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2018/08/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意义的悬想是一种自我损耗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先生的学生中,有人苦于思虑纷扰,平日总是忧心忡忡,焦虑难安。

阳明先生就说:“人立志做好一件事,其实和种树是一个道理。当树还处在根芽的阶段,就不会有树干;到有了树干的时候,还不会有树枝。等到有了树枝后,才能有树叶;有了树叶,才能有花和果实。这都是循序渐进的事。”

阳明先生接着讲:“在开始培育根芽的时候,人就只管做好栽培灌溉的工作。这个时候,不要花费过多心思去想枝如何,叶如何,花如何,果又如何。这种悬想只会耗心费神,徒劳无益。只要每日踏踏实实做事,用心做好栽培的工夫,何须担忧到时候没有繁茂的枝叶、甜美的果实?”

阳明先生用种树的比方告诉我们,立志是人生第一等事,但是无意义的悬想却是一种严重的自我损耗。它体现为无处安放的焦虑,消无声息地偷走一个人的精力和快乐,让明媚的梦想最终化为凄凉的空想。

在这个行色匆匆的世界,每个人都是风尘仆仆的过客。就算已经获得再多,人依然无法真正拥有也无法真正掌控什么。出于这种不安,悬想成为一种再常见不过的思维习惯。

小孩子上学读书,还没有做好功课,就想着以后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进了大学校门,还没有好好读几本书,就烦恼毕业找不到工作怎么办;

步入了职场,还没有熟练手头的业务,就担忧今后某一天失业怎么办。

不仅读书工作,婚恋过日子也是如此。

有的人没谈过恋爱,还顾不上自我提升,就已发愁大龄被剩;

后来找到了对象,不及思考彼此珍惜,就顾虑无法修成正果;

走进了婚姻殿堂,不花心思用心经营,就忧心离婚该怎么办。

人们在悬想制造的恐惧中忧虑到老,又把新一轮焦灼加在了下一代身上,如此“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悬想成了一道无形的枷锁,人们在其中心力交瘁,除了郁结的心情、衰退的体力、脆弱的睡眠,并没有获得更多。

悬想徒劳,却不应该将立志等同于悬想。立志背后的心态是底气和自信,悬想的背后却是匮乏和自卑。

人要立志,是因为相信自身的高贵,足以配得上一切高尚美好的事物;是因为相信自性的完整、和谐和富足,与古圣先贤并无高下之分。

悬想却是出于对自身力量的怀疑,以及对自己每一分付出的不信任。

悬想无益,也不意味着可以无需未雨绸缪。未雨绸缪是一种谨慎自律的态度,是对每一个当下充分负责,不放任懈怠。

悬想却更接近杞人忧天的自寻烦恼,或是揠苗助长的急功近利。

朱光潜先生曾讲到:“畏首畏尾,徘徊歧路,心境既多苦痛,而事业也不能成就。许多人的生命都是这样模模糊糊地过去的。要免除这种人生悲剧,第一须要‘摆脱得开’。”

“摆脱不开”既然是人生悲剧的起源,那么人如何才能“摆脱得开”?

朱光潜先生如是说:“认定一个目标,便专心致志地向那里走,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这是成功的秘诀,也是免除烦恼的秘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怨天尤人只会让自己更痛苦

有一天我去法鼓山工地踏勘地形,一路上都有带刺的藤、...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

放下便是

我那天听朋友说起他近来的一件事:他的邻居不久前搬到...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

人生有些苦连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

有的人说我一辈子感到很快乐,我没感到痛苦。其实,人...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夕日首富的破产带给我们的启示

2005年,施正荣以186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首富。然而世事...

佛说疗痔病咒

(可治癌症跟痔疮、青春痘等等) 佛说疗痔病咒: 怛(dan...

般舟三昧经

般舟三昧经卷上 问事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人能百忍自无忧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脾气粗暴,动不动就大发雷霆。有...

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三、思惟暇满难得。 闲暇圆满的人生是难得的。前面两个...

【佛教词典】不显名

【不显名】 p0317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不显名者:谓其...

【佛教词典】父六亲

三藏法数卷二十七引律典载,佛陀为使比丘避于讥嫌,规...

烦恼没那么可怕,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对待

如果为众生难度而烦恼,把烦恼归结在众生身上,那烦恼...

如何把现世过去世的业消除

问: 深信因果后,很想把现世的业和往世的业消除,怎么...

韦驮菩萨的十大愿

第一愿:修菩萨道愿 世尊。我愿于尔时修菩萨道。修诸苦...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

圣严法师《人生与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是什么》

如果人生而没有目的,生活便显得十分空虚。如果生命欠...

生死业力凡夫如何才能发大愿

问: 阿弥陀佛在因地里广发四十八大愿时,已是大菩萨...

人生要学会低头与弯曲

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在房间里一圈又一圈地飞...

念佛法门的殊胜,在于能够摄佛功德成己功德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当中,根据所观境的不同,大致上可以...

穷小鬼与富大鬼

有个小鬼,是个新鬼,穷得叮当响。 有个大鬼,已经做...

爱恨亲疏,这样的爱是一种交易

对亲友不能太执著 亲朋好友是因为各种因缘的积聚,在即...

为了将来的自己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一位名叫克雷...

会损坏名誉尊严的六个行为

第一、赌博是非常不良的行为。包括带有一定赌博性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