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大安法师  2014/07/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往生的却寥寥无几呢?其根本的原因在哪里?

大安法师答:首先看“真正能往生的却寥寥无几”,你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你凭什么说寥寥无几呢?你作过调研吗?有统计数字吗?这可不能人云亦云。那恰好我所得到的信息,包括我们东林寺助念的,我们东林慈善功德会助念的,有其他外地的很多人过来反映,往生的例子很多的。

就前不久,都有一个信众拿一个他母亲往生的骨舍利——五色的舍利花呀!那助念的情况都很好,全身都很柔和。那我这次就在杭州,杭州有个医生,他的母亲就是在义乌往生的,杭州居士在那儿助念了三天。她原来都不了解佛法,就在助念的过程当中跟她讲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问她愿不愿意去,这个老太太点点头——愿意去。跟着大家念、念、念,全身柔软,红光满面,然后烧出来的也是舍利花。整个村庄上的人,一下子全都信了佛法,觉得太不可思议了。不可能出现的事情,然而在这个老太太身上就出现了。

所以往生的人很多呀!你只要深信切愿念佛,只要愿去,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一定会来,阿弥陀佛一定放光注照。具足信愿念佛,临终又能得善知识和助念人的慈悲护念,这种人就很有把握能往生。所以念佛一法是万修万人去的法门。

你可不要认为是:现在念佛往生就寥寥无几的。有人听说:古人念佛是万修万人去,现在人念佛是万修一二去。于是就琢磨着:“录取概率这么低,那一二去,大概我没有份!”于是念佛也就绝望了。不是这个事情。古代是信愿称名万修万人去,现在信愿念佛仍然是万修万人去。乃至于刀兵劫、这个佛法灭尽的时候,那信愿念佛仍然还是万修万人去。是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你没有突破障碍,如何能见到阿弥陀佛

佛教的因缘观,只有一个观念就是事出必有因,每一件事...

佛经中有些与世间常识相违,该如何断疑生信

问: 弟子读《长阿含经》前三分皆欢喜生信,叹未曾有...

如何从佛法的角度理解乐舞问题

问: 戒律中常见对歌舞的限制,如八关斋戒中,不歌舞倡...

极乐众生如何做到同时去多处佛那里供养

问: 法师讲过,极乐世界一人去供养佛,可以同时到多处...

念佛

△ 念佛心不动是得一心,得一心即可见佛。得理一心生...

净土居士楷模--刘遗民

刘遗民是东晋时期,庐山东林寺白莲社十八高贤之一。他...

彻悟大师:净土宗修行纲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

每天会看到电视能否受八关斋戒

问: 想在家持八关斋戒,但因小孩子每天都要看电视听...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

这里要辨识几个概念:什么叫善根?什么叫福德?菩提正...

打坐常会昏沉,该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打坐常会昏沉,应该怎么办? 大安法师...

大安法师:无医药可治时,学净土的该如何做

问: 如有亲属有病,无医药可治时,净土法门弟子该如...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

【佛教词典】五轮际

指五轮中位置最下之虚空轮。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大二...

【佛教词典】受具戒正受前开导

子题:上品心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受体。(一、...

圣严法师《超度》

真有亡灵吗?当然。 超度有用吗?是的。 有时候我们会...

对治懒惰放逸,精勤固道心

懒惰放逸是人与生俱来的烦恼。谁都想偷懒,冬天早上赖...

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

有个小孩子,在读小学的时候,他的外祖母过世了。外祖...

阿那律尊者得天眼第一的因缘

摩尼娄陀(阿那律),在佛陀为大众开示的时候,打了瞌...

「执着」应该怎么理解

问: 关于执著这个词,应该怎样理解? 大安法师答:...

蚂蚁哲学

多年来我一直给年轻人传授一个简单但非常有效的观念:...

救我的人,是我最恨的人

罗迪克是一个英国战俘,一次他不幸被俘。和许多战俘一...

为什么要在初一十五吃素

农历初一、十五,海洋潮汐的变化因月亮的盈亏影响而达...

哪个地方有障碍,就从那个地方观进去

在大乘的学习当中,我们观照真如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

历经尘世千般苦,才知一句阿弥陀佛的珍贵

信 相信阿弥陀佛 意味着相信智者的觉悟 常常与人感叹,...

贪念恶念感召生死轮回苦

佛住在波罗奈国鹿野苑时,一日早晨到城里托钵,看见一...

佛说不清净的布施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