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莲池大师  2021/05/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损己利人,虽损而不损

【原文】

智者入灭,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岳亦自言:“坐是止证铁轮。”二师虽是谦己诲人,然亦实语;但与我辈之损不同耳。何以故?我辈损则诚损,二师虽损而不损也。

今以喻明:如一富室、一窘人,二俱捐财济众,其损不异;然窘人则窘益甚,富室则富自若也。又如沟渠江海,均用汲灌,而沟渠减涸,江海自若也。既无所损,何为限于五品、铁轮?噫!天下以圣归仲尼,仲尼言圣我不能;天下以道属文王,文王顾望道未见。增上慢比丘,可弗思乎?

【演莲法师译文】

智者大师将入灭时,有人问他修证品位,他答称:“吾不领众,必净六根。由损己利人,止登五品。”南岳慧思大师自己也说:“以领徒太早,损己益他,但居铁轮耳。”这二位大师虽是谦己诲人,所言也是实话。但与我辈的受损不同。为什么呢?

我辈的损失是实实在在的损失,而二师却是虽损而不损。今以比喻来说明:譬如一个是富人,一个是穷人。二人捐出相等的钱财济众,他们当前受损的程度自是不同。穷人会更加穷,富人仍然还是富。又如沟渠江河,同样被人汲水用于灌溉,沟渠里的水会因水量减少而干涸,而江河的水仍是充盈的。

然则二位大师既不曾受损,为什么又谦称仅证五品和铁轮位呢?唉!天下人都称许孔子是圣人,而孔子却说,我哪有什么资格称为圣人。天下人都认定大道归属于文王,而文王却谦逊地说:我还未见道在哪里呢。怀有增上慢的比丘,能不加于省思吗?

竹窗随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

持地菩萨因地如何修福德

持地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

具缚凡夫,欲度众生,无有是处

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一个结论,就是具缚凡夫...

以能护持正法因缘,故得成就金刚身

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成就如是功德,其身云何?...

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

过去,佛陀于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度众。当时,毗舍...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

处处想到众生,结果自己最受用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 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

不要扰乱众生得度的因缘

随缘度化: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

修心要从八方面进行努力

人在生活中是否幸福、快乐、成功,很大程度上由心灵决...

好人好自己,坏人坏自己

九华山有尊肉身菩萨大兴和尚,生前很疯癫,常常给人治...

十种金刚心

卢舍那佛言:千佛谛听,汝先言金刚种子,有十心。 第一...

第七意识在心中所产生的影响力

我们今天了解这个所知依,当然,它主要的内容是阿赖耶...

【佛教词典】十二兽

(名数)此中与我国相传之十二支相违者,唯虎与狮子而...

【佛教词典】识住差别

【识住差别】 p1434 瑜伽五十四卷一页云:云何住差别?...

打坐念佛气一直在头上鼓,应该如何解决

问: 我打坐念佛好几年了,近三年打坐气一直在头上鼓,...

【佛学漫画】内观

吡钵舍那者:谓拣择诸法,最极拣择普遍寻思,周审观察...

天天都在等福报,那你永远是苦难者

为什么说诸菩萨不受福德呢?要知道,诸菩萨众是自觉觉...

欲生净土不得怕死

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生西之分矣...

戒律与生活

一、在家戒以五戒为根本 说到佛教戒律,主要有两种:...

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鬼傍生人天,各随其所应,等事心异故,许义非真实。 这...

略举地藏菩萨十大利益

你想过吗: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每个时候,包括你现...

星云大师《认错的美德》

语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善莫大焉。勇于...

不要求因果的回报,因为真如会回报你

圆顿止观为什么对大乘善根薄弱的人没有用?就是说,圆...

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 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

不信佛的人对佛教的诘问

有一位聪明的那先比丘,有一次,弥兰陀王故意要非难那...

日常修行的七法

自古以来,百姓将每日的必需品柴米油盐酱醋茶称作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