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惟觉法师  2019/04/30  繁體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

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沉、疲劳,就麻木了、中毒了,这就是“劳”。耳朵听外面的声尘,不管听什么声音,好的、坏的,听久了,耳根也会劳顿。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尘劳,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跟佛法是一样的道理。

截流溯源 直指一心

希望六根不染六尘,如禅宗祖师所说的“无住生心”、“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净土宗所说的“莲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心跟莲花一样,臭水也不着,香水也不着,一尘不染。

净土宗是用莲花来比喻,禅宗则是直截了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对六尘时,无住、不染着,“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见到外面的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不管是美、是丑,一个是静境、一个是动境,不管什么境界,不贪、不爱,不取、不舍,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汉来汉现,胡来胡现”,镜子中什么来就现什么,照了以后,什么都没有;我们这个心不能有一点东西存在,这就是不染尘。

“理”,就是菩提之理,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只有这一念菩提心、无住心,就是把它延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理它,就是坚住正念,随顺觉性,这就是理。“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这个地方是最安全、最吉祥、最光明、最自在的。

要想保护自己,就必须保护这念心。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到处去求神、求平安,真的有神可以保护你吗?没办法。只有自己保护自己这念心,才是最平安的。俗话说:“但求心中无愧,何需门上有神?”只要心当中无愧,不贪、不嗔、不痴,具足慈悲喜舍,走到哪里都是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动中不动 片叶不沾

修行必须要先明白这个道理,假使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论修什么宗派,绝对修不成功。所谓“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战一场”,“绳头”,就是念头。念头跑了,就把它拉回来;昏沉了,就动一动,当下这个觉心要作主。“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假使不在这里用一番功,生死没有办法了,道不能现前。明白了道才能修,怎么修?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维摩诘居士看到舍利弗尊者在打坐,问:“舍利弗,你在这里做什么?”舍利弗尊者说:“我在这里打坐。”维摩诘是金粟如来转世,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维摩诘居士告诉舍利弗尊者:“于三界不动身口意,是名宴坐。”现在社会上有所谓大乘禅功,还有修感应,打通任督二脉,修气功,这些与道毫无关系。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回光返照,两眼往内看、两耳往内听,看到外面的境界时,要触物起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它照破,保持这个觉性。念佛的目的也是一样,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收回来。持咒、诵经也是如此,任运保持这个觉性,不贪、不嗔,不取、不舍。

禅宗祖师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百花丛”,五光十色,什么都有。看到外面好的境界,不生贪爱;看到坏的境界,不起烦恼。这念心始终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心”,做到了,成道就有希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推荐】下载手机APP客户端

可以更方便的学佛法...

一切都是幻化不实,若执着即生烦恼

修行须在不知不觉中进步,一天过一天,无挂无碍、无忧...

本焕老和尚:这个婆娑世界我很害怕

我现在今年103岁,出家81年。我本来出家的时候呢,是为...

睡觉时仍要保持正念

有的人打坐清静自在,有的人打呼噜睡觉。北方人有一句...

入禅之门第二讲:达摩禅法

如果说禅真正有门可入,那个门也仅仅是个方便,禅本来...

看到莲华跟佛出现在空中,该怎么办

问: 请教老和尚一个修行上的问题,遇到了境界。如果有...

不发急三字,能办成佛之大事

参禅人,学成佛之大法,必立高上志,发宽大愿。幸我今...

无可放处还要放下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

马祖道一勘验大梅法常禅师的故事

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古人有成就啊,就是...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沉迷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

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不开手机,并沉迷其...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

布施奉献才能得到快乐

每一个人都要懂得布施,因为它是生命实现的一部分。...

为什么念佛三昧是三昧中王

我们看丁七的普等三昧愿。 这一段我们讲到本尊的功德。...

【佛教词典】竖义

又作竖义、竖议、立义。于论议会中,就所定之论题而立...

【佛教词典】敕差住持院

指宋代等级最高之寺院,国家予以特殊之待遇。此等寺院...

【视频】妙境法师《健康长寿与无我的关系》

妙境法师《健康长寿与无我的关系》

【视频】东台弥陀寺《百万弥陀经》抄经活动

东台弥陀寺《百万弥陀经》抄经活动

【视频】会性法师《小止观二十五方便》

会性法师《小止观二十五方便》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

洪水让路、乌鸦遮阳,虚云老和尚的境界

今天,有两个人问我:你那时候在虚老那里出家,虚老他...

文殊菩萨点化印度高僧取回珍贵佛经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

孙红雷:母亲靠捡垃圾把我养大

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

如何与佛愿相应

佛,梵语具云佛陀,译为觉者。觉悟了人生宇宙真理实相...

星云大师《要空,才能有》

佛教讲空,是要空诸执著,空诸两边,空诸假相,空诸对...

不管外境顺或逆,人生的酸甜苦辣都要去尝

我们大家都发了菩提心,我怎么知道我的菩提心是属于偏...

【推荐】及时把情绪处理掉

一个科学家早上起床没找到拖鞋,有点恼火。当他没注意...

富贵修行难

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有个弟子,名叫耆婆,医术高明,...

依四圣谛来发心

首先来看 依苦谛发心 。这是要用圆教的智慧来观照三界...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

学佛之后得重报转轻报

法会结束,回西安的路上真是精疲力尽,虽然不及师父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