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永明延寿大师  2019/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殊诃阿难云:“将闻持佛佛,何不自闻闻?”争如一念还原,深谐遗旨?

答:此为未知者说,不为已知者言;为未行者言,不为已行者说。若已知已行之者,则心迹尚亡,何待言说?今只为初学未知者,己眼不开,圆机未发,须假闻慧,以助初心。为未行者,但执依通,学大乘语,如虫食木,犹奴数钱,乃至尘沙教门,皆为此之二等,因兹见谛,如说而行。

且智慧之光,如日普照;多闻之力,犹膏助明。以劣解众生,从无始来,受无量劫洞然之苦,只为迷正信路,失妙慧门,狂乱用心,颠倒行事,何乃盲无智照,翻嫌真实慧光;贫阙法财,更祛多闻宝藏?

如《华严经》云:“欲度众生,令住涅槃,不离无障碍解脱智。无障碍解脱智,不离一切法如实觉。一切法如实觉,不离无行无生行慧光。无行无生行慧光,不离禅善巧决定观察智。禅善巧决定观察智,不离善巧多闻。”

是以因闻显心,能辩决定观察之禅,因禅发起无行无生之慧,因慧了达诸法如实之觉,因觉圆满无碍解脱之智,斯皆全因最初多闻之力,成就菩提。

《宗镜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永明延寿大师文章列表

地藏菩萨亦弘扬念佛法门

问:在一些打地藏七的师兄眼里,好像对一句佛号念到底...

四种恶法能够令菩萨忘失菩提心

什么样的情况会导致曾经发过菩提心又忘了、失去这个菩...

不读诵经典就一门深入的话,是非常危险的

问: 末法时代众生,以障深慧浅为主要特征,不知一门...

可以给家人吃三净肉吗

问: 如果家庭里婆婆和丈夫都不信佛,吃肉,现在婆婆...

拜佛八问

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

大安法师:发菩提心过程当中八个「勿」

【惟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

星云大师《如何消除烦恼》

人生在世界上烦恼的事情很多,譬如我们身体上有老病死...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延生普佛仪规

延生普佛仪规...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

求生西方后为何要发愿到娑婆度众生

问: 请问法师我们一心祈求生西方,但是为何又发愿要...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变化...

【佛教词典】宝华山志

凡十五卷。清代刘名芳撰。收于中国佛寺史志汇刊第一辑...

【佛教词典】胜义世俗谛

【胜义世俗谛】 四种世俗谛之一,又名假名非安立谛,这...

嘲笑他人得现报

初六那天,去看望外婆,在车上,偶见一位坐在车后的女...

宏海法师:安士全书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我们一起先合掌。 南无本师...

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

窃以末法众生,根机浅薄,匪仗佛力,决难了脱。是以必...

人埋葬后魂神是否还在坟墓中呢

摘自《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阿难又问佛言。若人命终送...

不能离开事相来谈事外之理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经文当下令我...

如何得到佛力加持

问: 听说佛祖的慈悲力量不可思议,怎样才能得到慈力...

【推荐】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这个地方讲到多欲为苦,就是讲我们对欲望越执着,就会...

现今社会如何净化自己的心灵

今天的社会到处充满污染,处在染浊、复杂的环境里,我...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问: 修习净土法门的方法论是什么? 大安法师答: 方法...

救人不淫免火灾

河北省献县史某,为人虽不拘小节,但秉性豪爽正直,不...

慧律法师《楞伽经大纲》节录

诸位法师,诸位护法居士、义工,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

堕落到畜牲道,都是自心所招感的

大的苦厄即指三界内六道众生的分段生死,指三界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