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吃东西吃饱就好,别为嘴巴做奴才

广钦老和尚  2019/10/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吃东西吃饱就好,别为嘴巴做奴才

在吃的方面,出家人是人家布施什么就吃什么,不执着、不贪求,少一些、坏一点也吃。否则吃太多、吃太好,业障不易消,如又起贪念,则仍在轮回中。

其实真正说起来,什么东西拿去化验也都有毒,如水中也有毒,人家都这么吃,我们就跟着吃,不起烦恼挂碍。

吃东西吃饱就好,若要求色香味,就是给嘴巴做奴才,胃肠多忙碌,吃太好,脑子又会乱想,容易散乱迷糊。

一切简单就好,只要吃得饱,肚子不饿,穿衣能遮身、能御寒就好。

出家修行,就是要修色、受、想、行、识。

修五蕴皆空、粗衣淡饭,离香、味、触、法,也不是教你不要吃饭,或越吃越少,而是要顺其自然,要正常,要无所挂碍,如果有「我」、「吃多少」的观念,那就是执着了,故意不吃,火气会上升,不能修行。

所以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好了,不可贪。

修行当从粗衣淡饭下手,而现在整天都在讲究吃的、穿的,修行本是要消业障,现在倒把福慧吃下去,业障也随之而来。

这个世间不是给我们贪的,贪人家多少就要还人家多少,出家就要知足,要死心来修,不要一直向外贪,贪到了便是欠人,要还人!

一只鸟到处飞,一天的目标是找吃的,我们也是为了三餐,可是小鸟吃饱就好了,不再去贪;而我们为了吃,贪念更加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广钦老和尚文章列表

贪着福果报

《大智度论》云:世间人心动,爱着福果报,而不好福田...

过堂

过堂,是上斋堂用餐之意,就是佛门中的吃饭,有别于印...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

【推荐】调伏悭贪得殊胜妙果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又称竹林精舍...

过午不食有何好处

问: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

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不应该做

在佛陀的戒律当中,讲到出家比丘,有五种邪命是不应该...

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

问: 在家居士说出家师父的过失有什么果报?请师父详...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

【注音版】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大悲忏)...

【注音版】供灯仪轨

供灯仪轨...

20种五谷杂粮的药用价值

一、小米: 小米能益肾和胃、除热补虚、安神健胃。小...

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

忧患可以使人拼搏生存

《孟子》里说:舜帝原来在历山耕田,30岁时被尧起用,...

美好人生,从心做起

心,在佛教中有着最为丰富的诠释。认识自己的心,把握...

【佛教词典】五百身因

(术语)谓五百比丘各说自身所由生之原因也。依涅槃经...

【佛教词典】七宗

(一)指律、法相、三论、华严、天台、真言、禅等七宗。...

凡夫、外道、二乘人的过失

佛陀把我们一念心开出二本,一心具足二本:一个是杂染...

圣严法师《日日是好日》

一、日日是好日 日日是好日,你们看过这句话吧。日日...

无论打了多少妄想,我们的心都是清净的

什么是真如呢?它的体性,经典上给它两句话,叫清净本...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贪欲如举债

佛陀游化到舍卫国,居住在胜林给孤独园。有一天,佛陀...

打佛七是否最能够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问: 打佛七,克期取证是否是最能与阿弥陀佛感应道交...

一心念佛,是为自己要事

原文 昨接守良书,知汝母求生之心,尚未实发,病中且勿...

自私自利遭苦报

韦婆多是一个很爱说警告语的比丘尼,她为了满足自己的...

有人念佛多年病没好,便怀疑佛号不灵

《普贤行愿品》第四,忏悔业障: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

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 我...

【佛学漫画】法界第一高人

阿弥陀佛可不止身高不可计量,寿命和光明也不可限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