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宏海法师  2019/0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问:法师,几年前就对佛法有一点儿兴趣,但对于皈依我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还是有一些疑惑,所以至今都没有皈依,请您能为我开示,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

宏海法师答:那正好借着这位同修提问的因缘,我就说说有关皈依的一些误区。但凡稍微了解一些佛法,或者跟佛门有接触的人,都知道皈依的概念,我们不管以什么因缘开始走进佛门,了解佛法,那么所迈的第一步就是要从皈依做起。皈依就是把三宝作为生命和精神依托的对象,去归向、投靠。

由于我们这个时代主流价值观长久以来对于佛门的一种不正确的引导,让大众产生对佛门,包括所谓的皈依都有很多的误区。因为我经常遇到一些人,就是因为对皈依的一些误解,而一直在佛门外徘徊。

误区1:皈依了就必须要吃素

比如说第一点误区就是:认为皈依了以后就成为一名三宝弟子,就必须要吃素了。首先告诉大家一点,当然吃素是好,戒杀护生,能够长养我们的慈悲心嘛。另外我们这个时代环境下从食品的安全来讲,吃素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当然很多时候,有的人觉得说吃素没有营养,那你想想牛呀、马呀它都是素食动物,它的力量反而更大,也不缺营养,所以可以肯定地跟大家讲,吃素一点儿都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尽管吃素有如此大利益,但要告诉大家的是,吃素并不是皈依的必要条件,这是第一点。受了三皈依以后,乃至受了五戒都没有要求一定要吃素。

受了五戒后,对于杀生这一戒条,只是要求你不亲自去造这个杀业而已,跟吃素是无关的,只有受了菩萨戒的弟子,才在戒条上明文规定说要吃素。所以说大家要记住第一个误区就是说:皈依并不是要求一定得吃素,除非你自己发愿,可以吃这个三净肉,就是不为我而杀,没有看见杀它的场面,没有听到它被杀的这个惨叫声,这就叫三净肉,就可以吃。

对于说到底还是要吃素的问题,我们要知道这是自然而然的。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理解这个吃素者,但是其实恰恰有可能是他皈依了以后,随着对于佛法学习的这种深入,这种境界的提高,他是自然而然地放下了那个吃肉的行为,不是管着不让他吃,而是他自己不想吃,这是一个好的状态,一个好的结果。但是我们开始并没有要求一定要吃素,由于误以为学佛一定要从开始就吃素,所以把很多人皈依的因缘挡在了佛门之外。这是第一点,大家记住并不是一定要吃素。

误区2:皈依了三宝就一定要出家

还有一个误区就更荒唐了,以为皈依三宝以后就是要出家。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人,他说:法师法师,我能不能皈依?我说,你当然可以皈依。他说,那我还想结婚呢。你看真正的出家,他是要舍弃了世间所有的家亲眷属的关系,然后把自己的生命,安立在弘扬佛法和修行解脱上,是这么一个人生理想。出家是要具足非常深厚的福德,要有大的善根和殊胜的因缘,才能成就出家这样一种人生选择。

你皈依三宝,只是说你对本师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宇宙人生实相,你相信这就是真理,你认同了。进而你产生了想学习佛法,了解佛法,追随着出家人去学习的这一种愿望,仅此而已。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明就理,就以为说皈依一定要出家,不能在家了,就没有了娶妻生子、传宗接代这回事了,大错特错了。皈依三宝以后你正好成家,成家以后全家都来皈依三宝,这是多好的事啊,所以这是第二个误区,就是以为皈依一定要出家。

误区3:自己业障深重不能皈依

第三个误区这就等于说,自己把自己看得太低。有的人也来问说:什么条件才能皈依呢?具足什么样的发心才能皈依?我往往会回一句,只要你不杀人放火就可以皈依,乃至你杀人、放火,后悔了你去把它忏悔掉,改过了也可以皈依,这就是佛门广大,“回头是岸”。

还有往往碰到一些人他对佛法还有一定的了解,也知道什么叫做业障、烦恼,他就会自己把自己给判了一个定位,说我这个人业障深重,每天要造好多业,做不好的事呀等等,你们这属于四大皆空了,我这是凡夫俗子心不净,不能皈依,以此理由就逃之夭夭,就生怕跟这个皈依沾上边。

