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破戒跟着魔的差别

净界法师  2019/09/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破戒跟着魔的差别

假设我们用攀缘、迷惑的心,来面对五阴魔境,这个过失是非常严重:

迷则成失

【若不明悟,被阴所迷,则汝阿难必为魔子,成就魔人。】

堕淫害浅:

【如摩登伽,殊为眇劣,彼唯咒汝破佛律仪,八万行中,只毁一戒,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堕魔害深:

【此乃隳汝宝觉全身,如宰臣家,忽逢籍没,宛转零落,无可哀救。】

当一个人正式修行的时候——当然修行人最重要就是从迷惑转成觉悟,这时候,你心中的光明生起真妄交攻,把你过去生或者小时候的这些感觉、妄想逼出来了; 假设你不能够清楚觉悟的面对,而是被它所迷惑、被它所转,那么阿难你就变成魔子、魔孙,最后变成一个天魔的种性,也就是说,你的菩提种性失掉了。

我们做一个比较──破戒跟着魔的差别:

一、先看破戒——摩登伽女,她只就是一个卑劣的魔女,她凭什么破坏你阿难的律仪呢?她就仰仗这大梵天咒,来破坏你的戒律。但是摩登伽女对我们的破坏,只就是在八万戒行当中,它只是毁犯到我们某一条戒而已;所以阿难在毁犯戒法的过程当中,他内心的正念并没有失掉——心清净故,尚未沦溺。

你看:阿难虽然毁犯了某一个戒,但是他内心当中还是忆念如来大慈,宁不救护,他还是忆念佛陀,所以感应道交——佛陀过来救拔他,他没有真正的失掉正念。

二、反过来,假设一个修止观的人,为五阴魔境所破、所转,那这个伤害可大了:隳汝宝觉全身,这个隳就是破坏,破戒只是破坏你八万戒行中,其中一个戒法;换句话说,你整张白纸,还是白的,你的本质还是白的,只是出现某一个黑点。

但是一旦你着魔,那就不是这样,他直接破坏你的根本、破坏你的菩提种性,他把你的菩提种性转成天魔种性。

佛陀举出说:一个人着魔就像什么?一个大臣得罪了国王。你得罪别人没关系,你得罪国王,那就糟糕了,忽逢籍没——你的爵位被剥削了,被降为平民,而且所有的财产全部没收;不是只是没收一部分,破戒只是没收一部分的财产,着魔是全部没收,而且宛转零落,无可哀救。到时候你无处可去,没有人可以救拔你,因为你得罪了国王,谁敢救拔你啊!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一个修行人,你偶尔起起烦恼,乱不了,因为你的本质是菩提种性;但是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你着魔了、起颠倒了,那就全部都完了。一个人着魔——比没有修行还糟糕!古人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修行的第一件事就是改造我们的业力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

昌臻法师《以戒为师》

结夏安居是佛陀传下来的,利用夏季三个月时间,不外出...

在家居士的三种戒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学佛的全部内涵,由戒生定,由定...

戒香

仙人山中,微风徐徐,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味。在树...

如果这个离不开,你修什么都危险

我们在末法的时候,哪有善知识呢? 实在没办法的时候,...

持名念佛的胜妙功用

疏文: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

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

我们看佛陀对末法时代的一个预言。下一段。 预记末法:...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不随逐欲望就是修行

有些人他往往错误地认为,只要我们的所作所为跟佛法有...

家里供奉的佛像一定要开光吗

很多人问我,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举行开光仪式,...

腊八粥的八大吉祥寓意功效

传统节日在很多人印象中,似乎只剩下相关的节日食品了...

末法时期,念佛以持名最为得力

众所周知,念佛有很多种方法,如观想念佛、实相念佛、...

【佛教词典】根缺

五根不具足,或缺一,或缺二、三者之谓。如聋、盲、喑...

【佛教词典】一音

(术语)一音声也,指如来之说法而言。维摩经佛国品曰...

西方净土的欣慕行

释尊对西方净土依正庄严的描述,为我们建构起一个至极...

老和尚与小和尚的对话

完美 小和尚坐在地上哭,满地都是写了字的废纸。 「怎...

临终助念的重要性

由此因缘,平素不念佛人,临终善友开示,大家助念,亦...

开悟和没开悟的人心境之区别

原文: 所言念佛三昧,说之似易,得之实难,但当摄心切...

一切法门六字全收

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十方诸佛自然护念。 护念即是...

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

世间食有四食,即: (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

极乐世界的人死后又去哪里呢

问: 西方世界的人有些也是有生命界限的,那么他们在西...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

1.学会沉默 有时候,你被人误解,你不想争辩,所以选...

怎样忏悔才能消除自己的业力

问: 数年前我因车祸伤身,现在行走还是不便,我虽已...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问: 善导大师的弘愿门是怎么回事? 大安法师答: 善...

不求生净土,会产生两种过失

假设我们今天不考虑求生净土,菩萨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

秋季的「四大名补」

真正的养生高手,不见得依靠保健品,有时候,吃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