吗

问: 《佛说无量寿经》的三辈往生和《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娑婆求空空愈远,往生极乐入有得空

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者,七地仅名现相,八地乃得无...

四十八大愿——(第21愿)各具三十二相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安住空性,发起菩提

一个人要学佛,很重要的就是把片段的人生观,转成完整...

大多数失败的婚姻都是自毁的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美满的婚姻都是双方不断妥协的结果...

【推荐】妙莲老和尚《吃素增福寿》

1.素食少病又健康 我们佛家吃饭,完全都是素食;这在...

蕅益大师《净土玄门》

○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

【佛教词典】反出生死

(术语)七种生死之一。众生发心修行而反出生死至于涅...

【佛教词典】道宠

北魏僧。俗姓张,名宾。少有才艺,与李范共投国学大儒...

五百女子矢志出家,佛陀无奈立八敬法

佛陀暂住在尼拘陀林中,有一天,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

你知、我知,莫教你家婆婆知

可怜我们今世的人,那个都开口说了生,闭口说脱死!恐...

百忍成金

山东张公五世同居,百忍家道兴。据说他发愿,在他的一...

修净土者皆不妨一切世务,人何为而不修乎

原文: 譬如人入大城中,必先觅安下处,却出干事,抵暮...

十劝世人

一劝世人行孝道 父母恩情比山高 在家孝养爹和娘 胜如...

错过班车 意外免祸

这是我亲耳听到的一则有关念佛消灾免难的感应故事。 在...

为什么要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佛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净土难信。得人身有多难呢...

药王菩萨——施予众生良药,救治身心病

农历四月廿八是药王菩萨的圣诞。药王菩萨是极乐世界阿...

圣严法师《个人业报个人消》

常常想,现在这个社会真是不可思议,什么事都讲究快速...

要的是摩尼宝珠,不是路边的小花

如果你很年轻学佛,大概到中晚年福报会现前,佛教我们...

心灵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

修虽有三,成功则一

经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此言正因佛性,人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