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吗

容通法师  2018/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有同修说戒律不是随便学的,犯盗法戒、犯盗法罪,没有受菩萨戒就不可以看《梵网经》,不让学是怕拿戒去挑别人的过错,所以不让随便学戒。没受菩萨戒是不能学的,那位同修说他受的是六重二十八轻的都不能全学。请问师父是这样吗?感恩法师。

容通法师答: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给大家做一个说明,关于这个盗法罪,这个名词主要出自藏传佛教的密宗,密宗的修法他是讲究传承,需要上师的灌顶,需要上师的开许,然后你才可以去修法。如果有些法没有经过上师的开许灌顶的话,你是不能修的,假如修了就叫盗法罪。因为在藏传佛教,在密宗里面,它这个传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就说师父上师会根据徒弟的不同的根器,不同的学习阶段,给予他不同的一些指导,这种指导是需要加持,需要上师的加持以及传授。如果没有经过这些如法的这种仪轨,你就不能去随便修,当然这里面涉及到有些法是需要加持的,有些咒语有些真言是不需要加持的,所以这里面也分不同的情况。

那么我们涉及到汉传佛教,汉传佛教里面一般是不存在什么盗法罪不盗法罪的,对于戒律的这种开许一般来说,它是有一定的要求,对于出家人的戒律,特别是说比丘、比丘尼戒,在家人不能够随便去看,并不是看了之后就有什么盗法罪,就有多大的罪恶。为什么制这么一个规矩,就是说为了避免我们在家学佛的人看了出家人的戒律之后,然后会随便去讨论、议论或者说出家人的过失,如果说了过失,很多事情可能就会犯很严重的一种过错,要么就是诽谤三宝,要么就是说三宝过。

这里面存在两种情况,如果你说的事情跟实际上不属实,你只是看到表面上的,然后根据这些戒律说某某出家人犯了什么戒、犯了什么过,不真实,跟实际上的不相符的话,你就是诽谤三宝,这个罪非常大;即使你所说的一些情况属实或部分属实,那你也是犯了说出家人过失,这种说出家人的过失同样也是非常重大的一种罪,就是出家人自然有僧团去管理,自然有僧团去根据戒律根据这些道场的仪轨,去进行如法的一些劝责和帮助,而不是轮着我们在家的信徒去说的。

所以在我们汉传佛教里面对戒律的这种修学,主要是避免大家去说出家人的过失,所以出家人的比丘、比丘尼戒在家人是不许去看的,不开许,但并不是说你看了之后就有非常非常大的罪过,只是为了避免由此而引发的可能的很严重的一些过失而已。那么对于出家人的菩萨戒、沙弥、沙弥尼戒,这方面实际上在家人是可以适当看的,然后呢,这位居士所提的《梵网经》,《梵网经》是菩萨戒,它是通于出家以及在家的,就是出家人可以受《梵网经》的这个菩萨戒,在家人也可以受,唯一不同的地方只是不淫戒,出家人这个《梵网经》对不淫戒那是绝对禁止的,而在家的叫不邪淫戒。如果是合法的夫妻,是可以行夫妻这种关系的,所以说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这里。

所以有些人我们很多人包括很多道场认为,《梵网经》是出家人的菩萨戒,在家居士不可以按着这个版本去受,实际上是一种非常非常大的误会,那么那个六重二十八轻戒实际上是根据由《优婆塞戒经》的另外一个版本的菩萨戒,就是我们在家的居士是可以看《梵网经》的菩萨戒,以及其他在家的居士的菩萨戒,《梵网经》菩萨戒本身也是通于在家的,所以这里可以打消这个疑虑,不存在什么盗法罪。阿弥陀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容通法师文章列表

佛是大医王,能疗救众生的身心疾病

问: 最近想通过佛法治疗多年的重度抑郁症,没想到眼...

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困惑

问: 师父慈悲,弟子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困惑。如果...

回向是随时随地回向还是统一回向

问: 回向是随时随地,早中晚都回向,还是统一到晚上...

大安法师:家人反对学佛怎么办

问: 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大安法...

如何放松身心念佛

问: 弟子经常将佛号提在心中,唯恐丢失;同时时常谨...

可否理解极乐只是一个化城,并未真正到家

问: 《金刚经》讲: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

学净土宗为什么还需要学天台宗

问: 我们修学净土宗的人,只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了,为...

净密双修这样是否如法

问: 末法时期净土法门是非常殊胜的法门,但有些居士...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

不可为贪功德致放生变放死

放生,是《梵网经》,《金光明经》等所说到的。佛法不...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

【佛教词典】因事上堂

指因世间之杂事而上法堂说法。为禅林行事之一。禅林中...

【佛教词典】正意

(术语)意无邪念也。无量寿经曰:正心正意斋戒清净。...

白云法师: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

知识,是理论上的见闻。修养,是实践中的体验。 学佛...

两世为僧的南岳慧思大师

慧思大师(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

如果你是我(图)

株洲市石峰公园内的动物园,猕猴用力地咬着栅栏,双手...

堕过4次胎,该如何忏悔

问: 曾经堕过4次胎,听说很损福报,现在身体特别不好...

财富从付出中来

我们追求的事很多,想得到的东西很多,希望拥有更多,...

哪一件事情因为发脾气而变得更好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

再悲惨的境况,佛力都能加被

要信心百倍地念佛 每当我遇到困难的境界,内心感到沮丧...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

以爱化怨 武士之子出家

大约八百多年前,日本有一个很大的山村,山村的正中央...

不要对佛的迷信

1、生活中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

任何修行的最初法门,都以这个为第一

各人有各人的修行方法。有时候修行是依着《占察忏法》...

忘了这些,会使你年轻

一、忘掉年龄人的生理年龄是客观的,但心理年龄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