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对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

净界法师  2019/1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对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

若见闻知,性圆周遍,本不动摇,当知无边不动虚空,并其动摇地水火风,均名六大,性真圆融,皆如来藏,本无生灭。

前面我们是破除六根的相状是虚妄的,这以下说明六根的体性是真实的,而且是周遍法界的。说事实上,这个见闻嗅尝觉知六根的体性,是圆满的、是周遍法界的,而且它的体性根本就是没有生灭相。

相状是有生灭的,有因缘它出现,没有因缘就消失掉;但是体性是不生不灭的,它随时存在那个地方,等你去感应。所以,我们应当了知,广大无边的虚空以及这种生灭变化的地水火风,它的体性都是属于六大。

我们前面说,这个“大”的意思就是周遍法界,它的体性都是真实而圆满法界,都是我们现前一念心性,本自具足,本无生灭。所以这个地方,把相状的虚妄相破了以后,看出它的本来面目,就是我们的一念心性,清净本然,周遍法界,是随时随地存在的,根本就没有生灭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警令觉悟,是佛陀对阿难尊者的一个告诫。

阿难!汝性沉沦,不悟汝之见闻觉知,本如来藏。汝当观此见闻觉知,为生为灭?为同为异?为非生灭?为非同异?

所以说,阿难尊者,长久以来我们的心都是对外相产生坚固的执着,所以不能够回光返照见闻觉知的体性。因为我们在相状的执着而失去了广大的体性,不知道这个体性当体就是如来藏、当体就是我们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这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啊。

所以我们应该假借这个因缘,回光返照见闻觉知的体性到底是生是灭,是同是异,是非生灭,或者是非同非异,这个前面都说过了。从这个地方去相互地对比,你就可以知道其实这六根本来就无生,本来就没有生灭。

我们在生命当中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对某一个相很执着,结果我们就忽略了它广大的体性。就好像说,一个大海,大海当中被风一吹产生一个水泡,我们对那个水泡很执着,结果失去了整个大海,因小失大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

念头一转,福报就可以变为福德

有些初发心的菩萨很执着,会产生很多疑问,佛陀既然让...

如何知道是真心还是妄想

烦恼它是有根本的。什么是根本呢?《楞严经》讲生灭心...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

我们的心要安住在什么地方?你看《金刚经》是怎么展开...

拥有的东西越多也就越执著

有些东西,我们并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会失去,但却总是...

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

放下执著本性自现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度众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有什么因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好坏,命运究竟能不能改变,有各种不...

禅斌法师:算命的果报

世人不相信因果,却热衷于算命求签。话说有需求就有市...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

【佛教词典】有漏

漏是烦恼的别名,有漏就是有烦恼。漏含有漏泄和漏落二...

【佛教词典】祖元

(人名)字子元,号无学,宋庆元府人,年十四至径山参...

刻薄的人,容易有障碍有压力

一般自力的佛土有四种: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

阿难的总持因缘

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比丘们兴起这样的疑...

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能生弥陀净土

你只要对六字洪名系念不止,一定会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

星云大师亲述韦陀菩萨显灵救人的奇迹

星云大师说:我向来不喜欢讲神通,但我相信神迹是有的...

要确信一切都是完美的

一位从事商品零售业的居士向清净诉苦:近期业务不景气...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

苦难的源头

鱼篮 捕鱼的人在河中设置只能进、不能出的竹篮,旁边放...

善良不仅是美德,而且是护身符

人世间最宝贵的是什么?法国作家雨果说得好:善良。中...

六大免除障难方法

一、戒杀吃素 肉食有毒,以杀时恨心所结故。故凡瘟疫流...

圣严法师《做事要用智慧加上慈悲》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在做善事、做好事,这代表着我们的社...

生命的目的只有一个,不是在争成败争对错

又如金矿,杂于精金,其金一纯,更不成杂,如木成灰,...

梁启超谈治学与做人

诸君!问诸君:为什么进学校?我想人人都会众口一词的...