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广行法师  2019/02/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

以前有几个儒生,去拜见中峰禅师,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有“善恶报应,如影随形”的说法,和事实不符合。比如某人行善,为什么他的子孙却不兴旺;而某人行恶,家门反而隆盛,所以佛的说法没有根据。

中峰禅师就说:凡夫的情虑没有洗涤干净,智慧眼没有开启,所以,往往颠倒,常常把事情看错。善的被当为恶,恶的被当赞为善,这种事儿屡见不鲜。我们不怪自己是非颠倒,反而埋怨因果报应有差错,责怪上天的报应不公平,真是罪上加罪。

“缘起”本来无差错,只是凡夫心识颠倒,才对善恶、苦乐颠倒认识,这是凡夫的特色。

这些人不接受,善和恶怎么会弄反呢?我们为什么把善恶看颠倒了?一般人都不知道自己一向落在颠倒见当中,就连善恶这种基本问题也有认识上的颠倒。中峰禅师有智慧,有教学的方法,不去解释,让他们各自描述善恶的体相。

有一个学生就说:打人、骂人是恶;恭敬人、礼敬人是善。

中峰禅师说:不一定。

又有一个学生说:贪财非义妄取是恶,廉洁有操守是善。

禅师也说:不一定。

学生们各人说各人对善恶的看法,依次谈了自己的见解,中峰禅师都说不对,不同意。这些年轻的学生们,只看问题的表面,没有深究,往往把问题看错了。凡夫是在外在的形相上转,所以,对善恶的认识都不对。中峰禅师把他们的看法否定了。这些学生就因此向中峰禅师请问: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中峰禅师就说:“能给人利益的是善,只利益自己的是恶。”起心动念、言语作为是利益别人,是利益社会,是利益大众,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的,那就是恶。所以,存心只为他人好,不杂私心,则打人骂人都是善,心地良善的缘故。只求自己的利益,不论如何恭敬人都是恶,内心自私的缘故。

有益于人的,就算打人、骂人,都是善;对一个人有利益,打他、骂他,也是善!父母教训儿女,有时候打,有时候骂,都是为孩子好,那不是恶,那是善。学生不守规矩,老师处罚他,这不是恶,是善。如果是为了自私自利,只利益自己,就是恭敬人、礼敬人,那也是巴结,是恶,而不是善。

真善、假善一定要搞清楚。没有私心自利,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是为利益社会、利益大众。利人,大公无私,这个善是真的。损人利己,那是内藏私意,这个善是假的,不是真的。

公是真,私是假。一个人为公,善就是真的;一个人为自己,善就是假的。

比如在大众当中,发心为公是善,只考虑自己是私。符合我的利益才做,不合我心意、让我吃亏的就不做,这是假善。从良心发出来的善,才是真善。也就是说,如果你发心,是从真心里发出来,利益大众的,这是真的。如果看到别人做,我们也去模仿,“袭迹”是模仿,这是假的,不是从你的真心里生出来的。为善最重要的是真心。

我们前面读的十个例子,这十个人修善,后面都有好的果报,什么原因?真心。只知道帮助别人,绝不求一点自私自利。真假要从这里辨别。

对善的真假有很多深浅不同的判定。从甚深的层次论真假,我们要细心去考察。“无为而为”,没有执着去做的善,是真;我们做善事,不露痕迹,不需要让人知道,你做的这个善事是真的,这叫阴德。有为而为的善,你是有企图,是有目的,才做这件善事,这个善事是假的。

以上的真假都要一一的拷问,自己行善的心是真还是假。如果是假,就要及时改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从小裁缝到大作家

这次,我们一行到浙江大学学习,我结识了一位学友,她...

莫问前程不求回报,这是最好的

什么叫佛,佛一开始叫佛陀耶,到了中国3000年,就把陀...

为什么有人富贵坚固得来容易,有人却要辛苦劳作

我们先讲这个心。这个心,就是你这个心力。譬如说,我...

吃肉杀生因果不虚

色身无常 世上没人愿意生病,人人都怕病,上至帝王,下...

物债易还,命债难还

现在看第二段,还债的人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

外面境界没有错,错的是自己

世出世间法都是因果的定律,若能明乎此理,见解就正确...

「不幸」的故事

改运、消灾、改名,自古以来这种迷信就已深印于人们心...

受驴身偿债五年

《法苑珠林》里面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隋朝时,洛阳有...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文殊菩萨心咒

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做早晚课的用意

早晚课诵是自古就传下来的传统,但是虽然传了数千年,...

妙莲老和尚《念佛法乐知多少》

、修行唯乐何有苦 真正修行不要怕苦,怕苦就更苦。发...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

心律法师:你说的话会决定你的人生

人们每天要说很多话,而其中关于对自己人生的话,某种...

【佛教词典】寿延经

(经名)延寿经之误。延寿经为延寿妙门陀罗尼经之异名...

【佛教词典】片供

密教灌顶式、小坛所所供之供物,有前供三个与后供三个...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净土不是自了汉法,更不是小乘佛教

问: 请问法师,修行以自利为主,容易被人误解为是自了...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心宽不伤人,念纯不伤己。 宽容的人,不会轻易伤害别...

读了很多经,还不知道怎么修行

大家都读诵大乘经典,或者是忏悔,或者是礼拜,或者是...

常诵五菩萨心咒得美貌财富

修此五位菩萨心咒,可得美貌,可得财富,可得人心,可...

寄望的东西错误,所以才会痛苦不堪

修行,惟是一心,唯是真如!所以,你一定要用不增不减...

10句人生忠告

1.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真为生死...

穿越大千猛火求此法门

阿逸多!是故告汝及天人世间阿修罗等,今此法门,付嘱...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

这个就是参禅下手的窍门

要想从这个话头入手,以念佛是谁入手,那没有别的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