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死无常应该如何修

宏海法师  2018/09/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死无常应该如何修

印祖他老人家给我们留下一个“死”字,告诫我们净业行人修道并无奇特奥妙,但将一个“死”字贴到额颅上,挂到眉毛上,念念不忘,道业自成。

我自己来说,号称法师,似乎说起来也在弘法,那就得把自己包装得好像有点儿修行的样子,其实说真的我也就属于一个演艺型的,总是在表演。曾经也装模作样地写了一个“死”字挂在门上,顶了一个月的事。所以说不管你修哪一个法门都得至诚恳切,不要夹杂这种功利性吧,或者说求效性。我们今生都没有死的经验,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一些满嘴嘚吧嘚吧的说这个死啊活啊的,听起来似乎他是个修行人的样子,但往往把一些旁听者吓得就觉得说这佛教徒怎么都这样神叨啊。

所以说这个“念死”呀,是说你心里得时时挂念着这个事儿。怎么把这个“死”落实到日常呢,其实生活就是我们的念头,所以你当下怎么想着,就是怎么活着嘛,就是这么简单。你要落实念这个死,不是说让你天天嘴上在喊死……死……死……这样地念。而是说让你有对死亡的觉照和观察,随时都可以死的这个意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很清楚,死是必然的,只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天死而已。我们现在知道念佛了,也说是自己修净土法门了,那你修行真的要回归到脚踏实地的落实中来。死的时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个念死念无常,是我们的必修课。

你要真的“念死”,念真死。这得天天训练,就是要时时刻刻警觉自己,无常随时会来,它不会跟你商量的。你要相信或你要对死亡这件事敏感起来,不要回避,更不要忌讳。你得正视,我们每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死,不管你是老是小,那么你要问问你自己准备好了吗?

其实修行是什么呢?就是忆念法。我们现在有时候没修好,就是忘了佛法。只要你记着,就是在修。你在想着教理,思维着教理,就是在替换你的凡夫心嘛。所以说,念死它的功用在这里,就是让你时刻能够体验无常,时刻产生警觉。而我们的心更多的是落停在这个现前的眼耳鼻舌身意,现前的这个见闻觉知中,就是这样子。如果我们的心真正常在道上,你就会感觉到这个死,只要你一想起来这个死,那么你的正念马上就会同步提起。它不会是让我们害怕或者恐怖的这样一种体验,它是一个什么呢?就是生命演绎中的一个过程。所以这个是当真念死,念真死。

还有一种修法,就是“念假死”。什么叫念假死呢?你说,人事实上有死吗?就跟今天睡了明天又醒来了,就是在相续地轮回中,哪能死得了呀?只不过看你往哪儿轮回而已。

《地藏经》中有《利益存亡品》对吧?存的时候是我们在人道这里面显现出来的,那我们觉得我们在人道活着。死亡了以后它是一个转生,就以为是真的有一种死亡。没有死亡存在,只有业力相续。但是由于,睡一觉嘛,头一天和后一天能够连得起来,那我们就很安然地睡着,反正明天会起床。这一期的生命结束的时候呢,因为我们现在的生命功能没有打通生死之际,所以就有恐惧心。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这么念,说你是不会死的,人是死不了的,首先把这种通常对死亡的恐惧什么的,先把它摆平。然后再要求,我要死到极乐世界去。这边一舍,那边就出现,就是这样子的,(生死)两边都可以管。

所以说在临睡前模拟临命终时念佛,这是可以的,念《往生咒》念《净土文》都可以的。

那么“念死”的话,怎么念呢,你也可以下一些猛药,说:“死是决定的,什么时候死是不定的,死的时候只有阿弥陀佛能起作用的”。这样警醒自己也可以。但是有时候我们说念得感觉状态出不来 ,还是训练得少。你平时心里只要一想起来,唉,“我得死”。只要这一念起来的时候,就是住在正念上,就可以了。也不一定非得要口里念说死死死的,那还是念阿弥陀佛吧。

