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惟觉法师  2021/03/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法四种层次的「信」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证信。

一、初信

一般人由于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身体不健康、家庭不和谐,或者是情感、事业上的问题……东求西拜,逢庙烧香、见像磕头,求恩主公、土地公、妈祖保佑,能够满自己的愿望,将来还愿,或是修寺庙、或是给神明塑个金身……这是一种初期的信仰,称为“初信”。

假使没有进一步学习,始终停留在初信,一听到人家质疑自己的信仰,马上就会退失信心。由于不知其所以然,人云亦云,所以信心没有生根。乃至于为了祭拜神明,杀猪、杀鸡,这种信就是邪信。杀生是一种罪过,寺庙成了屠宰场,你出钱出力,也成了帮凶,不但没有功德,而且还遭罪过。

甚至于有的走错了路,认为拜神明、求菩萨,可以得神通、得明牌……这样的信仰不但求不到福德、智慧,还会劳民伤财,始终都在烦恼当中,颠颠倒倒、恍恍惚惚。所以,我们要有明辨正邪的能力,要有正知正见、要有智慧。

二、正信

修行学佛,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从初信进一步达到正信。

“正信”,就是要有正知正见。有些人拜恩主公,知道恩主公忠义双全、智勇双全,要学习他忠义的精神,这就是正信。假使只知道事,而不知道理,认为关公“过五关、斩六将”,神通广大、英勇无比,一定能保护我们,这就是只在事上信。

信仰观世音菩萨,要了解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只要学习观世音菩萨的慈悲心,人人都能成菩萨。以这样的观念、知见来礼拜佛菩萨,就能增长我们的福德、智慧,就能消除妄想、业障,这就是正信。

明白这些道理以后,同样是在拜佛,由于思想、观念不一样,所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信心与智慧兼备,就是正信,如同鸟有了翅膀,可以从生死的此岸到涅槃、菩提彼岸,从黑暗飞到光明。

三、深信

因此,从初信开始,慢慢建立正确的知见,即是正信。有了正信,透过实践,便能达到深信。什么是“深信”?

例如,听到别人怀疑佛法,自己的心当中没有丝毫的动摇,肯定人人皆有佛性,这念心觉悟了就是菩萨,继续不断地努力,圆满福慧就能成佛。明白这些道理,心当中了了分明,绝对不会受外面的影响,这就是达到“深信”了。

四、证信

深信之后,还要继续努力。要想成菩萨,就要修六个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像在学校修学分一样,所以佛法是非常实际、非常科学的。所谓“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现”,依照断烦恼的程度,又分为罗汉四果──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还有菩萨十地、等觉,这些都是分证的果位。

修证,可以从两个方向来努力,一是有为法,一是无为法。有为法,是日常生活上种种事相的作为,包括一切功德、善法、福报。无为法,就是这念心,时时刻刻清楚明白、如如不动,不想过去、现在、未来,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我们安身立命的地方,这就是自己的真生命。

最后修习圆满了,就是佛。佛就是智慧圆满、福德圆满、慈悲圆满、禅定圆满,一切功德统统圆满、所有烦恼统统漏尽,这念心就像一潭止水、一面镜子一样,这就是佛,每个人都能做到。所谓“万里途程,不离初步”,成佛了,还是离不开刚刚开始起步的这念心,所以,“信”是非常重要的。

明白了佛法的道理,就找到一条光明大道。所以,由初信到正信,由正信到深信,最后成道证果,即是“证信”。如果能够依照这四个层次来修行,绝对不会虚度一生,人生就很有意义,生命更是无穷无尽!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越修为何觉得自己越差劲越惭愧

问: 尊敬的宏海法师,想请教一个问题,就是越修觉得自...

我们往生的电影,十劫前就拍好了

关于第十八愿末学有新感受,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早在...

但肯生信发愿持佛名号,定蒙弥陀垂慈接引

唯念佛求生净土一法,专仗弥陀宏誓愿力。无论善根之熟...

【推荐】把所有的愿望愿景,寄托在这句佛号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疑虑〗 念佛简单枯燥,功德恐怕不如读经吧 〖破疑〗...

念佛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我们念佛的最大障碍,是把它想得太难了,好像生极乐世...

截流大师:念佛必须具备真实信心

一、要信得心、佛和众生都没有差别,我是没有修成的佛...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普贤菩萨行愿赞...

人生因选择而精彩

有人说,人生就是由一个又一个选择组成。的确,我们每...

合掌与养生

合十(合掌)是佛教常用的礼节,也是一种修养与和平的含...

【推荐】所积之福已被自己折损

大家学佛的同时,都在做积累功德的事,为自己多修福报...

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

【佛教词典】恶露

(术语)谓身上不净之津液也,如脓血屎尿等,恶者憎厌...

【佛教词典】四德

(名数)大乘大般涅槃所具之德也。一常德,涅槃之体,...

人生就是一场戏

电视的荧光幕什么都没有,电视一开,什么都有;电影的...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

生气时不妨先做这三件事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

宏海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们

一、舍利佛 好,阿弥陀佛! 各位与大觉世间有缘的同修...

要学做自己的主人

人生,迷迷糊糊地来,懵懵懂懂地离开。这辈子,我们到...

慈悲心由浅入深的三个层次

无缘慈我们解释一下。在大乘佛法当中,慈悲心由浅入深...

放下嫉妒心境宽

什么是嫉妒?如何对治? 我们要对治嫉妒心,首先要知道...

关于吃素的两个认知

慈悲心的直接的表达就是不杀生,我们住在沿海地区的众...

圣严法师《发愿》

每一个人都会贪生怕死,只可惜当我们正在呱呱落地之时...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

懂得体贴他人的窘境

英国王室在伦敦为印度当地的领袖举办一场宴会,宴会进...

各宗要略——华严宗

宗义及学统 华严宗是依《华严经》而成立。释尊初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