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2019/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兹据净土三经及祖师之释,略明阿弥陀佛四十八种德相。

一、住立空中的佛。《观经》第七观云:“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念佛之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

二、指方立相的佛。第八观云:“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释言:“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三、本愿成就的佛。经言:“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释言:“不舍本愿,来应大悲。”

四、西方净土的佛。经言:“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五、影临东域的佛。释言:“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

六、护念平安的佛。经言:“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七、消灾免难的佛。《护念经》意者,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一切灾障自然消散。

八、延年转寿的佛。《观念法门》:“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九、破愚开智的佛。经言:“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释言:“能除众生无明暗障,开智慧眼。”

十、令心欢喜的佛。经言:“见无量清净佛光明,莫不慈心欢喜者。”“彼之光明清净广大,普令众生身心悦乐。复令一切余佛刹中,天龙、夜叉、阿修罗等,皆得欢悦。”“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见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来生我国。”赞言:“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光所至处得法喜,稽首顶礼大安慰。”

十一、所求遂意的佛。经言:“吾今为诸众生说此经法,令见无量寿佛,及其国土一切所有,所当为者,皆可求之,无得以我灭度之后复生疑惑。”“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十二、举足救迷的佛。释言:“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

十三、立撮即行的佛。释言:“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

十四、证得往生的佛。释言:“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十五、应声即现的佛。释言:“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

十六、应念即现的佛。释言:“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

十七、应心即现的佛。释言:“诸佛大慈,应心即现。有斯胜益故,劝汝想之。”

十八、身心无碍的佛。释言:“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

十九、如母忆子的佛。经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二十、生佛相忆的佛。释言:“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 。《般舟赞》言:“念念称名常忏悔,人能念佛佛还忆。”

二十一、不相舍离的佛。释言:“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二十二、亲近增上的佛。释言:“亲缘、近缘、增上缘。”

二十三、临终来迎的佛。经言:“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释言:“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二十四、放光赞慰的佛。经言:“生彼国时……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二十五、光号摄化的佛。释言:“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二十六、名号度生的佛。经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二十七、救度十方的佛。经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二十八、救度逆谤的佛。释言:“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二十九、苦机为先的佛。释言:“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三十、唯摄念佛的佛。《观经》第九观云:“无量寿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释言:“佛光普照,唯摄念佛。”

三十一、不问罪福的佛。释言:“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三十二、不问久近的佛。释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三十三、不拣定散的佛。释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三十四、称名灭罪的佛。经言:“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释言:“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三十五、闻名灭罪的佛。释言:“明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善人为说,弥陀功德。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

三十六、闻名不退的佛。赞言:“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三十七、闻名皆往的佛。经言:“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赞言:“诸闻阿弥陀德号,信心欢喜庆所闻,乃暨一念至心者,回向愿生皆得往。”

三十八、他作我受的佛。经言:“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释言:“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三十九、普施功德的佛。经言:“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所有成佛功德法,悉以回施诸众生。”

四十、一念大利的佛。经言:“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赞言:“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赞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

四十一、遇无空过的佛。赞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四十二、专念必生的佛。释言:“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四十三、生皆成佛的佛。经言:“彼国众生,若当生者,皆悉究竟无上菩提,到涅槃处。”《般舟赞》言:“一到弥陀安养国,毕竟逍遥即涅槃。”

四十四、悲心招唤的佛。释言:“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四十五、光寿无量的佛。经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又:“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四十六、诸佛称扬的佛。经言:“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四十七、诸佛之王的佛。经言:“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四十八、最尊第一的佛。经言:“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土信仰对晚年白居易的积极影响

白居易作为唐朝士大夫学佛的代表,他的佛学思想,尤其...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观:观音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

下品往生要多劫后才能见佛吗

问: 听说下品往生生于铁莲华中,多劫后才能华开见佛。...

蚊子咬就心烦,大痛时还怎么念佛呢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那我等到临终时再念佛就好了,何...

这些往生的众生寿命有多长呢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

什么是念自性弥陀,生唯心净土

问: 请法师给弟子通俗地解释一下,什么是念自性弥陀,...

这样算是舍大求小吗

问: 我以前修学《金刚经》,最近一年多修学净土持名念...

阿弥陀佛十种力的威德

一切诸佛都有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对这些佛教...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念诵楞严咒有场所和时间的限制吗

楞严咒属于佛陀的最佳咒语,有条件的话可以常念不绝,...

见别人杀生无法救护,该怎么办

问: 见别人杀生,虽想救护,但力不从心,该怎么办?...

满山的石头抵不上一颗钻石

佛教的因缘观,所谓诸法因缘生,那么这个观念如果是套...

千念万念为的就是临终的正念

净土宗它最强调的,就是临终的正念,千念万念为的就是...

【佛教词典】二缘说瑜伽论

【二缘说瑜伽论】 p0039   瑜伽释一页云:今说此论,...

【佛教词典】数门

(术语)数息门之略。即数息观也。圆觉经曰:若诸众生...

九种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

先从学吃亏着手

一个人你有慈悲心不难,你起欢喜心也不难,但是你要舍...

为何临终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

问: 为何临命终的时候所见到的佛一定是真佛,不可能是...

圣严法师《装出来的自信靠不住》

有些人看起来很有自信,或是自认为很有自信,但这种人...

诵《无量寿经》不念佛号,属于念佛法门吗

问: 一个朋友每天诵三遍《无量寿经》,不念佛号,这样...

一碗白饭的恩情

曾看过一则感人的故事――数十年前,台北市的旧市区有...

明末高僧蕅益大师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我们一直在讲净土宗的祖师简介,...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

无量佛国净土,为何只求生西方极乐

有人再问:为什么我们不遍缘法界很多的净土呢?为什么...

印光大师《净土问题84个开示》

1.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如来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

天台宗的基本架构

天台宗创立于陈、隋之交,兴盛于唐、宋之际,是汉传佛...

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

上中专时,我们班主任老师长得很丑:一半脸儿白一半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