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净界法师  2019/09/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把「空性」当成休息站

问:请师父开示,为我指点迷津。比如今天一整天的尘劳,想把它安定下来的时候,我就会想到水最深层部分,很奇妙,我想到我的心,落入到水最深的部分的时候,我的心就定下来了。然后这个时候,我就听不到外面谁在吵、谁在讲话……

可是问题来了,就是这个时候,我虽然已经收摄到大海的深处了,但是我觉得我这时候就忘记念佛。我的意思是就是刚刚师父您提到的,一个是安住真如,一个是提起正念导归净土,我觉得这两段我没有办法连接。

净界法师答:你要强迫自己,告诉你自己,空性不是你的究竟处,它是你的过程而已,你一开始的定位就要很清楚了。

所以小乘人修空跟大乘人修空是不一样,小乘人把空性当究竟,所以他跑不出来。我们是以无所得为方便,我们是把空性当成一个休息站而已,这两个心态是不一样的。

所以你一开始在修《楞严经》的时候,你就要告诉你自己,它不是一个究竟的法门,它是一个过渡,你一开始就要告诉你自己了。所以你才有办法从空里面,再提起净土的庄严了。所以你的心态就是说,当你在修空观的时候,你就告诉你自己,这只是个休息站,它不是你的终点站。

你的终点站,一定要导归到净土去。你安住空性以后,那个空性一定要跟你净土的功德,做最后的连结,一定要连结到净土去,这个才算是你大功告成了。

“空性”我再讲一次,空性只是让你暂时的休息。所以空性会给你一时的寂静,你会觉得人很轻松,因为你从因缘里面,暂时跑出来了,你不再受因缘的这种喜怒哀乐的干扰,你觉得我没有必要去活得这么辛苦,所以你会觉得很轻松。但是你要告诉你自己,这不是你究竟的,这种轻松一时而已。

人生不是追求轻松而已,是不是?“你是要往生净土的”,关键在这!所以你的目标很明确。为什么要发心?你一开始发心就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目标要很明确,因为佛陀佛法太广泛了,法门太多了,它不像基督教只有一部经典。你深入佛陀法海,你会觉得它有很多很多的法门,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引导。

所以学佛之前,为什么要先发菩提心?就是设定你的目标,你的定位是什么?这么多的佛法进来,你怎么去安排你的定位,最后就是你的目标、发心。你的发心,你是为了要求生净土,才修学佛法的,目标要很明确。

所以你看,诸位!我们其实上了很多般若的经典,我们也偶尔都会再讲一讲净土,我们一般是这样,我们的规划就是:大概一部般若,然后顶多两部般若的经典,让“大家离一切相”,然后再讲一讲净土,有没有!会提起一下,讲讲净土,然后再讲般若,再讲讲净土,就是这样!怕你在离相的时候,你就忘了你最终的目标了。

所以诸位你自己内心的操作,你心中一定要有一个次第啦!你现在走在哪里,走到哪一个阶段,你自己要很清楚。你自己心中的历程要很清楚,你要善调其心!

“是你要去引导内心,不是用内心来引导你的”,你说:哎呀!我在空性里面感受很好。你不能听它的,你不能听感觉的,你要照你的规划来引导你。不行!这不在我规划当中,我规划是一定要从空性当中跑到净土去的。你在面对你内心的时候,你永远要有一种主导权,你要具足主导权在你身上,不但是世间法如此,佛法也如此。

你要用你的目标,来检查你的内心,看你的内心跟你的目标,是不是相随顺,如果不是,你要强迫地调整它,你必须做得了主。而不是说你的感觉很好,你很轻松的,关键这不在你的规划当中,就不可以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学佛之前诽谤过净土法门该怎么办

问: 若在学佛之前因不相信有这么一个容易法门,而说了...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问: 什么叫做念佛三昧? 慧律法师答: 念佛三昧就是理...

如何烧香才是正确

问: 法师: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应该如何烧香才...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修行是注重形式还是不注重形式呢

问: 师父,修行是注重形式重要,还是不注重形式重要...

【推荐】凡夫最大的毛病,就是认为身心世界是真实的

每一个人的色身,他的感受、想,他的取向--行--造作,...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学佛不能学成孤家寡人

现在有一部分在家居士,总想自己弄出点什么名堂,试图...

持大悲咒是不是更加消业障更灭罪呢

问: 阿弥陀佛!弟子的功课是早课《地藏经》或地藏菩萨...

为妻之道与七种妻子

佛陀在【玉耶女经】中对玉耶女说了为妻之道: 1、不要...

无分别地讽诵大乘经典,既破我执也破法执

问: 印祖开示如何诵经的时候说,不要想上一个字是什么...

【佛教词典】中观

(术语)三观之一。观中谛之理也。诸宗各以中观为观道...

【佛教词典】吨申欠呿

【吨申欠呿】 p1447 法蕴足论八卷十四页云:云何吨申欠...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

清楚的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

一定要修智慧

为什么我们要自修,不是经上讲阿弥陀佛加持?是,阿弥...

有些事需要破格处理,结果才会更好

世间万事都有一定的格局,有时候格局也不是一成不变,...

想受戒但要为家里做肉食该怎么办

问: 本人想持五戒,可是家里吃活的东西,我得去做。...

须曼那花衣随身的因缘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城中有位大富...

一切诸法皆如幻梦境界

禅人真遇,生长卢陵,弃妻子出家,乐远离行,志向名山...

业力凡夫如何保证往生到西方

很多信众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听说西方极乐世界这么庄...

净业三福,庄严人间国土,标指极乐净土

我们透过这三福来看,佛法是非常圆融的,它能够把世间...

睡觉时能戴着楞严咒吗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

五百世做狗这么久,只有两次吃饱饭

佛灭度后了,有一位大阿罗汉叫祇夜多阿罗汉,他是在北...

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