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妙莲老和尚  2018/12/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谁是你最大的敌人?如何解脱?

无事烦恼是你最大的敌人,你若同敌人生烦恼,当然没力量解脱烦恼,要想办法和解,怎样和解?退一步海阔天空,量大福大,那有解不了的事情?只要多替对方设想,就不会有烦恼。

你知道吞不下那口气的后果吗?

大家都知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境界一现前,为了逞一时之快,就要同人家拼个死活,马上下地狱都无所谓的。最后堕落三涂,就是因吞不下那口气啊!

你知道生气有多傻吗?

冤家最喜欢你生气了,你若生气就中他计;气出病来没人替你吃苦药,最后也‘气’得一事无成,倒楣的是你自己啊!

有必要对逍遥法外的恶人愤恨不平吗?

没必要愤恨不平。虽然人间的法律他能逃,但阎罗王那边的判案,他是绝对逃不了的;所谓:“天眼恢恢,疏而不漏”,因果是一丝一毫不爽的。

什么才是最尊贵的事呢?

为大众服务,头顶著无量众生,在万人脚下行,这是最尊贵的事;将来的果报你就是独占鳌头!天上天下唯“你”独尊!

怎样使自己被恼害时不气对方?

对方有贪、嗔、痴的烦恼才会恼害你,你就当他癫了、疯了,他很可怜,你要原谅他。其实我们自己亦时常犯错对不起人,你这样认识,气就消了,就是快乐的人了。

如何化敌为友呢?

你的冤家就是没智慧才恼害你嘛!你只要以虔诚心、慈悲心与他和合,有什么人不能感化呢?你能化度冤家如化度亲人一样,这表示你凡夫心已去除,完全是佛心了。佛无敌人,佛魔一如嘛!

你究竟应该争什么呢?

大家要安住世间,与世无争,一切是人家的好、人家的对,唯我惭愧。但在佛法上就要争,对成佛这事要当仁不让、见义勇为,要力争上游。

吃亏真的很傻吗?

做事吃亏,好像你很傻,其实是赚了福德。你退一步,眼前是输了;但最后的胜利、最后的安乐就是你这位傻人,所谓“傻人有福”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人的生命动力是否都来自于欲望

昨天有位居士问我:人是不是活在欲望之中,靠着欲望来...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问: 怎样才是对净土法门有真正的信心? 大安法师答:...

【推荐】道源老法师为临终者的助念开示

大德,我现在要向你讲几句佛法,希望你静下心来听着。...

你要做哪一种人呢

人有多少种?中国人、美国人、日本人、澳洲人;有多少...

修行的重点和方式有哪些

问: 您认为修行的重点是什么?有哪些方式? 慧律法师...

念佛时耳鸣烦躁无法摄心该怎么办

问: 顶礼法师!弟子因为业障深重饱受耳鸣之苦,而念佛...

圣严法师: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问: 为什么相爱的人,反而会相互伤害? 圣严法师答:...

【注音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从三个方面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

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

静心的修习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静心地面对世界,面对自己,心就...

有志于修行者,一定要注意饮食

古德说:身安则道隆。饮食会影响我们的根身,心识依止...

闲置的佛经该如何处理

问: 请来的经书该如何摆放?暂时不用的话又该怎么处理...

【佛教词典】破有

有,指三有或二十五有;破有,即破三界之生死。如来为...

【佛教词典】恶癞野干心

(譬喻)恶癞者恶疾,野干者野孤,喻心之恶也。止观二...

救世必先救心,心乃诸病之源也

饥馑旱潦,刀兵瘟疫,皆心之所感召也。尝闻医之治病也...

禅的心要

大诗人白居易有一次请问惟宽禅师道:身口意如何各自修...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

了生脱死的门径--八关斋戒

第一节 什么是六斋日 八关戒斋,是俗人在每月的六斋日...

让法宝流通起来

同修们看看这篇文章,流通经书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看到...

临终十念是十声念佛吗

问: 印光法师十念法,是十口气念佛还是念十声?临终十...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

杭州灵隐寺内,挂着这样一幅对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

你闻过世界上最妙的香吗

有一天,尊者阿难请教佛祖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上,是...

圣严法师《多闻与所知障》

凡人多半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做。聪明人和知识分子尤其...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发菩提心是大乘修行的必要条件

在这个修行波罗蜜的过程当中,常恒地不忘失菩提心。就...

夕日首富的破产带给我们的启示

2005年,施正荣以186亿元的身价成为中国首富。然而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