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大安法师  2020/10/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信净土的人有这四种特点

那怎么样才能信净土法门呢?前面的偈颂谈到多生多劫以来,如果他有清净的戒德——持戒的功德,大家知道佛法非常重视持戒,持戒就像大地能生长一切树木花卉,生长一切善法,这是一个要件。

再就是曾经跟阿弥陀佛结过法缘:有这两个重要的条件,今生遇到净土法门,才能产生信心,才能有谦卑、恭敬、依教奉行的行为。如果这样去修行,就能得弥陀的愿力、光明加被,得到“踊跃大欢喜”的法益。

好,从这个偈颂向下来看,还有一种不能相信净土法门的人,他的原因是什么呢?这里提出四种类型的人:骄、慢、弊、懈怠。那注意,这四种人的特点也是从他的宿世的恶因来,还不是指现生的这种特点:从前面这个偈顺着来看。

好,那我们看,不信净土法门的人有这四种特点——宿世的因,我们如何避免?

第一,看“骄”。“骄”就是我们平时讲这个人很骄傲。骄傲呢,就是常常对自己的一点长处、优点,他非常高看,非常执著,这个特点。这样他就障碍了“不骄”。所以一般讲,骄傲是生长一切染法的根源,它是以贪爱作为体性的。所以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谈到:骄就会遭到损害,谦才得益。那么骄傲的人,肯定他也没有智慧。要知道他一点长处,包括他的富贵、才华、顺境,也必然会衰败的,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这个“骄”确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烦恼之一,在百法明门讲二十种随烦恼,“骄”就是其中一种。所以对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来说,一定要避免这个“骄”——这个烦恼。

第二,来看“慢”。“慢”也是依据自己某点、某种长处,对其他的人就生起了这种高慢之心,觉得自己了不起:“你们都不如我!”这种傲慢呢,这种“慢”就障碍了“不慢”啰,它就能生起种种的苦。

如果有这个“我慢”,常常对他人、有道德的人以及对圣人的真正道德,他心都不能谦下。所以你看有这个“慢”的人,他很难相信净土法门。有骄傲的人,他也很难相信。他认为自己了不起:“我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如果靠一个他力,他觉得没有必要:“我自己足够了!”

那第三种就是“弊”,“弊”就是弊恶。弊恶就是说他的行为跟道德、法性、理性相违背,一看就是毫无道理的事情。这个“弊恶”的后面就是不信因果,没有持戒意识。

第四种就是“懈怠”。“懈怠”就是:无论是做善事还是做恶事,他做一做就中断了。就我们讲的懒惰,很懒,什么都不想动。正好跟精进相反,他一懈怠就放逸嘛,心就是散的。这样他就会生起烦恼的心,增上这个染业。这是“懈怠”的一个本来含义。

“懈怠”有时候还指他心不用在正务上面。对那些不正的事情,他反而精进努力,这也叫“懈怠”。由于他对不正确的东西去积极勇猛的做,显然他的善法就会退失。这个“懈怠”,也是末法众生很特出的一个特点。

讲这个小三灾到来的预兆,有两个预兆:第一是贪美味,就是好吃;第二就是懈怠,懒做。我们说一个人好吃懒做,他一定是没有出息;如果全体的人都好吃懒做,小三灾就要到来。你看看,我们现在是不是比较好吃啊?美味佳肴,饭馆林立。恰好大家都因为生存压力没有办法,去上班;如果有点偷懒的机会,那都是什么都不想干。好,这样的高慢——骄傲我慢——弊恶、懈怠的众生,就很难相信这个净土法门。所以我们要避免这个了。

那么多生多劫以来曾经“见诸佛”——这个“见诸佛”有的是碰到佛世见到了,有的是在佛的遗教的时候遇到了佛经,也可以说间接的见,这就种下了净土的善根,他才能够好乐的听闻这样净土的教法。这些都是告诉我们:你相信净土法门和不相信净土法门,都是有宿世的原因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说着莲邦雨泪垂,阎浮苦处实堪悲

彻悟大师曾经写过一个偈子,这个偈子前面两句是:说着...

阿弥陀佛给我们作了决定的承诺

师父慈悲,请问念佛行人如果在毫无准备的条件下,遇到...

宏海法师:净土或问

第一讲 好,各位正法学堂的同修,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

平时念佛是否能库存起来到临终时用

问: 年寿高大的老年人念佛,身体也健康了,平时念佛...

西方世界的七尊佛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

念佛三昧,无上真法

念佛一法,虽然我们有种种的认知,满怀的欢喜,无尽的...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往昔的因缘甚深

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那念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十小咒注音版

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梵网经菩萨戒本(诵戒专用)...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

业障深重怎么办

问: 我是初学者,业障深重,是不是应该念地藏王菩萨名...

大安法师:二力与他力法门是否一体的两面

问: 请问师父,二力法门与他力法门虽说法不同,但是...

怎样才能做到净念相继,佛号不断

问: 弟子之前一天可念一万到两万佛号,但是近一年来,...

【佛教词典】信贵山缘起

凡三卷。为日本纸本着色绘卷,乃藤原末期之作品。藏于...

【佛教词典】十二因缘(二)

生死相续,皆由十二有支,谓从无明乃至老死。   一、...

圣严法师:为了广种福田

广种福田的意思是多结人缘。福田有两类共四种:两类分...

从痛苦中觉悟,往生的力量才能坚定

佛陀出世以后,先讲生死流转的果报。我们前面讲人天乘...

一碗清汤素面

题记: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这一天,寒梅落尽把冬...

做国学老师,算不算学习外道经典呢

问: 末学是受过五戒的佛弟子,想去学习国学,做个国...

略说四谛--苦集灭道

苦谛 即三界六道之苦报。此苦报包括有情及有情所依处,...

百岁本老与一位幼童的传奇因缘

本焕长老圆寂前见到的最后一位居士是谁?他就是跟随本...

欲望是累赘

一位行者到寺庙中拜谒在这里修行的禅师,希望禅师能够...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问: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修学佛法? 传印长老答: 不论...

正确的助念心态

凡人即将死亡,乃生命中最为微弱时刻,许多临终者面对...

星云大师《从入世的生活说到佛教出世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讲的是题目是从入世的...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

原文: 凡人当病苦时,作退一步想,则安乐无量,近来兵...

学佛者应如何防止过失

问: 学佛者应该如何防止过失呢? 慧广法师答: 人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