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如瑞法师  2019/04/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个人的道德很深,名声一定就会长久

我们要谦下,实际谦下里面就包含着理解、包容、同情。我们同情一个人,就能让他一下;我们包容一个人,就可以退一下;如果我们理解一个人,那我们确确实实应该考虑一下,不要再去伤害他。

晋朝有一个大臣叫朱冲,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去放牛,一个人跑过来就把他的小牛犊牵走了,他看了以后没吭气。人们都觉得很奇怪:“把你的牛都牵走了,你都不吭气!”他回答说:“他牵我的小牛犊,可能有他的道理,他不会平白无故牵的。”所以他一点火都没有,很理解对方。

过了一些时候,牵他小牛犊的那个邻居,把小牛犊给送回来了,就说:“很对不起,你看我的小牛犊跑了,我还以为跑到你的牛群里了,所以我把它牵回来了。结果过了几天我的小牛犊找到了,实在对不起!”

朱冲说:“没有关系的,如果你需要这个小牛犊,我可以送给你的!”

我还记得一则故事。有一位隐士非常贫穷,有时候也会吃不到饭等等,但是他好施舍,只要自己有的,都拿出去和别人共享。

有一次他去拜访一个朋友,正好朋友不在,他只好弯回来。邻居有一个小偷,看到他走了,心想:这下我可以到他的红萝卜地里头,去拔萝卜吃啦!当时人们的生活也是比较艰难的,这个小偷就到红萝卜地拔萝卜去了。

隐士回来后,一看红萝卜地里头有个人在那蹲着拔萝卜,就赶快后退藏到一个草堆的后面,怕惊动了这个小偷。村里的人看到隐士,心想:怎么有家不回呢?再一看,原来地里有个拔红萝卜的人。

后来人们问起这件事,他说:“那个人去拔红萝卜是因为饥饿,如果我去惊动他,他会不好意思,而且也会影响他的名声,所以我躲了起来。”

从这些故事里面我们应该有所领悟:要有一点理解别人的心,理解别人常常会引发我们的同情心。也就是说你能够同情别人、理解别人、包容别人,那才能够低下来,所以说有些美德真的需要培养。

我也说过德深名久,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很深,那他的好名声一定会长久的。如果一个人没有这个德,只是一些临时才华的展示,那用不了多久,人们就会忘记他的。所以说,做一名出家人,做一个学佛的人,最主要的是培养我们的德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渐渐从多是酒肉朋友,提升到多为同参道友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猴猴衣的故事

八十年代初,我和妙师父一起去陕西乾县落发,当时我穿...

吉祥人生的四个道德实践

讲到吉祥人生的道德实践,这就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自己身...

【推荐】未成佛道,先结人缘--佛法教您改善人际关系

我们都知道,社会伦理乃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人...

以善心对人,马上有善报

我以善心来对你,虽然我无求于你,但当我以善良的心来...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

道德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亦是个体立身成业...

要包容不要包庇

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为什么真正「伤害」我们的不是外境

这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处所跟内心的互动。环境...

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 这正是...

不要在外在环境下太多时间,因为你改变不了

我们在看人生的时候,本经是把它分成外在的环境跟内心...

不信因果的可怕

现在有许多知识份子激烈地反对因果报应和因果法则,他...

【佛教词典】吉栗瑟拏系谱

梵名 Harivaj?a。系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梵 Mahābhā...

【佛教词典】一佛世界

一佛所教化的世界。与一佛土同义。...

净界法师:禅观与净土(往生篇)

一个人临命终的时候提起佛号,你也提起佛号,他也提起...

现在许多僧人住在居士家如法吗

问: 末法时期白衣上坐,讲僧团过失,讲法出光盘,这...

慧律法师《佛教与轮回》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佛教对婚姻的看法 如本法师: 佛陀的弟子有两大类:一...

顺逆在于一念间

绝大部分人感觉自己很不顺,尤其是工作比较紧张的人。...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

如何自己在家浴佛

四月初八,为释迦牟尼佛降诞之日,寺院多举行浴佛法会...

居士应如何正确学佛与用功

首先,应听闻僧宝所说之正法(而不是网络上论坛、博客...

末法众生修行的三个重大科目

圆瑛大师是我们中国近代非常卓越的宗教领袖,他三十六...

观寿命无常是成就净业的根本

有师兄问我:如果总想着未来的死亡,是不是与活在当下...

宋朝曹彬用兵慎杀子孙繁昌

宋朝开国名将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

净业行人临命终时是否也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 一、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