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阿姜查尊者  2019/08/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

当你发现一切事物都是不完美时你会想要出离,心会变得无动于衷并会寻求出离之道。出离心是来自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如实知道事物和爱恨的本质,无动于衷,指我们不再执著,从执著中出离,以平静的心观察,可以去除执著,这种平静是修行所致。

大多数人仍然不知道禅修的要点,他们认为行禅、坐禅和听佛法的开示就是修行,这些只是外在形式。当心碰到外尘时,才是真正修行的开始,这是修行之所在,此时,有感官的接触当人们说一些我们不喜欢的事时,我们会生气;如果他们说我们喜欢的事,我们就高兴,这就是修行的地方。我们如何修行呢?

如果我们只是跑来跑去,想追逐快乐,远离痛苦,如果这样修行,即使到了老死,我们仍然无法了解法,这是没有用的。当苦乐生起时,我们如何用佛法来解脱痛苦烦恼?这是修行的要点。

通常人们碰到不如意的事情,他们会不开心,例如,有人会说:「不要打扰我,不要打扰我!为什么责备我?」这是自我封闭的人。这正是修行之所在:当人们批评我们时我们应该反省他们说的是实话吗?我们应该敞开胸怀和想想他们说的内容,或许言之有理或许我们有该责备的地方,他们可能是对的,通常我们会立刻的生气。如果有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应该努力改正、改进,这是聪明人修行的方式。

混乱的地方才正是让我们平静下来的地方,当我们以智慧观察混乱的外境时,心会平静下来。有些人不能接受批评,他们自大、傲慢,他们会替自己辩护,如果你是一位教师,有时你的学生或许会告诉你不知道的事,因为你是老师,你听不下去,这不是正确的心态。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弟子非常聪慧。有一次,当佛陀在说法时,佛陀问这位弟子:「舍利弗,你相信这个吗?」舍利弗尊者回答说:「我还没有完全相信。」佛陀赞许他的回答:「非常好,舍利弗,你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不轻信,在相信或不相信。」

之前,他会敞开心怀去倾听,然后仔细思量那件事情的真相。佛陀为为人师者做了很好的典范,舍利弗的话是真的,他只说他的真实感受。有些人认为,说你不相信老师说的话好像是,在质疑老师的权威,他们会害怕,不敢这样说,他们会赞同老师的说法,这是世人的行为模式,然而佛陀不会生气。

佛陀说:「你无须为那些不是错误的事或恶事感到羞耻。如果你不相信,就说:你不相信,这是对的。在这里,佛陀的行为是为人师表的典范。

有时,你甚至可以从小孩子身上学到一些事情,不要盲目地相信权威。

无论是站是坐或是在不同的地方走动,你总是可以观察周遭的事物,我们以自然的方式,以色、声、香、味等感受或想法来接触所有事物,聪慧的人会去思考。真正修行时,我们不再关心任何外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让心灵富裕起来

2010年4月28日,中国首届心灵富豪榜在北京大学百年讲...

改造贫穷为富贵的方法

1、忏悔自己过去身体、语言和心念上所造偷盗的罪业。...

善择住处

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比丘们:在大...

修行千万不能懒

又是一天了,今天是十二月初一,第三个七现在开始了。...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

虽有多闻若不修行,如人说食终不得饱

过去有一位大富人家的儿子,与许多商人一起入海采宝。...

什么叫即众生心,投大觉海

即众生心,投大觉海,这句话是印光大师在描述众生的心...

贪图享乐为障道根本

一日,目连尊者因弟子生病,于是上忉利天询问神医耆婆...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心念决定业力的强弱与方向

业力的形成是由心念决定的。心念是邪恶的,不管做什么...

没有任何敌人

有个心理学家以宽恕你的敌人为题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

戒淫九想观

本节的九想观,如能修持观想成熟,可体悟人死后无比凄...

不可轻视外貌苦恼的修行人

云居山近代也有这种事例,在一九五五年有一位名叫宽定...

【佛教词典】无动佛

(佛名)妙喜世界之阿閦佛,译作无动佛。维摩经阿閦佛...

【佛教词典】缘起难

【缘起难】 p1300 瑜伽十卷五页云:问:何因缘故,逆次...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从声音悟道的公案很多。兹举一例:昔圆悟克勤禅师在五...

做什么都不要求回报

人们在世俗的生活中工作,是为了获得某些报偿。但出家...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大安法师:如何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

问: 我们常常听到依止一位善知识修学佛法,应该是百...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

成功需要永不倦怠的心态

职场中有一种心态是令人尊敬的,那就是实习生的心态。...

痛念无常,用心真切

痛念无常,要下定痛心,十分现实的观照到无常。十分现...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问: 怎样才能断除妄想? 慧律法师答: 那是错的,妄想...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挽回天灾人祸第一妙法

念佛免灾减灾 念佛人但能真切念佛,自可仗佛慈力,免彼...

圣严法师《在网络的虚幻中体验真实》

佛教是非常重视实验、实证和亲身体验的,是从生活与心...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