这方面我还有一个小经历分享各位,敬请设心处地!有一次全是修净土的善知识法师恰时过来,请其手执引磬在床头开示,试演习一番萍僧临终情况!善知识开示:宏海法师!希望你现在能把心静下心来,认真听我说几句。你想想看,人生在世有何快乐?一辈子劳心受苦无量,故而称为苦海。若想跳出苦海,只有一心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求佛接引,往生西方。

宏海法师,你收徒度众,忙碌一生,对于自己有何利益?你老了,别人不能代替你老,你病了,别人不能代替你病,到头来,你也免不了一死!纵然你弘法功高,但问实际理地的功夫,敢不敢拍拍胸脯,往生西方!如没有这个功夫,你讲了一辈子净土法门,岂不是一辈子都在说食数宝、画饼充饥?如今,你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了,你还有什么可讲、有什么可说的呢?宏海法师,生命在呼吸之间,趁你还有一口气在,赶紧放下一切。你要清楚的知道,在苦海当中放不下,那真的苦上加苦啊!出家不就是为了解脱吗?快快随着我们念佛吧!

我们大声念,你可以小声念,如果你不能小声念,你也一定要心里默念,你要知道,阿弥陀佛正在念你,只有你念佛,佛念你,这样才能立刻蒙佛接引!极乐世界无量光寿,你在那里等我们,我们很快会在极乐世界重逢,到时老朋友相聚,无量欢喜啊!

南无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多捡一些

鼎州禅师与沙弥在庭院里经行,突然刮起一阵风,从树上...

要改造内心,就要培养这三种力量

应该怎么改造我们内心世界呢?我们应该要成就三种力量...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

真的不忍心告诉你……

这个世界只是一个梦,你会相信吗?也许年老的人或者面...

将欲望转化为修行的助缘

欲望,是世界上所有动物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本能。人...

圣严法师《海面无风不起浪-心与事合一》

当我们用心用到心与事合而为一时,已经是心外无事,事...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有一次,孔子的一个学生子路向孔子请教如何侍奉鬼神也...

何谓「八解脱」

八解脱,在没有修成就的时候,叫做八背舍;修成功了的...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地藏菩萨和我们关系

谁是地藏菩萨? 地藏菩萨是佛陀座前,大愿第一的大菩...

怀孕妈妈的胎教之法

历来古今贤圣之人,都是由于父母之善教而得成功。而父...

佛教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价值的探讨

佛教从它诞生起就给人一种超然于世的感觉好像它只以解...

「阿弥陀」具有哪些含义

阿弥陀是印度话,阿翻成中文叫做无;弥陀翻成中文叫做...

【佛教词典】得四忍

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云四忍:忍即忍可,亦安忍也。思益经...

【佛教词典】觉坚

(术语)六坚法之一。谓觉了之坚固也。见三藏法数二十...

带业往生的必要前提

念佛的心理背景是要至诚恳切,这四个字是非常重要的。...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

若不回头,谁为你救苦救难

几年前,参礼九华山时在殿堂前曾看到一幅楹联:若不回...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经常喝酒带来的危害

俗话说酒能乱性,酒后无德,酒精能麻痹人的大脑,让人...

怕浪费而吃掉荤菜,这样算犯戒么

问: 师父家人剩下的荤菜,怕浪费而吃掉,这样算犯戒...

修行一定要明佛理

有些人学佛是很盲目的,太重视外在的形式了,不知佛法...

寺院外墙为何大都漆成黄色

很多人会有这样一个疑问,我们在朝访游历名川古寺时,...

暴富并没带来幸福

世人哪里知道,暴富之后,不仅没有带来预期渴望的那种...

广化法师《素食的利益》

弁言 我今天演讲素食的利益一题,有两个因缘:第一、...

【佛学漫画】我有明珠一颗

我有明珠一颗...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