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莲池大师  2019/04/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要先度己再度人

【原文】

古人大彻大悟,参学事毕,且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醭①。龙天推出,方乃为人。故辞法席②者,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予出家时,笃奉此语,佩之胸襟。后以病入山,久久不觉渐成丛林③。

然至今不敢目所居为方丈④,不敢开大口妄论宗乘⑤,盖与众同修,非领众行道也,忝一日之长,互相激劝而已。诸仁者以友道待我而责善焉,幸甚!《竹窗随笔

【注释】

①醭:醋或酱油等表面上长的白色霉。

②法席:法师说法坐的位子。也称法座。

③丛林:指僧众聚居的寺院。昔时印度多于都城郊外选择幽静之林地,营建精舍。故僧众止住之处,即以兰若、丛林等语称之。

④方丈:寺庙的住持和尚。相传维摩居士所住的石室,长宽只有一丈,方丈之名,即是由此而来。

⑤宗乘:各宗所弘扬的宗义和教典。

【译文】

古人大彻大悟后,参学事毕,便隐于水边林下长养圣胎,不惜口头生出霉来。直至机缘成熟,龙天推出,才出来弘法度生。因而有人辞去法席,愿生生居学地而自锻炼。我出家以来,一直笃诚地遵行此语,时时铭记于心。后来因病入山,久而久之,于不知不觉中渐成丛林。

然而至今不敢称所居的住处为方丈,不敢口出狂言妄论宗乘,只是与众同修,并非领众行道,忝为一日之长,与众互相激劝罢了。希望诸位仁者能以友道待我并以善法相劝勉,那我就感激不尽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比丘尼现身变

昔日的舍卫城,是拘萨国的首都。当时有一群乱纪之徒,...

居士如何护持正法

佛教是一个团体 佛教讲四众弟子,也讲七众弟子,范围是...

灵祐禅师开山记

灵祐禅师在百丈怀海禅师座下开悟后,在寺院里担任典座...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佛用什么态度来对待众生呢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

比丘度化阿恕伽王建塔因缘

阿恕伽王(又称阿育王)是一位暴虐无道、嗔怒好杀的君王...

佛度众生喻

过去有一位名叫须弥罗的比丘,言谈诙谐幽默。有一次,...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没有人能带着妄想往生

我们经历过很多的生命,但是过去已经不能改变了,因为...

不可乐于听闻而怠于实修

问: 师父慈悲,弟子学佛以来,一直很好乐听经闻法。对...

三种方法可以检验益友

《过去现在因果经》:朋友之法,其要有三:一者,见有...

什么是禅,参禅又是什么

佛教宗旨,单以一心为宗。原其此心,本来圆满,光明广...

【佛教词典】律藏诸部异执相别理一

戒本疏·解今题目:“问:‘上列四种异执不同(二部、...

【佛教词典】梵身天

(天名)同梵众天。佛地论五曰:离欲寂静,故名为梵。...

十二光佛度众生,一句洪名摄十二光

阿弥陀佛又称为十二光如来,其光明威神,欲广叹述,虽...

星云大师《从六祖坛经说到禅宗教学的特质》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承蒙佛陀的光明,佛...

高科技代替了人力,未来人类该何去何从

问: 现代的社会科技发达,高科技跟计算机代替了人力,...

一只鸡的血泪史

你是否可以想像这样一种人生:在你出生没几天的时候你...

将愤怒的垃圾转化成慈悲的花朵

懂得使用有机肥料的园丁一定不会丢掉垃圾,因为她需要...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

【佛学漫画】心经

般若心经,正是这至圆至顿的一真法,它直指的正是所谓...

欢喜菩萨真人真事

在现代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很难遇到一个真正欢喜快乐...

文珠法师《佛教与人生》

何谓佛教?何谓人生?佛教对人生的看法如何?佛教与人...

人之一生,实同蜂之酿蜜,蚕之作茧

今日诸位发心来归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