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悲咒》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圣玄法师  2019/03/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悲咒》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

和许多人一样,我每天都要诵《大悲咒》,遇到不顺心的事,会诵《大悲咒》祈求观世音菩萨的加持,遇到怖畏厄难的事,也会诵《大悲咒》祈请观世音菩萨慈悲化解。

过年的时候,遇到明象师叔,说起《大悲咒》,他讲了一个很灵验的故事:

梦魇

有一天,他正在睡觉的时候,好像魇着了,也就是有非人的众生侵扰。师叔说,明显能感受到他在一点一点地跑到我身上,当时动弹不得,但意识十分地清醒。

——念《大悲咒》!

第一反应就是念《大悲咒》,和那个魇着自己的众生僵持着:“小样儿,你别跑,看我不和你死磕!”

“过了一会儿,我发现不对!”师叔说,“我意识到自己起的这个心,是嗔恨心,要和他死磕,怎么会和大悲观世音菩萨相应呢?”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明白了,《大悲咒》的意义所在,“并不是将邪祟压服祛除掉,而是以慈悲心的力量,加持秽土成净土,将他带到菩萨的国度去。”

听过许许多多关于《大悲咒》的故事,这个故事给了我莫大的启发。

但凡生活上能过得去,安乐顺意,又会有谁来侵扰别人呢?面对已经被烦恼所逼迫的众生,我们还要以嗔恨心来“消灭”掉他吗?

所谓“大悲”,并不是悲伤的意思,就是以大智慧、大雄力来拔除一切众生的苦难,而心不执着。

明象师叔的这段经历,让我获益良多,《大悲咒》最灵验之处,不仅在于帮助眼前的众生离苦得乐,更在于开启我们的慈悲心肠,发愿解脱一切众生所遭受的贪嗔痴之苦。

唐代不空三藏所译出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不仅讲述了诵持《大悲咒》的仪轨,也讲述了诵持《大悲咒》的种种功德。

譬如诵持《大悲咒》的众生,临命终时,十方诸佛皆来授手,想要往生哪个国土,随愿皆得往生。除此之外,还有十五种善生等种种功德……

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大悲心陀罗尼》中说到,还有些罪过,就连千佛出世也忏悔不了,可是诵持《大悲咒》,十方佛即来为作证明,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唯独除了一件事——对此咒生疑。若是生了一点儿疑心,必然不能得遂所愿。

对《大悲咒》的信心,不仅是建立在对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功德上,更在于对“大悲心”的信心。

人们常说,般若智慧是诸佛之母。而《大智度论》则讲到:“大悲,是一切诸佛菩萨功德之根本,是般若波罗蜜之母、诸佛之祖母。菩萨以大悲心故,得般若波罗蜜,得般若波罗蜜故得作佛。”

可见,有了般若波罗蜜,才能成就佛菩萨的功德,而要真正的般若智慧,则是大悲心所生,所以大悲心是诸佛的祖母。

关于《大悲咒》,不空三藏还有另两个译本,分别是《大慈大悲救苦观自在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真言》、《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有意思的是,在这两部讲述《大悲咒》的经典中,在经题都谈到了“青颈”。

这又是怎样一段因缘呢?

在印度的史诗记载了一个故事——

青颈

六道轮回之中,天人虽然享受着极大的福报,却不免“五种衰相”现前,面临着死亡的恐惧,而阿修罗又总是摩拳擦掌,想要与天人争夺美好的天宫和权势,尽管每每铩羽而归,但也屡败屡战。

在这一劫之初,天人和阿修罗经过斡旋,想到一个好的办法,来延续大家的寿命——搅拌大海能够产生奇异的甘露。于是他们想办法将大龙神捆绑在须弥山上,然后拉住龙的头尾两端,通过须弥山来搅拌大海。

原本一切都很顺利,可是龙神忍受不了剧痛,一不小心吐出了大量的毒汁,遍洒山川湖海。眼看着众生要受到荼毒,大自在天毅然地冲向毒汁所在的每一个角落,硬生生地将毒汁吮吸进自己的喉咙里。

因为毒汁都停留在咽喉处,他的脖子烧成了青黑色,所以大自在天又被称作“青颈”,他还有一个更让今天的人熟悉的形象——“大黑天”。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说:“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人们相信是观世音菩萨化作大自在天,代众生受苦而成为“青颈”,故后世有“青颈观音”的形象,受到世代的供养,《大悲咒》也被称作“青颈大悲心真言”。

这种代众生受苦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我们凡夫众生,也可以在生活的一件件小事中学习实践。

曾经有人问净慧老和尚:“我布施了之后有这么多倒霉的事情,师父你看怎么办?”

老和尚说:“我就问他:‘你觉得除了你以外,谁应该倒霉比较好?’他一想,‘倒也是啊!’这个‘代众生受苦’啊,严格地讲起来,就是所有的人的倒霉的事情,我全部都把它担当起来。大家都不倒霉,就让我一个人倒霉。这是什么精神呢?菩萨精神。”

这一段开示被剪辑在老和尚的记录片《生活禅者》之中,禅者在生活中,“抢困难,让方便”——禅不仅是安乐解脱的智慧,更是观世音菩萨这种倒驾慈航、寻声救苦的慈悲情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海獭的故事

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是一位出家僧人的亲自口述,他讲...

劝进行者念佛消灾

又须劝父母、兄弟、姊妹、妻室、儿女、乡党、亲友,同...

虚云老和尚亲述称念观音菩萨,得蒙脱险之经历

1944年春,虚老住持云门寺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最惨烈的...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

我们讲慈悲,有三种慈:众生缘慈、法缘慈和无缘慈。 众...

修慈心禅的方法

以自己为对象 你们也许注意到了这个经文的第一行:愿我...

略记一代高僧明学长老的慈悲与智慧

明学长老德高望重,慈悲为怀,平易近人,心胸宽大,大...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我曾亲近过几位长老,发现了他们好人缘的秘密

度化众生最主要的是要有大悲心,佛陀的大悲心是怎么样...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短命的原因

常听别人说:夭寿这两字,不知其义?夭寿是如何构成的...

内心不想改变,佛菩萨来也是没用

我们发觉一个人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他自己想改变...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

你一造新殃,等于又添了一层污染

那时候在云居山,也有人偷懒,晚上也好白天也好,早板...

【佛教词典】三止

(名数)台家对于三观而立三止:一、体真止,诸法由因...

【佛教词典】僧坊

(堂塔)又作僧房。僧尼所住之坊舍。僧坊之名,虽通于...

闭关念佛截住妄念流

这句佛号一定要如香象过河,要截得住意识流,截住它。...

《善生经》为现代人提供的保富法

追求财富是世人普遍的希望和目标。然而,世间的富人,...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更适合个人修行对吗

问: 大家都觉得六祖慧能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

正行杂行都是往生之行,但是功能作用还是有差别

善导大师他的行门里边有一个特色,就是正行与杂行。 什...

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

问: 阿弥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有个疑问...

吃亏是福,有着深刻的哲理在其中

俗话说,人生有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

天台八教丨五时八教的名称由来

说到天台宗,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名词应该就是五时八教,...

真正的人情味

我们常用人情味这三个字,却有许多时候把人情味的意义...

不孝的因果报应

彻悟大师有一句话:善谈心性者,必不离弃于因果;而深...

先把六根收起来,感官是一个最低级的快乐

爱取的烦恼,它一定是两个之间的作用,一个能爱取,一...

善择正法

当摩竭提国的频婆娑罗王得知佛陀来到善住天寺祠祀林中...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