看上去,貌似这是一种觉得自己不行,其实是反面地说明,存在以为自己很有见解的一种错误。正因为我们不行,由于我们不懂,所以我们才说要走进佛门,依着佛菩萨所觉悟到的真理,依靠三宝引领着走向智慧和解脱。要是我们已经学得修学得圆满了,什么也具足了,就快成佛了,那还要皈依干嘛呢。

误区4:心中有佛何必拘泥于形式

还有一些人,带着我慢,觉得他了解了一些佛法的道理,或者认识一些佛教常识,就觉得自己依之而行就可以了。他认为说:我心诚就可以了,我心中有佛,我就不拘于这个形式了。貌似这个很有道理的话,是一种能典型的邪见。带着我慢,觉得学佛我了解了道理,或者说认识一些常识,就觉得自己依之而行就可以了,大家想想如果没有这个形式,怎么体现你心里有佛呢?因为我们一个人的所有行为作风,每天的生活状态,人情来往,都是我们心的体现。甚至我们外在所处的环境,也都是我们唯心所现的。

那你心里有佛,为什么在这个形式上就没有了呢?形式也是心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会有这样一种观念,这是很麻烦的。他貌似也相信三宝的功德,也能产生很大的恭敬心,其实是给很多人制造障碍,甚至由于他的这种邪知邪见的影响,把许多人的法身慧命都耽误或断灭了。

所以我们要知道,皈依三宝是一个非常积极灿烂,光明正大的事,也是需要我们有很大的信心,踊跃去成就的事。皈依三宝后,作为佛的四众弟子之一,去跟所有的有缘人,分享皈依的这种法喜,正确的去讲皈依的这种见解知识,这样就会使得佛教有更健康的发展。

所以希望我们已经皈依了的佛弟子们,要勇敢地去,一方面承担自己的皈依的这个身心,二一方面也用自己如法皈依的身心,来感染影响别人,让所有的有缘都能够走近三宝,进而皈依三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大安法师:放生如何才能如理如法

问: 放生的意义及其事项,怎样做如理如法?戒杀和放...

女人为什么有贫富贵贱和美丑

胜鬘夫人是舍卫国波斯匿王之女,也是逾阇国的王妃。...

禅宗丛林的修行律仪

禅宗丛林中有各种不同的修行仪轨,这些律仪不仅是禅门...

藏传净土法门弟子的问答

问:昨天聆听你的开示,颇感受益匪浅,感恩法师。可是...

斌宗法师《我人生死之由来》

前言 学佛主要在求离苦得乐,生死之苦冠于一切,同时...

女人在生理期可以念佛诵经吗

女人从十二三岁,至四十八九岁,皆有月经。有谓当月经...

家属能为亡者助念,是否对临终者更有利

问: 很多家属请助念团去助念,多数情况是自己不念,...

很恐惧死亡,该怎么办

问: 妹妹身体不好,总恐惧死亡怎么办?为什么她放不...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真正的大福德资粮是靠继承得来的

净土法门是大乘终极之门,确实大乘小乘不可同日而语。...

追求神通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学佛修道之人追求神通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稍微弄不好...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问: 佛教对于爱情的看法是什么? 净因法师答: 要想解...

极乐的五尘境界,就是弥陀的三身四德

关于积集智慧的资粮,本经讲到有二种因缘:第一个是有...

【佛教词典】偈

偈他的简称,华译为颂,即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通...

【佛教词典】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三种欲生三种乐生依三求立】 p0225 瑜伽五卷七页云:...

情动入胎和临终接引

情动入胎。没有断见、思惑都应该是叫凡夫。凡夫都是有...

大安法师:十大因缘兴起净土法门

原文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 先明总者:谓如来唯为一...

阎王也喜欢别人拍马屁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我们是今生才有生命,那就简单多了,...

怎样持名念佛

方便门中,凡是佛所说的法门,统统是方便法门,而最容...

寺院敲幽冥钟的由来

辛弃疾曾经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中写道:身世...

有这样一个女人

不管是上班,是打工,还是在外奔波,或者只是出去游玩...

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时至今日,人们逐渐认识到,素食可以让人活得更健康。...

恶口骂人变丑女 见佛欢喜转庄严

波斯匿王有一位女儿,名叫赖提公主,有十八种丑,都不...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大安法师:怎样才能生生世世都不堕落

问: 今生有幸闻到佛正法,遇到善知识,发大菩提心,...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

佛教四大名山与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凉圣地 风光独秀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